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状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4&rec=186&run=13

【概况】 刁镇地处章丘市北部,总面积77.49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 6.5万
人口,是山东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和济南市重点开发小城镇。1994年,被国
家建设部确立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开始,全镇工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
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拓宽市场面,给
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镇工业形成了化工、轻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
建工建材、木制品加工等十大主导产业,主要工业产品达30余种,其中“圣泉”牌树
脂、“银鹰”牌炊具、泺华灯具、摩托车配件、宏达磨料等畅销国内外,成为全镇经
济的支柱产业。1995~2001年,连续7 年被章丘市委、市政府命名两个文明建设先进
单位。 1996~2001年,连续6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99~2001年, 镇党委连续3年被济南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0年,被山东
省政府确立为中心镇。先后荣获省星火科技示范乡镇、省村镇建设明星乡镇、省小康
乡镇、省文明镇等多项荣誉称号。2002年, 分别被山东省委、济南市委和章丘市委授
予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济南市政府授予优秀公
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是年, 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32亿元,各类税收5403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29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
【工业机构沿革】 1966年,刁镇工业开始起步。1968年3月,成立刁镇革命委员
会工业领导班子。 1974年,刁镇公社工业办公室成立,全面负责工业的管理。1984
年2月, 划区建乡,刁镇公社和辛寨公社合并为刁镇区,原公社工业办公室改为区、
乡工业办公室。是年,刁镇区工业办公室改建为第一工业公司,辛寨乡工业办公室改
建为第二工业公司。刁镇和辛寨两个工业公司合并为刁镇区工业公司,公司设办公室、
财务科、 供销科、生产科、政工科、技术信息科和村户企业科。1985年9月,刁镇撤
区设镇,原区工业公司改为刁镇工业公司,原供销科撤销。1992年11月,撤销镇工业
公司,改建刁镇经济委员会,同时挂牌刁镇乡镇企业办公室。是年,结合城镇规划,
加强改革力度, 成立刁镇工业开发区领导小组。1994年 11月,刁镇经济委员会改为
经济贸易委员会。旨在加强对粮食、交通、银行、供电、工商、税务、邮电等“双管”
单位的协调、监督、指导。
【管理体制改革】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为打破计划经济的
经营模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1984年,刁镇工业实行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体制。是
年,实行“厂长责任制”,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确认厂长(或书记)在经营管理中
的经营责任、产值和利润指标。1985年,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制”。一是根据企业
生产能力预测生产情况,定产值、定利润指标。二是利润包干。1986年,实行“厂长
(或经理) 目标责任制。1987年,实行“厂长(或经理)目标责任制” 和“经济责
任制”。1988年,对小企业实行“租赁承包制”。对中型企业实行“厂长(或经理)
经济责任制”。经营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的一致,实现多
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1993年,推
行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至1995年,有11家镇办工业企业进行了改制。1999 年,
新远公司和圣泉公司完成企业体制改革,企业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其他企业陆续
改革完毕,全镇工业改制迈出了关键一步,发生了“质”的改变。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 近年来,刁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结构
调整为主线,以四个创新为动力,以骨干膨胀、引进引办、外向型经济为重点,强化
措施,狠抓落实,推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连年荣获济南市和章丘
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外经外贸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骨干膨胀 刁镇始终坚持工业强镇方针不动摇, 通过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高了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全镇工业经济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着力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中抓了
机械加工、生物化工、轻工建材三大优势产业。通过抓投入、上项目,确保圣泉聚四
氢呋喃、糠醛扩产、三爱富氟材料、银鹰炊具开发、汇丰树脂砂扩产等重点项目建设
的顺利实施,完成投资1.2亿元,新增利税3500万元。全镇工业投入的85%都集中到优
势产业的拉长和优势产品的扩张上。全镇圣泉、银鹰、泺华、汇丰、新远五大骨干企
业全年可实现利税6000万元。二是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对机械铸造、建工建材、家具、
印刷等传统产业,精选一批好的企业和项目,加快嫁接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
品档次, 促进产业尽快升级。2002年,实施技改项目8项,投入资金1500万元,新增
利税400万元, 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充分利用和发挥刁镇现有项目的技术优势,把生物制药、精细化工作为全镇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攻方向,重点抓了圣泉聚四氢呋喃、糠醛扩产、海沃斯酚醛扩产、
三爱富氟材料、运盛生物制药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加快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尽快形成全镇的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年底, 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2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5.8亿元,销售收入14.2亿元,
利税2.32亿元,利润1.64亿元。
招商引资 刁镇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大力度,强化措施,
全镇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招商引资新格局。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实行
全员招商。把招商引资的任务目标落实到各部门和每个机关干部身上,实行“一岗双
责”,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配套措施,形成
了政府推动、部门带动、上下联动、全员互动的招商工作格局。目前,济南三爱富、
山东运盛等重点引办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济南万科已投入试产,山东胜邦绿野、百事
得制药等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着力创造完善的
基础设施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优良的法制环
境和健康的人文环境。为优化环境,出台28项优惠政策,在土地征用、税收返还等方
面给予外商适当倾斜。为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部门承诺制度。坚持
依法治镇与以德治镇相结合,努力营造亲商、护商、爱商的社会氛围,树立人人都是
投资环境的意识,努力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硬环境建
设的力度, 走园区招商的路子。2002年,刁镇化工工业园投资6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
建设,拓宽治理了区内两条框架路,进行了电力增容,配备了优良的通讯设施,为招
商引资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平台。三是创新招商手段,扩大引办实效。采取园区招商、
项目招商、会展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地缘招商等各种招商引资手段。通过这
些措施,刁镇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三多”,即大项目多、知名企业多、当年投资见
效的多,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2002年,全镇引进山东运盛、济南万科、山
东胜邦绿野、 百事得等项目10个, 总投资1.8亿元, 完成投资7000万元。其中投资
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
个体民营经济 个体民营经济是农村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也是刁镇的优势产
业。刁镇始终坚持把发展个体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来培植,作为重要的财
源来建设,通过抓政策、抓基础、抓市场、抓大户、抓素质,个体民营经济始终保持
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抓政策落实。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及刁镇关于促进民营经
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想方设法为民营业户解决用地、资金等难题,努力为他们排忧解
难、护航开路。二是抓设施建设。大力加强通讯、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通
程控电话1.1万门,电力增容10万千伏安,整修扩建8条骨干道路,拓展了个体民营经
济的发展空间。三是抓市场小区培育。建成建材、家具、篷布、炒货、装饰材料、蔬
菜批发、 球铁等七大专业批发市场和刘官、道口、旧军、曹庄、沈家、巩家等6个工
贸小区, 在道口办事处一带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民营经济实验区,进一步改善了流通
环境。四是抓大户培植。选择年纳税20万元以上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在政策、用地、
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促进规模膨胀、做大做强。2002年,全镇纳税100万元以
上的民营企业4家, 50万元以上的6家,20万元以上的 20家。五是抓素质提高。鼓励
引导民营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学院联合,扶持发展了天大化工、董家
化工、汇通帆布等一大批科技型民营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全镇私营企业的发展。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的转变。2002年底,全镇已建立有限责
任公司16家, 企业改制有了新的突破。全镇个体民营业户达6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
人,占全镇劳动力的52%,完成税收600万元。
外向型经济 刁镇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紧紧抓住入世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
扩大出口,改变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有效的利用外资,拓宽外经工作渠道,大力发展
对外合作,全面提升全镇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一是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出口。针对入世
以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全镇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培植发展出口优势产业,增
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实力,努力扩大出口总量。重点抓了圣泉树脂、泺华灯具、银鹰炊
具、 宏达磨料等产品的出口,全镇自营出口企业达4家,2002 年,完成出口创汇520
万美元。二是加大工作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出去”。积极研究各国相应的投资
优惠政策,加大组织、协调、服务力度,调动全镇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办
境外企业,大力拓展境外投资主体。重点加强对东南亚、欧美地区的投资,2002年,
在俄罗斯和越南新建海外企业2家。三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国际管理体制和WTO
规则,积极转变思维方式,转换管理手段,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和营造
亲商、招商的浓厚氛围。四是加强外经外贸人才建设。帮助外经外贸人员更新知识结
构,全面提高管理素质。
(李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