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涝碱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2&rec=195&run=13

崂山县西部桃源河沿岸,自棘洪滩的赵家堰始,经上马镇到河套乡的山角村止,
长19公里, 约6万亩耕地因靠胶州湾受海潮影响,遇旱地冒白碱,遇水一片汪洋。民
国5年(1916年) 《桃源河碑》记:“每逢阴雨一片汪洋。田禾淹,庐舍圮,历年水
灾频仍……”解放后,政府采取各种治理措施,涝碱状况得以改善。
1951~1954年, 先后3次开挖疏浚桃源河、洪江河,加固修筑沿河堤坝,并建排
水涵洞44座,设闸33处。到1957年,两河畅通,两岸形成排水网。
1961年,小胡埠建条田试点。到1962年,共挖排水支、干渠14条,长25.9公里。
1976年扩大原有干渠, 使上口宽8~12米、底宽2~6米的支、干渠通联,渠间形成条
田, 遇涝可及时排水于渠中。是年在段家庄西南建排涝站1座,使自然排水和机械排
水结合,保护了粮田8000亩。
1956年, 王林庄于桃源河畔围埝,其中挖排水沟抬高地面300亩,到1964年达标
的为1300亩。1961年,在小胡埠田间开挖底宽0.4米、边坡1:1、深0.8米的条田沟,
沟土铺条田内,条间间隔15~20米、长100~200米,涝可排出渍碱层。1976~1979年
扩大洫沟, 又开挖4647条,总长473公里,治理涝洼碱地6万亩,粮食年均亩产500斤
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