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缝纫皮革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240&run=13

明、清时期,境内人们衣着均为手工制作。1898~1921年由德、日传入西式衣装。
1922年后,域内民间便有中、西装之分,并出现个体私营成衣铺。1935年邵家村、松
树庄、李村、流亭、石沟等村镇出现缝纫机制帮的皮、单靴鞋制造行业。1936年,皮
革靴鞋制造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城阳、李村、华阴等均有制作店铺。1949年解放前夕,
域内共有家庭缝纫、制鞋业38家。1976年,全县新兴乡、镇、村办集体性质缝纫及皮
革制鞋厂16家, 男女服装、皮鞋、布鞋、棉鞋等均用机械操作,产值320万元。1980
年后随着开放搞活等经济政策的落实,缝纫皮革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家用缝纫机大
部改用电动缝纫、电力剪裁、整烫,基本实现生产电气化、操作模具化,生产效率较
手工制作提高70%以上。 全县共有企业32家,其中乡、镇办厂3家,村办厂29家,从
业1650人,产值850万元。
1985年, 缝纫皮革制作厂发展至80家, 其中乡、镇办厂6家,村办厂7家。从业
5395人,其中村办厂4433人。主产男女服装、男女皮鞋、凉鞋、拖鞋、布鞋、皮包、
皮手套,其中城阳鞋厂生产的男女拖鞋,王哥庄镇被服厂生产的服装,红岛乡刺绣厂
生产的枕套、床单都打入国际市场。丹山发展成针织服装制造专业村,产品销城乡各
地。
1985年,缝纫、皮革靴鞋制造产值1341万元,占全县乡镇工业总产值的3.3%。
1987年全县拥有厂家93个, 从业5325人,产值1937万元,占全县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
.1%,在产业结构中占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