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用品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382&run=13

一、供销社
1950年,供销社经营的品种主要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有棉布、棉花、鞋、
帽、针织品、文具纸张、小百货、食油、盐、火柴、煤、煤油、糖、豆饼、中小农具、
水车、土产品、陶瓷器、海产品等千余种。售货员在门市销货,也带商品走街串巷为
群众送货上门。收购的品种有蔬菜、中药材、废钢铁、有色金属、果品、杂骨、破布、
废橡胶等,还收购毛猪宰杀卖肉。粮食统购统销后,并经营粮食购销业务。
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各类行业的个体户纳入了供销合作系统,
使供销社的资金增多,再加上贷款,供销社的业务活动量迅速扩展,经营品种大增,
小从火柴、食盐、酱油、小百货,大到缝纫机、自行车等中档商品,都进行经营。
1958年后,因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生严重
困难。在流通领域,商品奇缺,市场萧条。崂山境内有些商品必须凭证供应,有些商
品实行了高价格以稳定市场,如高价点心、高价糖、高价自行车等。
1962~1965年对县内农村实行了奖售、议购议销、换购、凭证供应、开放自由市
场等经营措施,商品零售额逐年上升。但此期间,在购销业务中出现盲目进货,造成
低劣商品严重积压, 县供销系统1963年通过清查,共处理低劣商品额83.3万元,损
失38.3万元。该年末滞销商品库存还有94.9万元。
“文化大革命”中,崂山县供销社所属商业深受破坏和干扰,“规章制度无用论”、
“唯生产力论”的歪风盛行,造成贪污、盗窃、挪用公款、短款、商品积压、脱销、
残次、霉变等问题,责任不明,家底不清,差错无人负责,仅1969、1970两年就丢失
氨水5.37吨、酱油1吨、食盐1吨、火油1桶、酒2大桶、汽油1890斤、柴油620斤、火
柴两箱、风箱20个、棉布5匹、碱面5包。
1976年起,商品销售强调做好5项工作:(1)服务态度,做到不和顾客吵架,不
训斥顾客,不怕麻烦让顾客挑选商品,让顾客了解商品性能,可以退换的商品要让顾
客退换, 主动为顾客送方便,主动接待顾客,主动为顾客当参谋;(2)商品摆布,
做到商品要齐,花色品种要摆齐,商品陈列要整齐,勤上货,勤整理货柜,货架保持
丰满; (3)严格执行各项供应政策,做到不走后门,不留后手,不开小仓库,定量
商品要兑现,商品数量要给足,商品价格要准确,使群众满意、各级领导满意;(4)
服务方式,做到营业时间要延长,服务项目、服务摊点要增多,供应方法要灵活,手
续制度要简便, 尽最大努力使群众处处感到方便;(5)店容店貌,做到精神面貌朝
气蓬勃,宣传生动活泼,橱窗陈列美观大方,货场卫生整齐清洁,商店门面焕然一新。
1978年,供销社系统有60多个店坚持常年开设夜间服务窗,有百多个门市部在清
资、学习、中午时不关门,有80%的门市部能走出店门送货到队(村)、工地。
1980年,县内有些商品供应不足,供销系统在计划外从外地购进电视机、缝纫机、
自行车、针棉织品、土产杂品、副食品等商品,总值500多万元,活跃了农村市场。
1981年, 各基层社广开进货门路,从计划外购进商品385种,值1809万元,其中
缝纫机432台、 肥皂4897箱、 香烟379747条、自行车165辆、化纤布836600米、挂钟
535座、各种酒743吨。
1984年,县内10类商品销售结构变化:(1)粮食油料类增长8.9%;(2)五交
化类增长34.7%(电视机、 录音机、电风扇、摩托车、自行车、中高档商品销售量
大增);(3)日用杂品类增长28.1%;(4)副食品类增长18.8%,酒类增长39.
8%;(5)茶叶类增长16.6%;(6)日用百货类增长10.6%;(7)农业生产资料
增长1.8%; 8)水产品类下降39.1%;(9)针织品类下降10%;(10)干鲜果品
类下降1.7%。1987年供应群众生活用品的总值12660.8万元。
二、商业局
崂山商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群众在衣食住用上的所需物品都经营。进
货路线多是从青岛市百货、烟糖、纺织品、交电、棉麻等二级批发站购入。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境内社会购买力大增,商品经营购销两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转向中高档次。各单位在计划内货源不足的情况下,相应地增加了采购人员,开拓了
采购门路,从省内外购进电视机、录音机、自行车、针织、百货、毛毯、绸缎、沙发
布、毛线、服装、皮鞋、布鞋、针织布等商品1100余种,及时地投放市场。
1981年商业系统突出地抓了4个方面:(1)支持集体商业和个体商户的发展,从
货源上、技术上给予支持,百货商店设立的批发业务,尽力方便集体和个体商户进货;
(2) 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的主导作用和优势,搞活流通,坚持以当地为主、外地为辅
的原则, 充实采购力量,狠抓多渠道进货,购进适销对路商品;(3)搞好农副产品
的收购,主要是抓好生猪和鲜蛋的收购;(4)加强企业管理,认真推行经济责任制。
1982年,崂山县商业网点除商业局和供销社两家以外,又增加其他部门办商的网
点292个。 为开展好购销,业务,做到积极采购适销对路的商品投放市场,同青岛市
二、三级批发单位和部分生产厂联系货源,并努力从外地购进式样新、花色品种好、
竞争能力强、受消费者欢迎的轻纺产品和日用工业品。本年对吃、穿、用30种主要商
品的销售变化进行调查,从中看出:吃的10种商品,增加的是鲜蛋、卷烟、酒、茶叶、
糖果、纯碱6种,减少的是猪肉、食糖、糕点、蔬菜4种;穿的10种商品,增加的是棉
布、 化纤布2种,减少的是化棉混纺布、呢绒、毛巾、棉毛衫裤、床褥单、毛线、皮
鞋、 胶鞋8种;用的10种商品,增加的是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电灯泡、火柴、
肥皂、香皂、暖瓶8种,减少的是半导体收音机、手表2种。
1983年,从购销业务分析,百货商店、第二百货商店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副食
品公司面对全县16家副食品批发单位的竞争,注意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做好批发为
零售服务,派员到江苏、河南、贵州、四川、广东、江西等省选购各种酒1702吨,金
额376万元, 购进茶叶1096担,金额58万元,直接调拨栈桥白酒225380瓶、青岛葡萄
酒89800瓶。
1984年, 百货大楼为满足市场需要,到沪、宁、津、福州、苏州等地进货850个
品种,从省内平度、莱阳、烟台、掖县、荣成等市县购进上千个品种的商品,占该店
总购进的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