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旧时驻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573&run=13

崂山古属墨邑,地处荒僻,非兵家豪强所必争之地,故少见兵革。明之前,武备
久弛,海防、城防无养,故兵事不见载。自明始,倭寇不断入侵,始设置卫、所,以
固海防。明洪武初年设浮山守御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防倭夷入侵,
加强海防,立莱州府3卫、8所、7巡检、16寨、147墩堡,设指挥使、千户、百户,继
设海右道副使,以提调之。时,崂山武备隶属鳌山卫。鳌山卫辖雄崖、浮山(现青岛
市南区, 名依旧)两所。浮山正、副千户各1员,统兵丁1112名;百户1员,统兵112
名。 所辖张家寨城(现红岛乡) ,土筑,周2里,高2丈6尺,宽1丈)、于家庄寨城
(现李村镇郑庄)、肖旺寨城(现王哥庄镇晓望)、金家岭寨城等4寨及烟墩18军屯9
处。当年,在今县境设置墩堡的有小崂山、横担(现北宅乡鸿园)、劈石口、石老人、
肖旺、麦岛、错皮岛(现错埠岭)、双山、桃林、仲村、城阳、女姑口等16处。明永
乐二年(1404年),在崂山金家岭(现中韩镇金家岭村)置即墨营,筑城寨1座,周2
里, 高2.6丈,阔盈丈,设把总2员、兵丁千余,分左、右两营,一驻本营,一分汛
女姑口。明宣德八年(1433年)即墨营移驻即墨县北10里处。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倭寇屡犯崂山,沿海百姓苦不堪言。时,即墨营改设守备、中军各1员,哨官4
员,分左右两营,兵丁919名,一驻即墨,一分汛女姑口。明末废。
清顺治年间,位于崂山南端的登窖口(现沙子口镇登瀛),本系捕鱼口湾,非戍
守要地,因人烟辐辏,倭船昔曾犯抢,故设兵防之,是为“迂汛”,用望哨。女姑口、
浮山所皆汛防重地, 是为“散汛”。董家湾(现沙子口镇登瀛湾)距登瀛5公里,可
容船偶泊,为防敌混入,亦设“散汛”。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总督张锡元调胶
州陆左营移驻即墨城, 设参将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2员,分防7汛。时,崂
山境内有3汛, 董家湾、女姑口(道通岛屿,船可泊靠避风)均为“散汛”,登窑口
为“迂汛”,设了望哨。
自明初设防倭卫、所、寨、墩以来,既设官兵,又制有数百料大船,分8橹哨船、
风尖快船、高把哨船、十桨飞船凡五等。明卫、所军士全为世袭,大部分屯田,小部
分驻防。军饷大部由屯田收入中支给。清继为军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浮
山所千总,改设巡检防守,章大用(浙江人)首任巡检视事。
1922年11月,中国北洋政府派武装警察1000余人,由坊子开到青岛,接受防务。
警察分驻市区和李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