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497&run=13

道教在崂山源远流长。考其来龙去脉,自道教形成之前若干年即已见其端倪。据
史料记载, 吴王夫差到崂山,遇神人,授以《灵宝度人经》,这是约在公元前500年
左右的事,这只是道教中的一个传说,不知是否应该就是崂山与道教结缘之始。而早
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方士、巫术类似道家的学说是历史事实。秦始皇打发徐福入海求
“长生不死” 之药,从崂山登船去瀛洲;张廉夫在公元前140多年就在崂山建茅庵修
行(以上两说尚需存疑)。这都说明,在道教创立之前,就有方士、巫师之类的人物
在崂山活动或修行过。即使如此,这从哲学概念来说,只能称为道家,亦绝非道教。
中国道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 , 张道陵作道书24篇, 把著
《道德经》 的李耳尊奉为最高天神“太清太上老君” ,从此方有了所谓最高仙境为
“太清圣境” 的说法。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相传张廉夫在太清宫建
茅庵到东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的280多年间,崂山的方士、巫术之道是如何
发展的,不得而知。后经两晋、南北朝时期,葛洪、寇谦之等发展完善道教,直到唐
昭宗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 ,又是760多年,崂山道教的发展也是无可稽考。
就是说,从相传张廉夫于公元前140年在太清宫建茅庵直到公元907年这一千零几十年
间,崂山道教的发展无史料可证。
到唐初高祖李渊和老子攀上了本家,在全国推崇道教,到处大建老君堂,道教大
振。唐昭宗天祐年间,为一进士出身的道教长老李玄哲,道号守仲子,因也姓李,属
唐代统治者的嫡系,在道教中自然颇有威望,大施权势,把太清宫的茅庵改建为三皇
殿,建了老君堂,并把太清宫后山的一个最高山峰命名“老君峰”,使太清宫具备了
相当规模。此后相隔只有50多年,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宋太祖建隆元年
(公元960年),“五代时自蜀而来,遁迹兹山”太清宫的长老刘若拙奉诏进京谈玄,
被宋太祖敕封“华盖真人”,并叫他回山扩建宫殿,于是他大兴土木,建了太平兴国
院(即太平宫)、上清宫,在太清宫重修了三皇殿,把老君堂改建为三清殿,新建了
三官殿。这时,太清宫的宫殿和道舍都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而且这一规模一直延续
至今。随着太清宫与太平兴国院的建设,崂山道教的声望空前提高,“四方之士闻讯
求道者蜂拥而至”。崂山也从此成为道教胜地。
以华盖真人刘若拙为祖师的华盖派道教独栖崂山300年, 发展平平,直至金元间
被王重阳为祖师的全真派所篡,方开新的生面。王重阳所创之全真派主张儒、释、道
三教归一,有别于刘若拙所尊之南宗正一派,其主要弟子为邱处机、谭处瑞、刘处玄、
王处一、郝大通、马钰、孙不二,称为北宗七真人,都在崂山涉足过。七真人中的邱
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都受过金世宗的诏见。尤其邱处机后来受元太祖诏见,并封之
为“国师”、“长寿演道主教真人”、“掌管全国道教”,从此崂山道教进入鼎盛时
期。七真人在崂山各创宗派,争建庵观,相继创建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因而有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崂山为道教全真第二丛林”之说。
据史料记载,北七真当时所创道教宗派为:邱处机创龙门派(龙门派传世之后代
又分出金山派与鹤山派两派,金山派始祖为孙玄清,鹤山派始祖为徐复阳),郝大通
创华山派,刘处玄创随山派,谭处瑞创南无派,王处一创仑山派,马丹阳创遇仙派,
女道士孙不二创清静派。此外还有寿阳庵的纯阳派、天门后的金辉派(齐本守创),
均属崂山流传过的道教流派。这些道教流派,始自“七真”,迄于解放之前,几乎不
许其他流派染指。
纵观崂山之道教,始于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的方士、巫术,兴起于唐、宋,鼎
盛于元、明,至清不衰。在崂山道教发展与兴衰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李哲玄、刘若
拙、邱处机、刘长生、李志明、徐复阳、张三丰、孙玄清、齐本守等著名道人受过皇
帝敕封,其中唐代1人、宋代1人、元代4人、明代3人,从中也可看出崂山道教兴衰的
规律以及与汉代最高统治者的意向之关系。
清末民初,战乱蜂起,道教也日趋衰微。解放前夕,崂山仍成规模之道观只有20
处左右,道士200余人。这些庵观主要为太清宫、上清宫、玉清宫、聚仙宫、华楼宫、
神清宫、通真宫、大崂观、太和观、明道观、凝真观、百福庵、卧云庵、蔚竹庵、修
真庵、明霞洞、白云洞、太平宫、关帝庙等。解放后年富力强之道众,俱令返俗另务
他业,年老者由政府集中于太清宫、白云洞、华严寺等处予以赡养,听其所终。庙舍
寺院有的改作学校,山区内多为崂山林场所用。自1978年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开放了
太清宫, 重塑了泥胎神象,招收了道士。几年来,先后报名入宫修道者160余人。经
淘汰遴选, 现有道士34人(其中女性2人),年龄最大者85岁1人,70岁以上者3人,
余皆中青年,最小者18岁,修道内容仍为《道德经》、《清静经》等,兼有气功武术、
医学、道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