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592&run=13

服饰 章丘历来在外经商者多,衣着打扮比较讲究。清末、民国时期,富人穿
绫罗绸缎,一般人穿家织土布。衣服样式,宽长肥大,男、女上衣均带大襟。后男上
衣改为对襟,裤子均为直裆摺。春、秋季,男子穿单袍、马褂;一般人戴皂布帽垫儿,
商人多戴纱帽垫儿或缎帽垫儿,铁匠多戴毡帽。夏季,男子外出戴凉帽,农民戴草帽。
冬季,男、女都扎腿。普通男人,穿掩襟长棉袄、叉裤(臀部及腰以上无棉絮),戴礼
帽或缎帽垫;老人,戴套头帽、三大扇或毡帽头;中青年戴瓜皮帽;儿童,戴脑耷子。
官衙公务人员,穿长袍、戴礼帽;富人穿皮袄、长袍或外罩马褂;妇女,穿棉袄棉裤,
称为 "穿两截衣的"。中年妇女,以方围巾包头;老妇,戴脑大子。新中国成立初期,
穿土布者已不多见。 男子,多穿中山装,夏天穿衬衣、制服裤、短裤,冬天穿"列宁
服"小大衣、 棉制服裤;青年妇女,多穿花布对襟褂、便裤。中、老年妇女,仍穿大
襟袄、褂。衣料以平面布、斜纹布、卡其布为主,颜色多灰、蓝、黑色,以阴丹士林
为最流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影响,人们的衣着又趋向款式简单,色彩
单调。青少年男女,上身穿戴黄军衣帽,下穿蓝国防裤,解放鞋,风行一时。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服饰向多样化、高档次、外向型发展。青少年男子,爱蓄长发。
夏季穿花衬衫、 T恤衫、喇叭裤,戴太阳镜,着凉鞋、旅游鞋。冬天穿西装、呢子外
套,雪花呢大衣、牛仔裤,三结头皮鞋、火箭鞋、长筒皮靴。女青年,夏天多穿蝙蝠
衫、连衣裙、乔其纱、柔姿纱、巴黎纱等,绚丽多彩。冬季多穿裘皮大衣、高跟鞋。
衣料、款式年年更新。
饮食 清末、民国时期,平原、山区人民生活差距较大,贫富悬殊。平原,一
般农户以食玉米、小米、高梁、地瓜等粗粮为主;绣江两岸多食玉米窝头、煎饼;北
部农村和沿黄一带多食高梁、大豆糊饼;丘陵山区多食玉米谷糠饼子、煮地瓜。全县
早、晚餐普遍喝糊糊或稀饭、吃咸菜,午餐吃窝头、煎饼,有点菜蔬。富贵人家,则
食不厌精,常年食用细米、白面、鸡、鱼、肉、蛋。普通人家,半年糠菜半年粮。逢
年过节方能吃馒头、水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步提高。50至60年代,基本达
到吃粗吃饱。山区,以玉米、地瓜干、窝窝头为主食。平原地区,以玉米煎饼为主粮,
并能经常吃茄子、白菜、萝卜等粗菜。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来,随着工农业
生产的发展,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山区以玉米、小麦为主
食;平原地区,常年吃白面、大米。棉花、花生等油料作物的大量种植,使农民食油
成倍增加;多种经营的发展,使肉、蛋、菜等副食品空前丰富。群众食水饺、面条,
炖肉、炒鸡蛋已是家常便饭。大曲酒、啤酒、过滤嘴香烟已成为家庭待客之必备品。
老人喝麦乳精,妇女喝果酒,儿童喝果汁、可口可乐等饮料已比较流行。
婚丧筵席,一般分大席和行席两种。大席招待贵客,有鸡、鱼、肉、肘。客人入
座先上压桌碟 (盛烟、糖、瓜子、点心之类),然后上12个盘、4个大件。行席招待一
般客人,一般设8大盘、12盘、2至6个大件不等。
居住 清末、民国时期,住房多为四合院,格局一般为:东南门、西南圈,进
入大门就做饭(东屋为饭屋)。北屋是主房,一般3至5间,高于其他房。配房东、西各
2至3间。还有的前庭后院,由北至南,后有台屋,长辈居住。前房有过道,两侧为晚
辈居住。中上等人家,进大门有影壁,过影壁拐弯有二门子。房屋结构,富贵人家建
砖瓦房;一般人家多石基、土坯墙、麦秸盖顶。南部山区,多乱石墙,薄石板檐,黄
草盖顶;北部沿黄地区,多砖基、土坯墙、秫秸箔加黄泥盖顶的平屋。建房时,请风
水先生卜算吉日,忌房屋方向与太岁相对。"三煞"与"太岁"相对时,不建房。新中国
成立后,建房格局基本如前,但盖新房者渐多。特别是1978年以来,盖房讲究前出厦、
锁皮屋、水刷石前脸或瓷砖装饰、水泥地面、玻璃门窗。大门建筑形式多样,有的起
脊,有的平顶,别具一格。城镇居民单元楼增多。经济条件好的村,统一规划,建居
民新村,向阳房成排连片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