第七节 作物栽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3&rec=92&run=13

种植 小麦 1954年以前,小麦种植仍沿袭传统方式,犁开沟,以行距1到1.8尺,
墩距1尺左右“墩点”,每亩用种量不到5公斤;播期较早,当时流传“白露麦,不施
粪” 的农谚。1954年,推行条播,行距,平原洼地缩为8到9寸,山岭薄地1尺左右;
亩下种量增至5到8公斤。 到1956年,条播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87%,50年代末全县普
及。 60年代初,开始推广畦播,行距7到8寸,亩下种9到12.5公斤。70年代,推广大
小畦播种, 大畦,畦宽4.5尺,埂宽1.5尺,畦播10行小麦;小畦,面宽2.5尺,埂宽
1.5尺,畦播6行小麦,亩下种11到12.5公斤。播期在秋分前后。1980年至1987年,无
水浇地提倡起小垄种植: 垄距2到2.4尺,垄宽8到9寸,垄间种3行小麦。水浇地实行
“大畦”或“二、四畦”(埂2尺,畦4尺)种植、行距扩大到7至8寸,亩播量,无水
浇地7到9公斤,水浇地5到6公斤。最佳播种期为秋分到秋分后10天。胶南小麦种植的
主要技术变化特点是: 行距呈宽一窄一宽的“V”形,播种量呈少一多一少的“∧”
形;播期趋后。
玉米 建国前后,行窄墩稀,每亩1500到2500株。50年代中期,试行合理密植。
初试验株行等距,后又放宽行距,缩小株距,亩株数增加到2500到3500,增产效果明
显,得到推广。60年代中期,开始大、小行种植试验,行距几经变化,到1971年定型,
大行距3尺,小行距1.3尺,株距5到7寸,每亩4000余株。同年,推行麦田套种半夏玉
米:高产田麦收前10到15天,丘陵地麦收前30天下种;普通型品种每亩3300到3500株,
紧凑型品种每亩4500到5000株。麦间套种半夏玉米,解决了麦后直播易受“堵门涝”
和因积温不足导致减产的矛盾, 单产提高100公斤左右。1980年至1987年,推行以地
定产,以产定肥,以品种定密度的新技术。
地瓜 50年代中期以前,习惯垄大株稀栽植,垄宽2.5尺,株距1尺多,每亩1800
株左右。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推广合理密植, 垄宽不变,株距缩小,每亩2000到
2500多株。 此间,试栽“鸳鸯地瓜”,即一墩植2株,不成功。1964年到1987年,实
行小垄密植,垄宽2.1尺到2.2尺,株距7至8寸。
花生 60年代前, 多起垄种植,垄宽1.8至2尺,墩距1尺左右,每亩3000墩,墩
下种三四粒。60年代初期,种植密度提高,每亩5000墩左右。1965年,排水较好的地
块推行“平种”,排水差的地块推广“甜瓜畦”种植,墩下种由三四粒减为二三粒,
小粒型品种亩万墩左右,大粒型品种亩七八千墩。70年代,春花生多起垄种植,夏花
生多“平种”。1981年后,引进塑料地膜覆盖技术,起垄种植,垄宽八九十厘米,一
垄两行, 用大粒型中晚熟品种,墩下种2粒,亩8000墩左右,这项技术使花生单产增
加80多公斤。
田间管理 小麦 60年代前,田间管理措施极少;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浇返青
水,初春解冻后划锄;70年代始,一般在冬前和返青期各划锄一遍,有水浇条件的,
起身、拔节期浇一遍水。1987年浇麦2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2.7%。
玉米 建国前后,玉米5到7叶龄时定苗,中耕除草二三遍,别无其他措施。1955
年, 示范推广人工授粉技术,玉米单产增加19%左右。1975年,实行人工隔行(或隔
株) 去雄,玉米单产增加11.7%。70年代末期始,出苗后用浸种补种或移栽方法及时
查苗补苗;4叶龄及时定苗;中耕除草三四次。
花生 1965年前,只在生育期中耕除草二三遍。1965年,采用清棵蹲苗技术,即
在苗齐后,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清除第一对分枝以上的土壤,使其分枝节间缩短,
促进花芽形成,此技术沿用至今。1981年后,推行地膜覆盖的新技术,下种后盖膜,
幼苗出土后,即行开孔,以防烧苗,增产效果颇佳。
地瓜 60年代前,一般中耕除草、翻蔓均二三次,后改翻蔓为提蔓或不翻蔓,增
产地瓜7—11%。1965年到1975年,推行“窝瓜下蛋”技术,主要是苗期的清墩抹芽技
术,即苗齐后,清除覆盖瓜母的约四分之三的土壤,瓜母顶部留五六棵芽,余抹去。
此项技术的应用, 增产瓜干30%多。“窝瓜下蛋”由总结海崖公社南小庄高振和的生
产经验而来, 一时誉满省内外。1970年到1973年,胶南先后应聘派出农民技术员200
多名,分别到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传授经验。1966年,山东省农业电影制片
厂将“窝瓜下蛋”拍成科普片,广为推行。1976年以来,窝瓜随春地瓜栽植面积的减
少而减少,今极少栽植。
施肥 小麦 50年代前,农家肥同麦种混合,每亩施入1000到1250公斤,冬季和
初春浇施尿肥。50年代初,开始在小麦返青期追施少量硫酸铵。60年代中期,底施农
家肥增至1500到1800公斤。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氨水或硫酸铵等化肥每亩25公斤左右。
70年代末期,化肥品种增多,亩施氮肥35到40公斤,磷肥底施每亩25到35公斤。80年
代以来,主要推广农家肥和氮肥、磷肥、复合肥等在播种时一次底施,称“一炮轰”
施肥技术。施用量,农家肥每亩1500至1800公斤,化肥50公斤左右。此间,微量元素
肥料开始在播种时使用。
玉米 50年代前,播种时用农家肥1200到1500公斤底施,苗期浇施尿肥。50年代
初开始在玉米拔节期间每亩穴施硫酸铵5到7.5公斤。60年代后期,玉米追肥量有所增
加,一般每亩10公斤左右。70年代以来,追肥据不同情况用不同方法:地力较差的春
玉米、半夏玉米和夏直播玉米推行“前重后轻”法,拔节前亩追碳酸氢铵30到35公斤,
大喇叭口期追施15到20公斤;地力较高的春播玉米,一次追攻棒肥碳酸氢铵40公斤或
尿素15到20公斤。 1986年到1987年,还示范推广3项新的施肥技术:微量元素施用;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氮磷钾3要素配方施用;按叶龄指数追肥。
地瓜 70年代前,只底施农家肥。70年代后,增施氮素化肥,每亩用碳酸氢铵10
到20公斤。
花生 肥料均底施。建国前后,只用少量灶土肥。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加
施其他土杂肥。70年代末期以来,农家肥施入量成倍增加,每亩2000到5000公斤,并
施氨水或碳酸氢铵15到25公斤,磷肥25到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