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694&run=13

一、剧种
清咸丰七年(1857年)前,梆子、皮簧(京剧)、茂肘鼓(茂腔)、溜腔(柳腔)
等剧种相继传入,但倍受群众喜爱而久演不衰的剧种当推柳腔。柳腔传入崂山地区约
百年以上,最初是唱“周棍”,民间俗称“罢儿罢儿罢儿大相公”,而艺人们则称之
为“本肘鼓”或“茂肘鼓”,因演唱时把小鼓悬于肘上,边敲边唱而得名。解放后,
定名为茂腔。
柳腔、茂腔同出一源,除戏曲音乐、唱腔有区别外,在剧目和表演程式上有许多
相同之处。它们均由民间说唱的“肘鼓子”演变发展而形成,与山东柳琴戏、灯腔及
苏北淮海小戏也有一定亲缘关系。柳腔曲调有花调、悲调(亦称悲宫)及快、慢、垛、
数、散、摇、哭头、二六、流水、南锣、娃娃腔等多种板式。其中花调和悲调是柳腔
的基本唱腔,其甩腔尾声向上翻的“勾勾腔”是柳腔的典型声腔,表现出其特有的韵
味。起初,柳腔伴奏很简单,仅有小鼓、手锣、呱哒板,后吸收其他剧种之长,编写、
移植了固定剧本, 改1人扮数角为固定角色,唱腔有了固定板式。伴奏乐器除有民族
打击乐外,还因受莱阳四弦小调的影响,采用了四弦胡琴(俗称四弦)伴奏,增强了
柳腔的地方特色,成为柳腔戏曲的主弦乐器。初试用四弦伴奏时,操琴、演唱时有脱
节、走调,很不协调。艺人们只好弦随腔走,腔顺弦溜,故崂山人称其为“溜腔”。
后,艺人觉得“溜”字欠雅,且有自我贬低之嫌,遂借同音字“柳”,定名“柳腔”。
因其内容通俗易懂,戏文又多乡土语汇,唱腔委婉动听,表演粗犷朴实,故在崂山沿
海及山区颇为流行,男女老少无不喜爱,有“小人一落地,哭声活象柳腔戏”之说。
崂山县西部地区是柳腔的发祥地,柳腔戏班初创于此,并迅速传播、发展,授戏
及公开演出盛极一时, 全才名伶辈出,传人遍及各地。据统计,柳腔有传统剧目120
余出,拥有大批观众,妇女观众更是为之倾倒。至今,该地区老、中年妇女凡哀伤时,
有的仍用柳腔的“悲调”倾诉原委,可见流传之深广。
二、民间戏班
西大洋京剧子弟戏班:阴岛(今红岛)西大洋村人赵京义自幼酷爱京剧并有一定
造诣,于咸丰七年(1857年)发起成立京剧戏班。共有男演员12人,全为赵姓。该班
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置有戏箱及蟒、靠、盔头、刀枪旗把等。建班后共演出
《四进士》、《铡美案》、《刘备招亲》、《司马懿》等京剧13出。
1951年崂山县成立西大洋业余京剧团,演员12人。建团至今,曾演出《打龙袍》、
《甘露寺》、《打渔杀家》、《智取威虎山》等10余出。
山角京剧戏班:光绪十一年(1885年),该村刘氏兄弟创办山角京剧戏班。起初
唱梆子腔, 后改唱皮簧。聘教戏师傅名常好,演员7人:文武老生刘元允、青衣花旦
孔二成、铜锤花脸刘作万、文武小生刘元连、文丑刘元斋、文武场刘作大、刘元斋等。
建班后曾演出《杀庙》、《王宝钏》、《骂殿》、《三皇姑出嫁》等10余出。民国15
年(1926年)改用“撮头子”(木偶)演出京剧,为崂山地区第一个民间木偶剧团。
演员由台前转为幕后,边操纵边为人物配唱。他们制作的木偶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加之操作娴熟及京剧配唱好,深受周围村民的欢迎。直至民国27年(1938年),因日
寇侵华,禁止农村聚众演戏而告停。
解放前,该班仍经常为村民唱“板凳戏”(不化妆京剧清唱)。1951年成立业余
京剧团, 演出《失空斩》、《鱼藏剑》、《战长沙》等京剧9出。此间,还排演了现
代京剧和歌剧《红灯记》、《芦荡火种》、《三世仇》、《刘四姐》、《杨立贝》等
多出。1964年改为业余柳腔剧团。
姜哥庄渔民柳子戏班:同治四年(1865年),沙子口姜哥庄渔民王大帮、王京顺
等发起成立渔民梆子戏班。当时,沿海渔民多信奉龙王和天后(传为宋莆田林愿第六
女,卒后曾屡显应于海上,元至元中封为天后,为护海之神),渔民凡出海或归来,
均有祭海拜庙之举,以祈福禳灾。在诸多祭祀仪式中,唯唱戏为最隆重虔诚,故成立
此戏班。 戏班规模不大,有演员6人,唱作兼备,功力颇佳,加之梆子腔高亢激越、
声腔雄健,深得渔民喜爱。渔闲时常应邀去周围渔村演出,在崂山地区东部很有名气。
演出剧目有《双凤皋》、《二进宫》、《朱砂记》、《三仁义》等。
海东屯柳腔戏班:民国2年(1913年),海东屯柳腔戏班在今上马镇海东屯成立,
初唱“周棍”(茂肘鼓),演员有早已出山的全才茂肘鼓艺人苟希孔、李炳福等。民
国4年(1915年),胶南县王台柳腔艺人薛二来此搭班传授柳腔,从此戏班改唱柳腔。
一时各地民间艺人慕名前来,其中有李岩林(原青岛茂腔剧团著名演员李玉香之父)
携眷搭班。时李玉香、李兰香年仅十二三岁,始在该班受业,张福山(原青岛柳腔剧
团著名演员张秀云之父)及蓝村镇肖家泊子著名红衫演员庄吉奥等先后来此搭班,海
东屯柳腔戏班盛极一时,曾有“南柳北柳各有千秋,南武北文各有传人”之誉。“南
柳”、“南武”系指海东屯柳腔戏班,该班演员以唱、念、作、打均有独到之处而驰
名。“北柳”、“北文”系指南泉镇挪城村著名柳腔艺人刘世贞(已故柳腔名伶号称
“戏母子”刘森之父)等以唱文戏见长。
海东屯戏班自民国3年(1914年) 始,登门拜师和延聘授戏者不乏其人。此间,
李炳福、李守大、余孟等在东大洋、殷家、王家庄、山角、大涧、棘洪滩、南万、城
阳等村授徒传艺,其传人遍及崂山各地。当时所传授和演出多为“四大京”、“八大
记”等传统剧目及其折子戏。1950年成立业余柳腔剧团,除演出部分保留剧目外,并
自编、改编、移植现代戏。至今柳腔传人至第七代,上下45人,是崂山地区历史长、
水平高、活动好、传人多的民间业余柳腔剧团。
棘洪滩柳腔戏班: 民国4年(1915年)由村人刘作(绰号瞎刘茂)发起组班,由
19岁学艺22岁出山的王敦振(现年79岁)、刘吉福(现年80岁)和李炳福之高徒余盂
·(艺名小忌讳) 任柳腔师傅,演员7人。此间,该班经常去海东屯请教李炳福,演
出剧目多为“四京”、“八记”中的折子戏。50年代初成立业余柳腔剧团,有男女演
员26人。柳腔传人至第六代,上下41人。
大涧柳腔戏班:民国11年(1922年)由李炳福得意弟子刘同先发起并挑班。初唱
“茂肘鼓”,民国13年(1924年)改唱柳腔。
三、崂山县吕剧团
1959年初建崂山郊区吕剧团。1961年秋解散。1971年10月建崂山县毛泽东思想宣
传队,不久更名崂山县文工团,系县综合性专业文艺团体。1974年始转为演出地方戏
的吕剧团, 有演、职员50人,其中演员22人(男14人、女8人)。演员中有中专文化
程度2人、高中10人、初中3人、小学6人。全团平均年龄31岁。设编导、演员、乐队、
舞美、后勤等组。
宣传队初建时,演员多从县各单位业余文艺骨干中优选,但均未经专业训练,文
艺素质参差不齐,故只能排演小型节目免费演出。后从其他专业剧团调入从艺年限长,
舞台实践丰富的编、导、演人员充实了阵容,表演水平日渐改观。
1972年8月开排第一个大型剧目为现代京剧《红灯记》 ,赴县重点水利工程书院
水库作首场慰问演出。1973年实行露天包场和剧场售票方式,在全县正式业务演出,
业务经营指标为:年演出210场次,收入21000元。
1971~1985年共上演剧目64个, 其中有创作1个、传统剧目39个、移植19个、改
编5个,共演出2254场次、观众3297800人次。1986~1987年共上演剧目39个,其中有
改编3个、移植4个、成品32个,共演出266场次、观众351000人次。
在排演的全部剧目中,以《春草闯堂》、《六月雪》上座最佳。1979年这两出戏
演出超百场,而每复演时亦都分占年总场次的25%以上。
崂山县剧团还按约赴市内各剧场及即墨、莱西、平度等县巡回交流演出。1975年
参加青岛市戏剧会演, 演出吕剧《海花》,获演出纪念奖。1978~1985年3次参加青
岛市专业剧团基本功竞赛,获一、二、三等奖17人次、集体优秀奖1次,另有2人获省
级竞赛三等奖。1986年获省吕剧青年演员大奖赛3等奖1人,获市专业文艺团体乐队演
奏大奖赛二、 三等奖各2人。1987年参加中央、省、市电台举办的吕剧演唱大奖赛,
获决赛荣誉奖1人。1986~1987年,由省电视台录制《林娘》(选场)、《飞犬奇案》、
《双玉蝉》等剧目,并于同年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