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音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691&run=13

旧志载:清初,乐器即有编钟、编磬、编鼓、鼗鼓、柷、搏拊、、琴、瑟、笙、
管、篪、筹、埙等凡十数种。乾隆七年(1742年),清政府颁行《昭平》、《宣平》、
《秩平》、《叙平》、《懿平》等祭祀性乐、舞章,用于“迎神”、“初献”、“亚
献” 、“终献”、“彻馔”、“送神”等祭祀礼仪中。全部乐章有颂词192字,并采
用民族七声音阶记谱。祭祀时,乐舞生各48名,并有执麾领乐、执节领舞生各1名。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后,崂山地区始有道士乐队和村镇民间乐队。当时,演
奏多以《离恨天》 、《赏春》、《山丹花》3支曲牌为主。《离恨天》系崂山外山派
道士“应风音乐”的主要曲牌,多用于宗教仪式中,乐曲采用民族七声音阶,羽调与
角调两种音阶交替出现,旋律委婉感人,每一乐句均有大甩腔,以应借念经唱和兼练
气功的需要。当时,内山派各道观虽不把《离恨天》等列为应风道场音乐节目,但却
吸收其精华部分作为古琴演奏的曲牌。
道教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推动了崂山地区民间器乐的蓬勃发展。民国年间,演礼、
书院、吴贾村(今均属惜福镇)、鼓家台(今属夏庄镇)等香会和民间老艺人多师承
崂山道乐,演奏的曲目为明代郭勋的《赏春》、张禄的《山丹花》及传统曲牌《泰山
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许多曲目流传至今。
鼓家台村民间乐队的民乐演奏闻名省、市,1987年该村的民乐合奏《山丹花》获山东
省广播电视局优秀奖。
清末至民国时期,崂山地区流行唢呐及笙、管、笛、箫、四弦、古琴等。20年代,
风琴、铜号、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逐渐传入。解放以来,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地丰富与
提高,现除有各种中、西乐器外,电吉他、电子琴已开始流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崂山县的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85年10月,城阳镇
西城汇村成立起崂山县第一支农民管弦队。这支历来被视为西洋文明的乐队现有队员
45人, 其中弦乐组11人(小提琴10人、大提琴1人)、管乐组19人(小号6支、圆号2
支、 中音号2支、长号3支、撒克管2支、长笛1支、短笛1支、黑管2支)、打击乐组4
人(定音鼓、 军鼓、小鼓、大钹各1件),另有雅马哈电子琴1架、手风琴2架。演奏
员均为不脱产农民,经业余训练和自学,演奏水平提高很快。1987年乐队演奏的《我
爱家乡西城汇》 获青岛市政府演出优秀奖。1986年8月,联合国科教文组亚太地区办
公室主任亚克江萨博士会同中国18个省市文化教育厅、局长及部分市县领导到该村视
察参观,管弦乐队为来宾表演后,受到亚克江萨及全体来访者热情称赞和表扬。
崂山县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52年。 1963年,崂山县文化馆配备专职音乐干部1人
(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全县有曲作者90人、歌手32人(男12人、女20
人) 、乐手百余人。1952~1987年,共创作歌曲605首,其中省、市报刊发表52首,
中央及省、 市电台、 电视台采用50首,获省、市创作奖24首。歌曲《绣手巾》获省
1957年歌曲创作奖。《如今人人爱唱歌》1960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后由上海
灌成唱片。 器乐曲11首、舞曲6部、歌剧曲谱8部(内获市创作奖1部)。另外还收集
整理了崂山民歌《十二月翻花》、《三月寒食放风筝》等15首,收集民间器乐曲25首,
挖掘整理道教经歌《崂山吊挂》、《十方韵吊挂》、《满江红》等。1987年声乐作品
有女声演唱《王大妈心中乐开了花》、女声独唱《流歌的小河》、童声合唱《小天使》
及器乐曲《我爱家乡西城汇》分别获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政府、青岛市计划生育委
员会的创作奖和演出奖。
1964~1987年, 崂山县参加青岛市音乐会演33次,获奖35人次,其中获一等奖1
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其余皆获优秀演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