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影放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721&run=13

一、放映单位
崂山县地处青岛近郊,易受城市文化辐射。20世纪30年代初,李村、流亭、城阳
等集市已有手摇电影放映。每次10~30分钟,映出影片多系《火烧红莲寺》、《十三
妹》、《荒江女侠》等无声片的片断。另有出售简易影片放大器者,附影片画面10余
张,对准光源后可看到放大后的画面内容。民国28年(1939年)后,日伪新民会曾在
城阳车站等铁路沿线放映风光影片及日本故事片(非营业性映出)。
1950年1月, 青岛市文化局第一电影队在李村青岛师范院内放映苏联纪录片《今
日苏联》,慰问烈军属和工人家属,此乃崂山县由专业电影队映出电影之开端。随后,
该队即在崂山地区的集镇和农村巡回放映。1956年起,青岛市文化局第二电影队,亦
移交崂山地区。
国办队(全民所有制):1952年有1个。1956年有2个,是年拥有35毫米和16毫米
双套放映设备。1961年起,沙子口、王哥庄公社的社办16毫米放映队收归国有。1964
年发展至6个。1979年有12个。1984~1987年有5个国办队改归乡镇办。1987年实有国
办队7个。
乡镇办队(集体所有制):1958年起,先后有王哥庄、沙子口、红寨公社办16毫
米队4个。1961年收归国办的2个。红寨公社队于1972年停止放映。1971年起,王哥庄、
北宅、 红岛3个公社始办8.75毫米电影队。1979年,全县13处公社已有社办8.75毫
米电影队19个。 1980年起,8.75毫米放映设备逐步为16毫米放映设备所代替。1987
年,实有乡镇办16毫米电影队8个。
村办队(村所有制):1982年,村始办16毫米电影队。到1987年,全县有69个。
其他放映单位:1980年,有崂山林场、县教育局、卫生局以及几个工厂自办电影
队13个。1987年有35毫米电影队1个、16毫米电影队6个。
影剧院: 1953年12月, 在城阳建成首家影剧院,始名城阳大众剧院,建筑面积
700平方米,草棚结构,竹板长凳,可容观众800名。1976年定名城阳影剧院,改建为
砖木结构, 有单席坐椅770个及松花江35毫米固定式放映设备。1955年,在李村建成
崂山礼堂,砖木结构,有长条连椅坐席1100个,兼映(演)电影、戏剧。1980年12月,
崂山影剧院在李村古镇路落成,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
2层, 有单席靠背椅1460个及东风牌35毫米固定放映设备。1984~1985年,沙子口、
王哥庄2个镇, 先后扩建、改建影院2座。1987年,青岛变压器厂影院开业,3家影院
均以放映电影为主。
崂山县人口密集,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1950年有流动电影队以来, 每万人平均占有放映单位数逐年增长。1953年为0.05
/万。1963年为0.15/万。1973年为0.25/万。1982年为0.92/万。1987年为1.
42/万。
二、放映状况
1950年起,流动电影队主要在集镇及人口密集的村庄蹲点,连续放映。50年代,
年均每队映出160场,观众32万人次,收入0.6万元。1963年起,改为每间隔5~10华
里,设放映点1处,按月实行计划放映。是年,全县建大、中、小放映点220个,每点
每月可看到电影2~8次(含每场放映2部影片) 。1964年起,改用市电放映。1960~
1966年,年均每队映出180场,观众36万人次,收入0.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
许多受群众欢迎的影片被封,放映人员“停映闹革命”,正常的放映活动受到干扰。
此间,映出的影片,除《接见红卫兵》的纪录片外,只能反复映出《地雷战》、《地
道战》、《南征北战》等几部故事片以及“样板戏”屏幕复制片或舞台纪录艺术片,
映出的场次、人次、收入骤降,入不敷出,放映人员的生活费用靠财政补贴维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被封艺术片开放,映出活动恢复。1978~1987年,全
县年均映出47209场, 观众9063万人次,收入224.5万元。唯从1983年起,城乡电视
机拥有量逐年增加, 映出成绩下降。 1987年,全县有放映单位96个,全年映出只有
3615场,观众286万人次,收入1698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