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693&run=13

崂山地区的民间舞蹈,主要是群众在春节期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并以这种形式
拜庙祭祖, 有较深的群众基础。长期流传并保留下来的崂山民间舞蹈,大体可分为6
大类19种。
一、祭祀性舞蹈
解放前,在崂山曾流行着一种叫巫年的祭祀性的舞蹈,俗称“跳大神”,是一种
宣扬迷信、愚弄群众的巫术。跳大神有男有女,有单人跳和三人跳。巫者以“治病”
为幌子,招摇过市,装神弄鬼,骗钱害人。解放后,已予以打击和取缔。
二、秧歌类
据传,民国13年(1924年),现中韩镇大麦岛村就以蓝以伦等人办起了“地秧歌”,
一共有16个角色。角色大多取材于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如黄天霸、杨香武、美猴王、
白蛇、货郎、县官等。角色均按戏剧扮象。解放后的崂山秧歌突破旧的传统形式,有
了新的发展,歌舞并举,生动活泼,平稳大方,风趣幽默。
三、高跷类
高跷传来崂山已有上百年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现北宅乡沟崖村高跷
第一代传人臧兆勤、臧显文发起组织了崂山第一支高跷队。初兴时,跷腿高度一般不
超过25厘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沟崖村几个在河南许昌做木工的人,介绍了
许昌高跷的一些见闻,内容有所开阔,跷腿高度也上升到60~80厘米。70年代,这支
高跷队已是第三代传人。1987年,全县13处乡镇共有高跷队48个,拥有男女队员1440
人。
四、道具舞类
手拿或身披道具而舞, 是崂山民间舞蹈的一个特点。现有的道具舞类有:1.硬
架子道具舞:“跑驴”、“跑旱船”(兼有水族)、“太平车”、“人力车”、“大
头娃娃”,全县有12个村镇和1处学校有硬架子道具舞活动。2.软架子道具舞:“狮
子舞”、“龙灯舞”。这两种道具舞类,在道具制作上,技术复杂,造价昂贵,且表
演技巧难度大,故不易普及。全县只有沙子口镇沙子口村于1983年春节开始有狮子舞。
历史上就有龙灯舞的全县有2处: 1.北宅乡五龙村的龙灯舞, 始于同治九年
(1870年) ,龙身9节,全长11米,龙身为深灰色。每到春节去即墨城表演,他们的
“串龙”、“大、小五花”、“滚龙”,方圆百里,都有名气。五龙村舞龙有两忌,
一是不准在本村南山五龙洞周围舞龙,二是外村龙灯不能进入五龙村,此俗沿袭至今。
2.中韩镇孙家下庄于化成等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办起同乐会,聘田家村老
师传授龙灯舞, 制作长20米龙灯1具,以后又把龙身延长至40米,晚间龙身内点燃蜡
烛,光彩夺目,显赫壮观。
五、杂耍类舞蹈
杂耍类舞蹈有流行在沙子口镇姜哥庄的“灯官”、“撬官”、“抬阁”,河套乡
山角村、大涧村的“打花棍”,北宅乡沟崖村的“猪八戒背媳妇”、“锯大缸”以及
中韩镇中韩村的“太平车”、石老人村的“拉人力车”等。
六、地摊文武戏类
地摊文武戏类是崂山地区一种独特的办耍形式。今中韩镇大麦岛村初创“香火会”
时,即要求全体演员“绑上腿子能跑高跷,卸下腿子能唱戏”。他们以唱《春秋配》、
《打渔杀家》、《小放牛》等文戏见长。沙子口镇段家埠村则以擅演《铁公鸡》等武
戏著称。他们既能表演高跷,又能就地演唱,而且演员们的念、唱、做、打颇见功力。
解放后,上述剧目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失传,此种表演形式被逐步揉入新的内容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