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秦汉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763&run=13

不其城位于崂山县境北部、不其山(即铁骑山)以西15公里、胶州湾东岸3.5公
里,遗址内现有城阳、城子、寺西3个村,属城阳镇。
《太平寰宇记》载:“不其城,汉置,古城约周十余里。”明万历七年(1579年)
刊《莱州府志》及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即墨县志》均载:“不其城,县(即
墨)西南二十七里,故址犹存。汉置县。”
1979年在故城址发现了秦代模印纹饰兽面半瓦当等,与《汉书·地理志》不其为
秦置之说相合。
秦建不其城是一座土城, 开4门, 墙高约4米。城池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700米, 南北宽约800米, 总面积约0.56平方公里。 城内秦建县署于西汉太始四年
(公元前93年) 汉武帝幸不其时东迁,原址改建行宫。行宫建在东西长约150米、南
北宽约30米、 高约2米(今存之现状)的夯土台上。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伏
湛改建行宫为都署。1979年在夯土台地发现了秦代纹饰兽面半瓦当、西汉黄绿釉的云
纹圆瓦当东汉篆书“千秋万岁”挂黄绿釉的圆瓦当以及秦复线三角砖。
外罗城围里罗城而筑, 是夯土墙,外甃一层灰色长方形大砖,城墙高约6米,顶
宽4米多,周长5公里;城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1500米,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约为秦不其城面积的4.5倍。城外环以濠沟。据解放后考古发现,城内街衢纵横,有
7条宽约5米的主干道沟通巷陌。城区的划分大致是:里罗城为官府区,中部为商业区,
东南是作坊区(1956年出土石钱范、石磨片),西南部是库房区,北部是居民及农业
区。 城外西北部墨水河以南是墓区,1958年以前尚有6个墓冢,其中最高的10余米。
城内地下排水渠道纵横有致,均通于护城濠内。
不其城遗址解放后出土了大量秦、汉时代的砖、瓦、铜镜、货币、画象石、陶罐
等。这说明早在秦、汉时期,不其的经济文化是较为发达的。
不其之名的由来,考古学家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说,原始社会末期,
在不其山的周围生活着“不族”和“其族”,山以二族得名;谭其骧教授1962年在上
海史学年会的报告中说,古代我国东北滨海一带居住着发语音“不其”、“不夜”、
“不而”的民族,故其地以此得名;李白凤在《东夷杂考》中说:“族是我国古代聚
居在山东半岛登州一带莱夷族中最强大的一个部族,《汉书·地理志》中之不其城或
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