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739&run=13

解放前,域内传染病时有流行。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从康熙四十三年春
到同治元年秋(1704~1862年) 的159年间, 即墨县(崂山是其一部分) 先后发生
“大疫” 8次,其中有“旱、蝗、饥、疫弥甚,民多逃亡者”。又据《胶澳志》载: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胶澳区瘟疫盛行,死者甚众”。民国3年(1914年)
秋,“大疫”。旧志所载的“大疫”、“瘟疫”,多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由此可见
旧时传染病猖獗之一斑。
解放后,政府重视传染病、地方病防治。1950年起,设置并培训防治人员,组成
区、乡、村疫情报告网,改善环境卫生,对患者或疫区采用有效措施,及早防治,传
染病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区域发生。1958年10月,设崂山郊区卫生防疫站,派专人驻
沙子口,实施海港检疫。1963年成立崂山县海港防疫站,在红岛、河套、王哥庄、沙
子口设立海港检疫分站。 1984年8月,设皮肤病防治站、结核病防治所,常年进行流
行病、 地方病防治。 解放初期,性病绝迹。1952年,消灭天花。1977年消灭白喉。
1981年基本消灭头癣。但从1976年以来,霍乱、副霍乱在多年绝迹之后,又有发生。
天花(俗称生痘):解放前,屡见不鲜。解放后重视预防,列为甲类传染病之一
进行管理,每年安排牛痘接种。1950年春,培训农村种痘卫生员85名,对婴儿普种牛
痘。1951年举办为期10天的注射、种痘技术学习班,培训民间中西医师38名。1950~
1952年9月,初种64688人,复种104489人。1969~1981年,接种589341人次。1982年,
国际卫生组织宣布世界消灭天花病, 接种遂停。 1959年, 李村区仅发生天花2例。
1951年,浮山区发生2例。此后,再未发生。
霍乱、副霍乱(俗称虎疫):解放前屡有区域性流行。民国27年(1938年),日
伪青岛市维持会《十月摘要报告》载:“阴岛(今红岛)地方近来虎疫猖狂,染疫身
死者甚多。”‘‘九月三十日派医官、护士,赴该岛施行预防注射,兼诊察民众疾病,
共注射民众1677人, 诊疗民众433人,消毒处所共16处。”1952年,各区、乡成立疫
情报告网,实施水井药物消毒,加强水粪管理。1963年起,在沙子口及河套、红岛、
王哥庄4个海港检疫分站,对入港船只、人员实施卫生检疫,各医院、卫生院每年5~
11月建立肠道门诊, 开展SPA快诊。1976年9月5日,首次在棘洪滩公社洪江河南端桥
下野便中查出副霍乱孤菌,遂封锁疫点、消毒,并对主要河流、水库、水井进行重点
定时检索,对渔民、船民、粪管员及从事“02”号病的防治人员定期检查,未发现病
人。1979年又对饮食从业人员实行食品卫生许可证制度,在崂山各旅游区和交通要道
设置疫情检查点。1959~1982年,共实行霍乱菌苗注射331088人。到1981年,全县未
发现霍乱、副霍乱病人。
1982年8月,红岛乡宁家村发生副霍乱1名,当即捕灭。1985年8月,崂山县遭受9
号台风袭击,8月22日~9月25日,共发生副霍乱病人和带菌者38名(无死亡),其中
重型9例、 中型5例、轻型17例、带菌7例,血清学检验为爱托儿孤菌小川型,以农民
为多, 分布在9个乡镇、17个村。崂山县人民政府立即成立防治领导小组,组织50余
名卫生人员对疫区进行严密封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完成副霍乱各项检
验标本9281份, 消毒面积497641平方米,灭蝇21413725平方米,消毒水井733眼,消
毒船只213艘。对疫点内的人员、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疫区内有腹泻史者等44290人,
进行四环素预防服药,未发生第二代病人和带菌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解放前,有零星发生。1952年发生26例,死亡10
例。 到1967年, 发病高达192例, 死亡11例。 1969~1987年, 接种“乙脑”疫苗
1429889人次, 发病基本得到控制。1976年起,全县每年发病在17例以下。1987年只
有5例,发病率降为0.076/万。
白喉(俗称卡脖簧、 嗓蛾):解放后仍有传染。1950年注射精白类毒素,注1次
者1538人,注2次者1010人。1951年注1次者5422人,注2次者5049人。1952年注1次者
26926人, 注2次者18930人。1959~1960年,共发生白喉1177例,治疗1159例,死亡
18例。1970年进行百白破三联菌苗接种,发病率逐年减少。1977年后无白喉发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解放前即有零星发生。50年代发病较少。1962
年突升为266例,死亡23例。1967年达最高峰2122例,死亡103例。各医院、卫生院均
设传染病房,青岛市卫生局组织医疗队来崂山县抢救危重病人,发动群众进行预防,
对于病家周围群众及接触“流脑”病人者,口服黄胺药,并有计划地在小学生中服用
黄胺药物。1970年,首次有重点地安排“流脑菌苗”预防注射。1970~1987年,接种
“流脑菌苗” 1012001人次,流脑得到控制。1985年发病率为0.259/万。1987年降
为0.166/万,发现病人11名。
麻疹(俗称痧子):解放前每隔2~3年有1次大流行,儿童无一幸免。解放初期,
每年冬、 春广泛流行。1951年1~5月份,李村区患麻疹小儿约700例,死亡20余例,
病死率2.86%。1957年,全郊区发生麻疹病人3464例,死亡68例,病死率1.96%。
1969年起,有计划地进行麻疹苗接种。从1974年起,发病率逐渐下降。1980年后,发
病率控制在2.4/万以下。1986年发现病人16名,发病率降为0.243/万。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解放前每年有发生,解放后曾有3次发病高峰。
1970年发病最高达85例, 死亡4例。1969年始,每年都安排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口服。
1975年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0年实施计划免疫。1987年未发病。
此外尚有:回归热,1961年后未发现;流行性斑疹伤寒,1984年后未发现;百日
咳,1987年全县发病18例。所有这些,死亡率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