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庙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767&run=13

崂山素有“神仙窟宅”之称。旧时谓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这些寺院在一定
程度上保留了中华民族的建筑风貌,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多已破坏殆尽。现
所记述之14处宫寺除关帝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余均为1982年青岛市颁布之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述内容均非现状,有的尚具规模,有的则面目全非,只是根据史
料追述已往,聊作历史之回顾。
一、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海岸仰口湾西侧上苑山半。据元张起岩撰《聚仙宫碑铭》载,
宫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始名“太平兴国院”,后改称太平宫。金
明昌年间(1190~1195年)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3
次重修。 清嘉庆年间(1796~1819年)香火最盛,有道士40余人、土地130多亩。解
放前有道士8人、杂工7人、土地70亩。
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文化大革命”时遭破坏。1983年修复。
宫为二进院落。 正殿建于后院,东、西两配殿各3间。山门迎面建一砖砌影壁,
上书“海上宫殿” (阴刻)4字,传为清末书法家华世奎手书,其背面载太平宫的兴
衰沿革。前院分东、西两院,各建月洞门。东院建钟亭1座;内置铜钟1口,高1.4米,
重343公斤, 周饰云龙图,楷书铭文“光绪十八年谷旦韩同茂号庙捐敬献”。西院建
道舍客堂,有水井1眼,名“龙涎”。
庙奉道教华山派。正殿把玉皇,东、西配殿分祀三官、真武。殿堂共9间。正殿3
间为硬山式建筑, 简陋狭小;另有道舍客堂、厨房8间,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
筑面积500平方米。
宫内存有金明昌年间碑1通及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 、清顺治十年(1653
年)重修碑各1通。清崔应阶题诗刻石,解放前已仆。
宫周围多奇峰异石,古木幽洞,山门甬道两侧各有虬枝四出、依石而生、粗逾合
抱的古松1株,名为“双石长松”,石上镌有“疑是幻境”。西院“龙涎”井旁1巨石,
上有一圆形条石匍匐,状如卧龙,名“眠龙石”,巨石中央镌有明山东提学邹善的题
诗。宫后有“犹龙洞”,洞上是光滑的巨石,上平如台,镌“混元石”及南辰北斗图
象。混元石近处有苍绿色的屏状石峰,名“翠屏岩”。现仅存底部。洞北有一条涧水,
巨石参差,上平如桥,水流石下,叮咚作响,名“仙人桥”。桥北是“白龙洞”,洞
壁有丘长春题诗21首,末镌“泰和戊辰(1208年)三月口日栖岩洞主柴悟真。刊石野
人王志心、刘志宽”。
宫东有著名的异石奇峰“绵羊石”、“狮子峰”等。“狮子峰”危岩耸起,系无
数块巨石结成,侧看成岭,竖看为峰,状若张口蹲踞的雄狮。峰顶平敞,筑有石桌凳,
可俯视大海,亦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处,为著名的崂山十二景之一“狮岭横云”。上面
镌有明正德进士陈沂篆书“寅宾洞”。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山东提学邹善题
“明明崖”、“山海奇观”。东去里许有“东华宫”道院,清顺治年间(1644~1661
年)重修,解放初期圮。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昆仑山之阳、宝珠山之阴的山坳中,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
的道场。元大德初年李志明重修。明隆庆年间孙紫阳重修。清末,宫为山洪冲毁,华
楼宫道士刘本荣重建。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
宫属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山道教中唯一的丛林庙,外地道众来访山,只能在该宫
中挂单。丘长春曾居于此。
宫分前后二院, 前为三清殿(解放后已废),后为玉皇殿各3间。后院两侧配殿
各3间, 道舍6间,共建房28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正殿为
硬山式建筑。 宫内有元延祐四年(1317年)承务郎朱翚撰《重修上清宫碑记》石碑1
通。 宫右石桥上刻元至正九年(1349年)题“迎仙桥”。宫左一巨石上镌“道山”2
字,另一孤石上镌丘长春《春玉案》1首。“岙山石”下有1泉,名“圣水泉”,泉水
甘冽澄明。宫南里许有丘长春衣冠家。山门内有古银杏2株,苍劲古朴,树围达5米。
东株老干中空,环生7孽,其中2蘖合抱粗,枝叶繁茂,1枝横出,上凸出3个下垂的瘿
瘤,观者无不称奇,为崂山古木之冠。明末汪有恒在《崂山记》中说这两株银杏“宋
初至今弥茂”,称为“仙树”。正殿西窗前有白牡丹1株,枝繁叶茂,高约8尺,相传
蒲松龄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即取材于此。其实,关于白牡丹的传说,早在明
万历年间进士高宏图撰《崂山九游记》中就有如下记载:“宫有白牡丹一本,近接宫
之几案,阅其皴干,似非近时物。道士神其说,谓百岁前,曾有大力者发其本负之以
去,凡几何年,大力者旋不禄。有白衣者扣宫门,至曰:‘我今来!我今来!’盖梦
谈也。晨视其白牡丹旧本,果已归根吐茎矣……谈者至今不衰。”据道士说,《聊斋
·香玉》中的白牡丹毁于清末兵燹中,此为后来所植。
宫内神象、石碑、墓葬等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道舍由崂山林场管理使用。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太清宫
太清宫俗称“下宫”,位于青山村南,太清宫湾北岸。太清宫始建年代,历有二
说:元大学士张起岩撰《聚仙宫碑铭》载:“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
清末宫内道士撰《太清宫志》 载:宫为“西汉建元元年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宫分3院,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
为“玉皇殿” 。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共有殿堂、道舍240余间。殿堂建
筑全系出檐硬山式。
太清宫奉全真道隋山派。祀神有太清、玉清、上清及道德、元始、灵宝诸天尊和
伏羲、神农、轩辕、关羽、岳飞、郑玄等塑象。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85~1600) , 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诉讼案。据
《即墨县志》和《崂山志》记载:“憨山,名德清,南京报恩寺僧,……东蹈海,寻
那罗延不可居,至下清宫焉。……时大饥,出济之,以广上仁。下清宫旧道院也,倾
圮甚,羽流窜亡。一二香火守废基,苦无籍,念可建大法幢者此其机。”“羽流窘,
举地售之,清走京师奏请内庭供奉,于是出旗檀佛及大部藏经畀之,建梵刹曰海印寺。”
“居数年,道士耿义兰,……逆出怨言,讼于公,见笞,益怨。诣京上变告,憨山被
诬,戍雷州。”现太清宫的《海印寺遗址碑》上刻“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印寺
于宫前,二十八年降旨毁寺复宫”。
现太清宫仍保持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的规模与格局。
三皇殿檐下壁间嵌元世祖辛未年(1271年)敕谕护教文方碑;三清殿院内有明万
历年间御赐道藏碑1通;三清殿前有海印寺碑1通;三清殿院内有清乾隆、嘉庆、同治
重修碑;宫后有康有为题诗摩崖。
宫内藏有万历戊戍年(1598年)刊《道藏》全部5305卷及《道藏》复本158卷。
宫内外多古木奇花,有老干数围高数丈的“龙头榆”、银杏,有三木一体的古柏
凌霄,有红、白花耐冬各1株。
太清宫背依7峰, 面向大海, 三面环山, 竹树茂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
“小江南”之称。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即在此处。东有“钓鱼台”、“八
仙墩”等名胜。
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文化大革命”时遭破坏。1982年修复(无
上清、太清、道德塑象),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百福庵
百福庵位于铁骑山之阳,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它始创于宋宣和年间
(1119~1125年)。传说二尼姑初创时,居于洞中(后取名“萃元洞”),缘之建简
陋之屋。内祀菩萨,奉佛教,取名“百佛庵”。
清初,道士蒋清山扩建后,庙初具规模。山门东向,前后二院,前院建倒坐殿,
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院玉皇殿。二院各建两厢。殿堂、道舍皆木砖结构,
殿堂均为“硬山式” 建筑。玉皇殿建筑宏伟壮观。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四
棱石柱挺立,朱漆雀替。灰砖雕甍,高50厘米,镂空云龙戏珠,两端饰“螭吻”,檐
角装饰“嘲风”,顶披小瓦,殿内梁架朱漆,华贵古雅。“文化大革命”时,神象、
供器、殿堂装饰被砸坏,门窗拆除,现仅剩断壁残垣。
百福庵于扩建后改奉道教,系马山龙门派支,称“外山派”。崂山道教宫观只许
在诵经时加配响器,而百福庵平时即可响乐器,故被称为“外山派”。
1933年重修。 1942年侵华日军飞机轰炸该庙,炸毁房舍9间,遂修复,共有房屋
48间, 占地面积3390平方米,建筑面积593平方米。1949年前有道士6人,土地300多
亩。
庵内有“萃元”、“娘娘”两洞。萃元洞系一巨石中空,略加工而成的石屋,洞
额镌“萃元洞” 3字。洞顶筑小石塔1座,洞旁石罅中生长松树1株,虬枝四出,粗逾
合抱,为数百年之外物,观之无不称奇。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上清宫北昆仑山之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内高于人立,面积约10
平方米。清康熙年间洞遭雷雨,大半塌陷于土中。洞额镌“明霞洞”及“大安辛未”
(1211年),近处刻有“天半朱霞”。洞右是全真道金山派道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
米,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庙依洞名,始建于元代,名“斗姆宫”,奉佛教。明隆庆
年间(1567~1572年) ,道士孙紫阳重修时建三清殿。清末建观音殿3间,殿堂皆为
一般建筑。清末因暴雨山崩,观音殿被砸毁,未修复。其他祀神玉皇、东岳神象均为
木雕。
庙内存自孙玄清以下5人的“五老图” 长卷。院中两株银杏以及黄杨、玉兰、杜
鹃都是数百年物。
庙处650米的高山上, 三面奇峰矗立,南面黄海,光明似镜,如在足下,苍松兀
立,虬枝翠盖,清泉潺潺,霞光绚丽,变幻尤奇,为崂山十二景之一“明霞散绮”。
“文化大革命”时神象、文物全毁(房舍被青岛药材站占用)。1982年列为市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通真宫
通真宫位于傅家埠村南。东汉末年始建,名为“童公祠”,祀古不其县令童恢。
元皇庆二年(1313年),全真道华山派道士进住成为道教庙宇,改名“通真宫”,正
殿主把仍为童恢象。
童恢于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年) 冬任不其令,“耕织种牧,皆有条章。一境清
净,牢狱连年无囚”。《后汉书》还载有童恢训虎事,为民除害,行政宽和,关心百
姓疾苦。死后百姓念其恩德,建祠祭祀,取名“童公祠”。
祠分前后二院, 祠堂3间,高4米多,重梁起架,彩绘云龙,前出檐,4柱,雀替
撑顶,青砖小瓦,系硬山式。堂前置清乾隆、道光年间童公碑2通,柏树6株;后院建
寝室3间, 设床、 帐、被褥。祠后为童恢衣冠家。墓土堆形,高约3米。清乾隆年间
(1736~1795年)置墓碑1座,高约2米,碑文“敕封后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其旁
有石雕小虎2只。 墓地遍栽古柏。东为道院3层,建“镇武”、“娘娘”2殿。殿堂、
道舍36间。 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院内植柏、松、银杏及
牡丹、芍药等花木。“文化大革命”时,塑象、供器均毁,仅存房舍。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凝真观
凝真观位于囤山村北,石人河北岸。元至大三年(1310年),全真道金山派道士
创建,名“迎真观”、“迎真宫”。清康熙初,道士刘信常重修,更今名,占地面积
1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
庙为阶梯式二进院落, 建山门、 大殿、 道舍、钟鼓亭等房屋100多间,殿堂为
“硬山式” 建筑,祀三清塑象及木雕神象21尊。龟负约3米高的建庙碑,碑额负屃盘
绕。1949年前有道士16人,土地150多亩。解放后辟为小学。“文化大革命”时塑象、
文物全毁,房屋完好。
1956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华楼宫
华楼宫位于华楼山巅。元泰定二年(1325年),全真道华山派道士刘志坚创建。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重修,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8平方米。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 重修。建庙600多年来几经兴衰。尤其在抗日战争
期间, 遭日寇洗劫,道士四散。至1949年,庙已败落,成为蓝家庄、杨家村、响石3
村共管的会首庙。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修缮,建有老君、玉皇、关帝等殿堂
各3间及客堂、 道舍等,均为一般建筑,神象均泥塑。宫内置元赵世延撰立《云岩子
行道碑》 1通(碑已损,用作磨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周毓正撰立重
修碑1通,藏有《清真经》1部。关帝殿后有丘长春题诗及“金液”手迹。古木有胸径
数围的银杏、松柏等20余株,茂竹成林遍布宫之四周。
华楼宫内外刻石之多居崂山之首,多为元、明、清时之作,其中30余处盖出丘长
春、刘志坚之手,亦有陈沂的题铭。
华楼山巅有1峰突兀,盘石垒叠,四面峭削,高数十丈,上平如台,有松桃各1株。
《即墨县志》载:“石似楼,敌名。”华楼宫依此而得名。崂山十二景的“华楼叠石”
即指此。
华楼山虽不甚高,然周围奇峰凌云,清泉古洞,苍松翠竹,景色如画。明嘉靖朝
抚军赵贤赞誉之余题书“海上名山第一”。
“文化大革命”时,神象、供器、石碑均毁坏无遗,房屋由崂山林场管理使用,
摩崖刻石及松竹尚存。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蔚竹庵
蔚竹庵位于双石屋村东凤凰山下的山坳中, 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
150余平方米。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宋冲儒创建。清道光年间重修。据传,重
修后一度为尼姑庵。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尼姑无继,始由全真道华山派道
士进住。庵建正殿3间、客堂3间、道舍3间及其他用房共20余间、山门1座,均为一般
建筑。祀“真武”、“观音”(木雕象)、“三官”(铜铸),庙内有明万历年间建
庙碑、清道光年间重修碑及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题记,记载此庵的沿革。庵
外有五级石塔1座,是道士藏骨处,民国19年(1930年)建。
1934年, 作家郁达夫游此并题诗1首:“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
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文化大革命”时庵内神象文物等全毁,房舍由崂山林场使用。
蔚竹庵四周高山围抱,怪石嶙峋,翠竹环绕,鹰窠河水潆洄作响,为崂山十二景
之一的“蔚竹鸣泉”。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麓刁龙嘴以西冒岭山阳, 海拔400米,常年白云缭绕,因而得
名。 洞为4块巨石构成,名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洞额横镌“白云
洞” ,为清末翰林日照人尹琅若书。洞古松环围,前有合抱粗银杏2株分立左右。洞
后1古松, 名“华盖松”,老干蟠曲,虬枝四出,一枝斜出,似龙飞舞洞顶,是崂山
十二景之一的“云洞蟠松”。
洞右是全真道金山派庙宇,亦以白云洞名之,创于明末,清代有重修。清初渐盛。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初具规模。庙内主要建筑“青龙阁”,木砖结构,建
于发券的拱形门上, 甚是古雅。1935年后鼎盛,道士40余人,房屋70间,土地700多
亩, 山岚2000余亩。解放时,有道士10人,土地700多亩,房屋24间,占地面积1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56年青岛市政府拨款维修。
193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 日寇侵入白云洞,杀道士4人及雇工2人(内1名年仅14
岁的儿童),纵火焚烧所有房屋,掠走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铜铸香炉4只、6
寸金神象1尊,逃出的1名道士悲愤之极,投海自杀。1940年修复房屋14间。1946年建
2层楼房10间,名“迎宾楼”。
庙内祀明、清时铜铸三清、玉皇等神象10尊。石洞内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道士题字。 院内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庙碑1通,还有清代木版刊本《道
德经》、《南华经》等15部,清代字画6轴。
庙附近有清虚洞、菩萨洞、老君洞、普照洞5个天然石洞,各有独特的景观。
“文化大革命”时庙被破坏,石洞犹存。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明道观
明道观位于崂山东麓招风岭前海拔800多米处,为崂山庙宇居地最高者。
明道观系清康熙五十三年(1741年) 全真道金山派道人宋天成创建, 占地面积
13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观分二院,东院建玉皇殿,西院建三清殿。清
光绪年间(1875~1908年) 是鼎盛时期,有道士18人,房屋32间,土地160亩,道舍
系木砖结构,殿堂为硬山式建筑,祀玉皇、三清彩塑象。1939年日寇放火烧毁,后逐
步修复。1956年青岛市政府拨款维修。“文化大革命”时塑象、供器、经卷、字画洗
劫无遗,房舍由崂山林场使用。
山门外的峭壁上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 题刻“明道观”3字。山门外有道光年
间(1821~1850年) 立庙产碑1通。观内藏有木版《金钢经》、《道德经》、《功课
经》各1部,明宣德年间铸造的香炉2只,道光年间即墨人题写的六扇屏。附近有矗立
如锥的二峰叫“大小扁崮”,一高一低似人对话的叫“二仙传道”石。观东的那罗延
山上有“观日台”,上刻“浴日奇观”4字。台之北为“挂月峰”,峰旁是“望海门”。
招风岭前有洞,是郝、袁、李道士藏骨处。洞下清泉巧筑为鱼池。
观南里许山峰三壁峭削, 峰顶横出数十米, 空悬于深涧之上,上平如台,俗称
“棋盘石”,是崂山名胜之一的“棋盘仙弈”。
明道观以南有3处摩崖:观前涧的北岸巨石上镌“敕孙昙采仙药山房”8字,旁线
刻菩萨座象1尊; 由此西北行约30米,地名柴场,有1摩崖,字分8行,共60余字,剥
蚀难辨认,但“大唐天宝二年三月初六日奉敕采仙药孙昙”等字尚依稀可辨;再南棋
盘石下镌“敕采仙药孙昙遣祭山海求仙石”13字,并线刻孙昙全身象,面西,须眉俱
全。 关于孙昙其人无稽考查。据《图书集成》载:“唐天宝四年(745年)敕许王昊
到崂山为炼合长生之药,改崂山为辅唐山以荣宠之。”王昊其人,据《太平广记》录
佚书《记闻》云:“太和先生王旻,得道者也。南岳道者李遐周恐其恋京不出……唐
天宝七年(748年) 劝旻离京,莫贪恋世乐,旻乃请于高密牢山合炼,玄宗许之,因
改牢山为辅唐山。”
十二、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仰口湾以西上苑山东南猪头峰下,前临涧水,襟为翠竹,杂以苍松、
山楸,是一处景色清丽的道院,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
崂山地区建关帝庙,自清初始就习惯与“土地庙”并排而建,至清末遍及各村。
而主祀关羽的道院,在崂山境内仅此1处。
据明嘉靖年间重修庙碑载,关帝庙本系太平宫脚庙。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
太平宫分出。民国18年(1929年)刘太清、贾太成主持重修,始具规模。1948年为鼎
盛时期,土地600亩,佃户18户,雇工22人。
重修后大殿3间、道舍26间,为二进式院落。进山门为前院,后为四合院。殿堂、
房舍皆木砖构成,狭窄简陋。中殿3间,穿堂,两旁彩塑关平、周仓立象高2米多。后
院大殿祀彩塑2米多高关羽坐象。 殿壁彩绘“桃园结义”、“单刀赴会”等壁画,画
工细腻工整,比例匀称,是崂山壁画之上品。
庙内藏有《道德经》等经书4部、字画4轴,均为民国时期刊行。院内植芍药、耐
冬、黄杨,是百年上下物。
“文化大革命”时,塑象、供器等均遭破坏,壁画用泥浆覆盖,房屋完好,为崂
山林场使用。
1984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石门山西麓源头村东,始建于北魏,宋嘉祐二年(1057年)、元延祐
二年(1315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均有整修,现存之“法海寺”是民国23
年(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格局。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
元代重修时,“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即塑禅迦五土,兼饰观音一堂。
另创建云堂、耳室、僧僚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初重修后建八蜡殿,塑三皇五
帝;娘娘殿塑三肖女;后殿塑释迦牟尼。民国年间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前院建大雄
宝殿,系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堂建在高1米的夯土台上,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
出檐, 朱漆4柱,雀替撑顶,柱座花岗岩,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40厘米,镂
空云龙,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嘲风”,顶披黄绿色琉璃瓦,殿内朱漆梁架,
楹描金龙。全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寺为佛教临济派,收徒、挂单,寺僧坐禅,早晚诵经伴有木鱼、吊钟、磬等乐器,
系崂山境内唯一传戒、受戒的丛林寺。古历初一十五祈祷,诵香赞。村民办丧事,只
要送庙上香火钱,寺僧不去民家只在寺内替村民诵经祈祷。逢天旱或久雨不晴,乡民
多来寺内“祈雨”、“祈晴”。寺僧不出庙,做善事不收钱。
寺内有元泰定三年(1326年)龟负重修碑及清康熙五十二年(1773年)重修碑各
1通, 筑碑亭护之,藏有明刊本《大藏经》30卷。寺西有元泰定年间筑圆通寿塔,明
永乐年间筑广进、玉住寿塔。
1980年春,寺前出土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象,头、肢体共120余件。残象大者1.
4米上下, 小者仅20厘米。出土的石造象经整理对接,无一完整。石造象的服饰、发
髻、面容等造型各异:脸有方、圆;表情有微笑、闭目;有戴花冠,梳高肉髻,宝僧
束发;有披通肩式袈裟,有着方领褒衣博带式大衣,下着长裙,裙带作小结;有端坐
于莲瓣方座上的,有双足跣立在束腰圆形莲座上,均作“施无畏”与“愿印”状。石
造象比例匀称,造型优美,有一佛象的长方形底座上镌有题铭:“大齐武平二年岁次
辛卯……”是知此批石佛象当作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
中国佛教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毁灭佛法事件。法海寺究竟毁于何时,待考。
这批石造象埋于1.5米深的地下,发现时,均为项东、胸南向,有顺序地排列,
似是有计划地埋于地下。发现后未全部挖掘出来,尚有埋于地下者。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依山面海而建。寺是即墨城“准
提庵”的下院。“准提庵”是明万历年间即墨黄氏将花园改建为庙宇,因古代“寺”
“观”不允许私建,故取“庵”名。“华严寺”是即墨黄氏之后人黄宗昌在明末时创
建,未成,毁于兵燹。清初其子黄坦续建于今址,清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
“华严庵”,又名“华严禅院”。1939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时赠匾额始名“华严寺”。
庙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寺建大雄宝殿、观音殿、韦陀阁(祖堂)、藏经阁、客堂。1932年增建新式小楼
房5间,时共有房屋120余间。
庙体宏伟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是崂山境内古建筑艺术之最。
其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 殿高7米多,重梁起架,斗拱飞檐,檐角饰“嘲风”,檐下
悬警钟,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50厘米,饰有龙、凤、虎、狮等造型;两端装饰“螭吻”,
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系“歇山式”建筑。檐下朱漆木柱挺立,基座为花岗岩,鼓形。
殿堂内四楹挺立,梁棼税均低浮雕云龙图,金银粉饰龙,朱蓝漆彩绘云楹等,富丽堂
皇,极为壮观。另藏经阁、观音殿亦为“歇山式”建筑。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观音殿、祖堂、客房遭火烧尽,遂复。山门外通
向海滨的华严路,是民国19年(1930年)筑成,路旁建1塔院,内筑塔、幢各1,系慈
沾、于七藏骨处。
寺奉佛教临济宗,不挂单,不收外地僧侣,寺僧唱“梵呗”,不“坐禅”,其第
一代住持慈沾为临济宗第四代传人,至1949年共传20代。20年代为寺鼎盛时期,寺僧
80余人,庙田2000亩。
祀以释迦牟尼、观音、慈沾高约3米的塑象及木雕佛象各1尊及明、清两代铸的铜
罗汉33尊。
寺依山而筑,每有建筑必须开山夷地,故历来只有修葺,未能扩建。
寺内存有清乾隆年间山东巡抚徐绩《崂山观日出诗》刻石。塔院占地0.5亩,绕
以砖砌花墙,系清康熙前期建,是慈沾大师的藏骨处。塔高约10米,6角7层,葫芦砖
顶,还建飨堂3间,把慈沾木主。
“藏经阁” 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门之上,阁呈方形,面阔13.8米,深8米,阁
高8.2米。阁中央大厅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重檐歇山顶式。四周
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
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公分,镂空
云龙。古朴典雅,呈明代建筑风格。阁内藏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大藏经》1部、
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1部,142册,计1000卷。另外还有憨山手书条幅、于七画象
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青岛市文化局抢先将《大藏经》、《册府元龟》和字
画转移密藏,免遭焚烧。现藏市博物馆。
塔院在寺外, 内有1座七级砖塔,是寺内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的藏骨处。有两棵
虬屈多姿的苍松缠绕塔身,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是一石砖结
构的幢, 高约4米,为于七的藏骨处。于七名乐吾,山东栖霞人,清顺治五年(1648
年)在锯齿牙山聚众起义抗清,康熙元年(1662年)败,只身突围,史称于七不知所
终。传说康熙四年(1665年)冬于七来华严寺拜慈沾为师,皈依佛门,法名“善和”,
是该寺第二代住持。康熙十一年(1672年)“圆寂”,终年65岁(一说于七是华严寺
第三代住持,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圆寂,终年113岁)。
寺内外翠竹成林,数百年的松柏冠盖殿宇,牡丹、玉兰等花应时吐艳。
“文化大革命”时华严遭破坏。1985年开始修复殿堂房舍。
1982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