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573&run=13

麻疹 清末至解放初期, 境内麻疹连年流行。1951年,章丘县发病1.15万人,
死亡139人,死亡率高达1.2%以上。以寨子区为最严重,共发病7500人。市、县卫生
部门采取紧急措施, 组织卫生防疫人员普遍进行防治。 1954年,发病率开始下降。
1957年,疫情回升。县卫生科把防治麻疹蔓延流行作为防疫工作的中心任务,发动医
务人员登门抢救,推广紫草汤、三豆汤,指导护理。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减少。大沟
崖1年发病540人,无一死亡。1966年,开始注射麻疹疫苗,发病率逐年下降。1983年,
仅发病3例。1985年,发病75例,达到基本控制。
黑热病 俗称"大肚子痞"。多发生在南部山区,尤以鹁鸽崖、下白秋、中白秋
严重。 1951年,章丘县成立防治站2处,开始防治。1953年,基本控制流行。1957至
1960年,先后4次组织卫生人员进行普查。共查出患者103人,全部应用斯梯黑克治疗。
对疫区用"六六六"粉喷洒灭蛉。1961年,基本消灭。1968年,绝迹。
性病 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传染病。1959年,县、社均建立领导组织,由县防
疫站指导进行普查普治。 至1960年,经过3次普查,在35万人中查出患者1619人,约
占4%。 采用中药土茯苓和轻粉合剂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 后用青霉素油剂治疗,
效果显著。1961年,已基本消灭。
疟疾 境内疟疾,系中华按蚊为传染媒介的地方性血液寄生虫病。1949至1959
年, 呈散在发生。1961年,全县调查,发病集中在水寨、黄河、宁家埠、高官寨4处
公社,共2264人,占全县发病总数的71.6%。1962年,县人委组成抗疟疾领导小组,
开展群众性抗疟疾活动, 进行3次普查、 3次抗复发、5次大预防、7次冬季根治,对
1069名新发病人,进行现症系统治疗。1975年,把防治疟疾作为防疫工作的中心任务,
做到三级(县、社,大队)有册,四级(县、社、大队、生产队)有数;把好门诊关,发
现第一场, 治疗第二场,不发第三场。对260名新发病人,全部按"氯·伯八日疗法"
送药看服治疗;对有疟疾病史者于3、6月2次采用"乙·伯八日疗法"进行抗复发治疗。
后连续采取净化疫区、大力灭蚊等措施。1985年,仅发病5人,基本消灭疟疾。
地方性甲状腺肿 1973年, 县防疫站在文祖、 垛庄、 埠村、胡山4处公社对
17.4万人的调查,共查出患者4644人。1974年,对病区食盐加碘和采取碘注射治疗。
1980年,按照"三型(弥漫型、结节型、混合型)四度(一、二、三、四度)"标准,对16
处公社进行普查。 共检查74.58万人,查出患者1.48余万人,患病率1.98%。病区有
胡山、绣惠、宁家埠3处公社,接近病区的有1处公社和5个管区,病区大队共250个,
全部食用碘盐和服用碘化钾治疗。1981年底,患者降至5000人。1985年,已基本控制。
地方性氟中毒 县防疫站根据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1980年前
查清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底数"的要求,于1980年12月,对全县8至14周岁学生进行氟斑
牙普查,共查出患者近3.04万人。1981年6月,对全县824个大队的饮用水井进行采样
化验,共采样1470份,含氟量在1.0毫克/升以下的1346份,1.1~2.0毫克/升的ll9份,
2.1~4.0毫克/升的5份。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含氟量较高、氟斑牙患病较严重的辛
寨乡小高、 刘王寺、院头、孙法、辛一、辛二、辛三等7个村,进行除氟改水工程。
投资16万元, 采用无塔压力罐供水。经化验,含氟量为 1.3毫克/升,接近国家饮用
水标准,使当地人民结束了饮用高氟水的历史。
肝吸虫病 1974年,县防疫站对22处学校和16个生产大队,计5000人进行调查。
查出患者62人,全部治愈。19 80年,对黄河、高官寨、水寨、刁镇、宁家埠5处公社
进行普查,查出患者 903人,采取服用血防846药物治疗。19 81年有阳性病人88名。
1985年,基本消灭。
麻风病 1956年,县麻风病防治站经过2次调查,发现患者126人,对其普遍进
行药物治疗。1960年9月,将130名病人全部转入疗养村。1964年,全县普查。查出患
者143人, 入村治疗49人、散在治疗94人。从1972年始,各公社卫生院防疫组均设专
职医生1人, 负责麻风病防治工作,县、社两级防治网形成。坚持常年调查、定期送
药,随发现病人,随隔离治疗。1981年,现症病人降至2/10万人次以下。至1985年底,
全县累计患者289人,其中男性238人、女性51人。属瘤型的151人,结核样型的129人,
界限类6人,未定类3人。分布于11个(乡镇)自然村。
流行性出血热 1982年, 在垛庄镇北明庄发现首例病人。1983年,发病2例。
1984年,发病26例。1985年,发病51例。县政府责成爱卫会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动群
众开展全民灭鼠,控制流行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此病得以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