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统计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466&run=13

1952年,崂山县统计科、农林科对境内的人口、土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
畜牧业、林业、手工业、商业、水产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同时按土地证和有关资
料对1936年的上述内容进行了调查。通过这次调查统计,弄清了崂山区域内的国民经
济和社会现状,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建了基础资料。
1954年开始建立了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及社会商品零售额等定期报表制度。
1955年,开展了对私营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普查工作,为对私营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提供资料。对农业合作化的发展、社会购买力等,进行了专题调查统计,
并整理了崂山1949~1954年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装订成册,从此开始对每年的统计
资料汇总成册。
1956年建立了统计报表层层上报制度。其中,半年报表有人口、土地、工业、劳
动工资、农业、水利、水产、畜牧、社会商品零售额、金融、储蓄等;季节性报表有
春、夏、秋播种面积、夏粮、秋粮、全年粮食产量等;年度报表除对上述季度、半年
报表内容综合统计外,对全县农、工、商、基建、财政收支等全面统计综合,共计30
余种报表200多个指标。在坚持制度性统计的同时还对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45户农民
进行家庭收支情况,分月、季、年加以定员调查,制表上报。
1958年增加了工业旬、月、季报表、农业钢铁生产进度日报表。1959年农业生产
进度由日报改为每周1报。 1963年根据国务院公布的《统计工作条例》,增加了基本
建设的季、半年、年报表和农业机械化年报表。1970年除原有的农、工、商等18种报
表外,增加了物资流通的统计。
1980年,崂山县统计部门将建国以来(1949~1980年)崂山的历史统计资料着手
整理。 1982年整理完毕,铅印成册。在县境内6个乡镇对60户农民家庭进行收支情况
调查,此项目调查1984年扩大到全县13处乡镇13个点的130户农家。
1984年按照国家、省统计局的要求,县统计局在境内进行了农村住户的经济收支
情况的抽样调查和上报工作。
1986年,县统计局将崂山县的主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及兄弟县、区
的主要统计指标编印成袖珍式《崂山统计》,便于随身携带使用。
1987年1月,县统计局按照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分上、中、下3种类型,选出有代
表性的农村住户780家, 配备辅助调查员78人,对被查户的现金、实物收支情况,采
取常年逐笔记帐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有7大部分15套报表850个指标,分月、季、半
年、年报调查上报,还完成了工业、农业、商业、劳动工资、基本建设、物资供应等
报表267套9745个指标的统计任务, 为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首次计算
了崂山县1980、1986、198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1986、1987年崂山县社会
总产值两套报表。还将全县的工业、农业、商业、外贸、基建、财政收支、金融储蓄、
劳动工资等统计资料编印成《统计信息》,将青岛市属各县、区的主要统计指标编印
成《统计内参》,适应了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