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供水、排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428&run=13

据《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建设纪要》(1934年版)载:“李村为四通之区,
户口繁荣,商业已粗具规模,自来水、电灯路线早已装置。”但自来水用户仅限“官
署” ,城区村民仍用井水。1963年,城区非农业人口达11361人,加农业人口及流动
人口则2万余人。 时水井仅有35眼,用水日趋紧张,乃于1964年投资223.4万元,由
青岛市小白干路与原李沧路交汇处至北山,铺设直径100~300毫米管道9737米,日均
供水2000吨, 夏季用水高峰时日均供水3000吨。1982年,又投资394万元,于12月建
成崂山第一自来水厂(位于李村镇庄子村南山),沿李村河,经滨河路、京口路,铺
设直径400毫米管道5公里,引水至城区东山居民区东北角之调剂池。城区各用户间又
铺干管道10.5公里、支管道16.5公里,日均供水5000吨。1985年,在京口路崂山拖
拉机厂旁设加水泵房1处,与青岛市区调剂供水。1986~1987年,增设直径50~200毫
米管道35761米,1987年供水量251.2万吨,含工业用水151.5万吨,生活用水99.7
万吨,用水人口已达5.4万余人。
崂山第一自来水厂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有专用公路2公里、桥梁1座及位于自
来水厂附近的地下水井9眼、提水泵9台,还有原水池、水力循环澄清池、加药室、消
毒加氯室、 无阀虹吸快滤池、配电室等。1987年增设净水器1台,可日净水1000立方
米。
水源为流清河水库,位于沙子口镇流清河村北1公里处,每年可用水300万立方米,
设有明渠3.2公里及600毫米、400毫米地下管道25公里,送水至水厂。
城区雨水,分别经排水渠流入李村河和大村庄河:
民国23年(1934年) , 李村河南街东西马路、李村河北街南北马路和李村医院
(今李村镇卫生院)前东西马路,设有明渠排水沟,雨水排入李村河,因无人管理,
雨后道路泥泞。1961年,首建自枣园路南段起,经古镇路至滨河路,排入李村河的明
渠石砌排水沟。1965年改建为暗渠。到1985年,在新建、改建、扩建的36条城区道路
两侧,均筑有简易或石砌的排水沟,总长60公里,其中主要干道暗渠排水沟15公里。
1986~1987年,扩建排水沟7条,长4230米(含干道暗渠排水沟620米)。
城区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亦排入李村河、大村庄河。
1953年建北山住宅区、1962年建少山路住宅区及1978年建西山、东山住宅区时,
均同时建有厕所及化粪池,粪和污水由农民运出肥田。1962年首建自桃园路南口起,
经京口路、 古镇路至李村河的石砌暗渠。 1983年起有计划地构筑地下排污管道。到
1985年, 已建成直径200~500毫米的污水管道6.7公里,其中主干管道有4条:一是
自南崂路起,经夏庄路、京口路,入古镇路,长800米,直径400毫米;二是自桃园路
南口起,经京口路、峰山路至李村河,长1320米,直径400毫米;三是自西山二路起,
至李村河,长1140米,直径500毫米;四是河南干管(九水路中段),长200米,直径
400毫米。 1986~1987年新建污水管道2公里,直径300~500毫米,服务面积2.21平
方公里。1987年日均排污量5200吨,其中工业日均排污量2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