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雹 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3&rec=48&run=13

1967年5月,琅琊、泊里、藏南、海青、大场、张戈庄6处公社遭受雹灾。冰雹直
径最大7.4厘米,持续半小时,作物绝产。
1970年6月,泊里、大场、大村、红石崖、隐珠、宝山6处公社遭雹灾。小麦、玉
米、地瓜平均减产90%以上。
1972年6月, 大场、 大村、 海青、 藏南、张戈庄5处公社遭受雹灾,受灾农田
42605亩。
附:建县前胶南地区自然灾害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夏四月,地震(《增修胶志》)。
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夏四月,琅琊地震,坏城廓及祖宗庙,死亡6000人。
(《增修胶志》、《诸城县志》)。
东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 , 青州大饥,人相食。次年夏四月,蝗疫。
(《增修胶志》、《诸城县志》)。
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 秋八月,青州蝗,食生草尽,至于次年。(《增修胶
志》)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冬十一月,地震。
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大旱,蝗疫。(《增修胶志》)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大蝗。四年,蝗食稼,声如风雨。十一年,大风雨,
海溢。(《增修胶志》)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 夏六月,密州大风雨,海溢,毁城廓。(《增修胶
志》)
宋仁宗皇★四年(1052年),大旱,自正月至四月不雨。(《增修胶志》、《诸
城县志》)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自秋至冬不雨。(《诸城县志》)
金主永济大安三年(1211年)夏四月,大旱。六月,雨复不止,地震累月。是岁
大饥。(《增修胶志》)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大水,饥,民采橡为食。(《增修胶志》)
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冬十二月,蝗。(《增修胶志》)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春,水。夏,旱,蝗,饥,民采草木食之。(《诸城
县志》)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夏五月蝗。《五行志》;自大都以南,山东西至汴
梁、郑、许、钧等州皆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
民扑蝗以为食,或曝干而食之,又罄,则人相食。(《增修胶志》)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秋八月,胶河水溢(《增修胶志》)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夏六月,水溢,坏庐舍,没田禾。(《增修胶志》)
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夏五月,山东无麦。七年闰九月,山东海溢。(《增
修胶志》)
明孝宗宏治十八年(1505年) 六月, 大雨雹。县南古城雹积如陵,数日始消。
(《诸城县志》)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春二月,地震,二月大风,夏秋间大水。(《增修胶
志》、《诸城县志》)
七年(1528年)蝗。飞蔽天日,宿集如冢,生息至十六年方止。(《诸城县志》)
十七年(1538年)夏六月,秋七月,大雨无禾。冬,大饥,民多饿死。(《诸城
县志》)
十八年(1539年)春,大水,饥。五谷腾贵,每斗价银至一钱五分之上,民皆焚
取草实。(《诸城县志》)
二十三年(1544年)夏五月,大雨雹,积厚尺余。(《诸城县志》)
三十一年(1552年)大雨坏城,漂田禾,坏庐舍,民多压死者。(《诸城县志》)
三十三年(1554年)夏四月初三日,大雨雹,伤牧儿;五月初七日,复雨雹,大
者如拳。(《诸城县志》)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春正月十五日,大雨雹,雷电起西北,冰雹大作。
旱,多西南风。夏五月、六月雨不绝。秋七月,大水没禾,漂庐舍。(《诸城县志》)
次年,大水,饥。(《灵山卫志》)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冬十有一月,大雨雪,平地深三尺,人畜多冻死,竹
树多枯。(《诸城县志》)
七年(1579年) 夏四月, 大霜,二麦俱坏,气臭。秋七月,大水,田庐尽没。
(《诸城县志》)
二十一年(1593年)春,旱;夏,大风雨拔木伤禾,雨自五月至八月不止,城垣
楼铺坍塌殆尽。(《灵山卫志》)
二十二年(1594年)大饥,海水溢,禾稼一空。(《灵山卫志》)
三十年(1602年)夏六月十七日,暴雨,百川皆溢。(《诸城县志》)夏,大水
淹禾。(《增修胶志》、《灵山卫志》)
四十一年(1613年) 秋七月, 烈风、淫雨数日,拔禾淹禾。(《诸城县志》、
《增修胶志》、《灵山卫志》)
四十三年(1615年)夏,大旱。有蝗复起,禾稼尽,人相食。(《增修胶志》、
《诸城县志》、《灵山卫志》)
明庄烈帝崇祯十年(1637年)夏六月,蝗,民大饥。(《增修胶志》)
十三年(1640年)夏五月,大旱,蝗、沙鸡遍天。就食城内者死无算。(《增修
胶志》、《灵山卫志》)
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年)夏,旱。秋,大水,平地深数尺。(《增修胶志》)
九年(1652年)春三月二十四日,霜。夏五月初三日,雨雹,大如鸭卵,平地深
尺余,禾尽伤。
十一年(1654年)春正月二十三日,大风,其色赤。(《增修胶志》)
十三年(1656年)冬,大雪,人畜多冻死。(《灵山卫志》)
十五年(1658年) , 有黑虫昼伏土中,夜聚鸣如雷,食树叶几尽。次年复然。
(《增修胶志》、《灵山卫志》)
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年)夏六月十七日,地震、大雷雨,坏城垣、庙署,居民
压死90余人。(《增修胶志》)
七年,彗星见,地震。声如殷雷,坏城廓屋宇,压死人畜不可胜算。(《灵山卫
志》)
七年夏六月甲申,地震,声如迅雷,城廓、庐舍尽坏,压死2700余人。地裂,涌
黑沙水,与树梢齐。震动数月不止。旋大雨暴风,田禾覆没。(《诸城县志》)
九年(1670年)冬,大雪,奇寒,树木多冻死。(《增修胶志》)
十四年(1675年)夏四月十七日,陨霜杀麦。(《增修胶志》、《灵山卫志》)
十七年(1678年)淫雨害稼。谷贵,人食草根、树皮。秋,海溢四五里。(《灵
山卫志》、《诸城县志》)
四十三年(1704年),大饥,斗粟千钱,人相食。有蝇自北结阵而南,所止之处,
疫即作,全家尽殁,村落成墟,后投海,潮出成堆。(《灵山卫志》、《增修胶志》)
五十七年(1718年)秋七月,大风拔树。(《灵山卫志》、《增修胶志》)
五十八年(1719年)秋七月,大水,平地深丈余,城垣崩圮,漂没民舍无算,饥。
(《增修胶志》)
清世宗雍正八年(1703年)秋,淫雨自六月至七月不止,田禾尽伤。(《灵山卫
志》)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饥,斗粟钱千余,斗米银两余。人食草根,树皮
殆尽。饿死、逃亡甚众。淫雨害稼。冬,复饥。(《灵山卫志》)
十三年(1748年),大饥,斗粟钱千余。夏,雨水过渡。冬复饥。(《灵山卫志》)
二十三年(1758年)冬,雨介。密雨一夜,比晓,草木皆成冰,风起树折,鸟翼
结冰不能飞。(《诸城县志》)
三十三年(1768年)春二月,大风霾,人有被吹至数里外者。(《增修胶志》)
四十一年(1776年)秋八月,蝗,集树树折,近十余里禾黍一空。(《诸城县续
志》)
五十年(1785年)大旱,自去年秋至五月不雨。秋,大无禾。冬十二月戊寅,大
雨雪,人多冻死。次年春,大饥,饿死无数,斗粟至银一两五钱。(《诸城县志》)
五十三年(1788年) 夏六月初九日夜, 大雷雨,河水涨,没庐舍,溺死多人。
(《增修胶志》)
五十四年(1789年),夏秋淫雨害稼,连绵近六十日。(《增修胶志》)
六十年(1795年)春,大旱,自去年秋至春无雨雪。秋七月,★★生,食谷穗皆
尽。(《诸城县续志》)
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春二月,地震,声如迅雷,坏庐舍。秋八月乙酉,大
水,坏田庐。冬十月,大雨雪,三年秋八月,地震,七年十一月,地震。(《诸城县
续志》)
十二年(1807年)春二月乙丑昼晦,大风,屋瓦皆飞,伤人甚众。(《诸城县续
志》)秋七月,大风害稼,海水溢。(《增修胶志》)
十五年(1810年)春正月十六日,红尘蔽天,至酉刻息。秋八月初四日,大水害
稼。(《增修胶志》)
十七年(1812年)春,淫雨害稼,大饥。夏六月,大雨,凡七日夜,近海平地出
水,决白马河故道。冬,大寒,麦多死。(《诸城县续志》)
二十二年(1817年)春二月十七日,大风,其色黑,飞沙石,人畜有吹入海者。
(《增修胶志》)
清宣宗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夏五月十九日,雨雹。六月寒。(《增修胶志》)
七年(1827年) 春, 饥。三月,地震。秋八月,海溢(海啸),沿海禾尽死。
(《诸城县续志》)
八年(1828年)秋七月初九日,大雨,河水溢,损民居。(《增修胶志》)
九年(1829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地震。(《增修胶志》)
十二年夏四月戊寅,霜,伤麦禾。五月丁未,雨雹。秋八月,淫雨。(《诸城县
续志》)
十四年(1834年)夏五月十二日,有风自西南至,色赤,热如火,人畜有感★死
者。(《增修胶志》)
十五年(1835年)夏五月,淫雨。秋,大水伤稼,暴风损海舟。(《增修胶志》)
二十一年(1841年)春正月二十六日,大风雪,飞沙成堆,屋瓦交飞,行人多冻
死。(《增修胶志》)
二十二年(1842年)夏四月,淫雨损麦。十三日,小珠山大雨雹。(《增修胶志》)
清德宗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四月,大雨雹,伤麦。五月,地震。(《增修胶
志》)
十九年(1893年)秋七月,飞蝗蔽日,秫、稻被食一空。(《增修胶志》)
二十五年(1899年)春,大旱。秋七月,蝗害稼。次年秋,有黑虫遍地,食谷穗
几尽。(《增修胶志》)
三十二年(1906年)冬,地震。次年,大水。(《增修胶志》)
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晦,大雨终夜,河水涨溢。(《增修胶志》)
三年(1911年)秋,连月大水,河水涨溢。(《增修胶志》)
民国29年(1940年) 5月,今隐珠、铁山、六汪、藏南、红石崖、大场、灵山卫
等遭雹灾,小麦、玉米、地瓜多打坏,打死羊100余只。
民国31年(1942年)6月,今胶南、市美、铁山、大珠山、张家楼一带遭受雹灾,
冰雹直径最大为14.8厘米。 持续100分钟,打死2人,小麦、地瓜等农作物减产90%以
上。7月,红石崖海面发生12级龙卷风,4只渔船被叼起5米高,后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