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地方名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556&run=13

境内山明水秀,名胜颇多。
清末民初,"危山圣井"、"绣江春涨"、"百脉寒泉"、"龙洞薰风"、"白云晚棹"、"
黉塘夜雪"、"锦川烟雨"、"东岭晓月"号称"章丘八大景",广为传颂。1928年(民国17
年),遭张鸣九匪乱;1937至 1948年,战乱、灾荒频仍。许多名胜遭破坏。至1949年,
有的面目全非,有的不复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发掘、修复,部分名胜得以保存。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名胜古迹被"红卫兵"视为"四旧"横加糟蹋,有的已荡然无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政策的贯彻,对名胜的保护、
维修工作不断加强。1987年,中共章丘县委宣传部编《金章丘》一书中,题有 "绣江
晨雾"、"百脉寒泉"、"齐长城"、"平陵故垣"、"白云晚棹"、"胡岸黄揽"、"锦屏翠柏"、
"龙洞通天",称"章丘新八景"。下对新、旧八景兼取其要记之。
百脉泉 位于明水东北部龙泉寺(今园林处) 内。宋代曾巩称"岱阴诸泉,皆伏
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明文学家李开先有"水劲无过济,斯泉更著
名"的诗句。清道光《章丘县志·山水考》载:"百脉泉在县南二十五里,明水镇东,
绣江源也。 方圆半亩许。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故名"。
原有泉池,深2至3米,泉眼密集,喷涌晶亮水泡泛花而上。池水中有鲤鱼百余尾,游
弋其间,追逐嬉戏,呈"鲤鱼戏珠"。泉水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7℃左右。水中含有丰
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沏茶味正色美,煮饭香及四邻,泉头米曾为历代王室贡品。
泉北有梵王宫,其正门匾额为"龙泉古刹",系明代著名书法家雪蓑书。泉东面有东湖,
原为稻田。 1 959年,掘地为湖,整修泉池后,池长26.6米、宽14.5米,面积385.7
平方米。四周砌石,中架拱桥。泉中珍珠滚动,游鱼戏水;泉边林木扶疏,鸟语花香。
1986年,在泉东南兴建百脉泉公园;泉西兴建百脉泉宾馆,于1987年开放。成为游览
胜地。
白云湖 亦名刘郎中陂。位于县治明水西北19.5公里白云湖乡。地处绣江河下
游。约形成于汉代。东南纳爪漏河(巴漏河) 径流,西南纳平陵城之水,汇流成湖,"
白云英英出其中,湖因以名"。旧《县志》载:"周六十里,产有鱼、藕、菱、芡、蒲、
苇之类。洪武十四年,设河泊所,置小船一百一十只,岁办课钞共一千一百贯"。有"
白云棹罢归来晚"的景象。 后湖水渐减,湖区缩小。1958年,进行大规模整修,沿湖
筑堤、 修闸。全湖面积17.4平方公里,水面积7.5平方公里,水深1至3米。有滞洪、
引灌、养殖之利。盛产鱼、虾、菱、芡、芦苇等。后因上游开发地下水源,湖水渐涸。
1985年,兴修引黄河水济白云湖水工程,并建万亩养鱼场。1988年竣工。"白云晚棹"
景象恢复。
胡山三麓 在明水东南15公里处, 陡起一峰,海拔693米,称胡山。西有脉贯
泰岱,东南毗连沂蒙,北与长白山主峰摩诃遥相对峙,巍巍壮观。胡山有北、中、南
三麓。北麓,山腰间有洞,高2米、进深1.5米。洞上有碑,称古月洞,俗称神仙洞。
中麓,有一朝阳洞,相传李开先曾在此读书,建"中山堂",称"中麓子",常与知己盘
桓在此吟诗作赋,遗有名篇。南麓,处二七山正北悬崖下,山巅西南有30多米高巨石
1块,陡然挺立,俗称落鹰石。传说此处有巨鹰巢居,枭雄勇猛,每年抱2雏后升天飞
去,被称为神鹰。清代李廷棨曾作《初鹰赋》。当地人常望山上云气以验晴雨。
摩诃秋翠 摩诃峰 (今沫湖顶) , 在明水东北15公里, 为长白山中峰,海拔
876.8米。四山环拱,巍然秀特,山巅原有塔及禅院。古人有诗赞曰:"长白山中第一
峰, 俯临沧海发罡风,天撑平壁瓒玩立,势揽全齐蜿蜒通"。山上林木茂盛,秋季郁
郁葱葱,深密苍翠。登其上,心旷神怡,故称"摩诃秋翠"。
东岭晓月 东岭山,亦名杈枒山。在明水东北15公里,系从南边入长白山之第
一峰。山势险峻,怪石嶙峋,石多土少,孔窍连通。一窍生火,遍山冒烟。雨后瀑泻,
光射数里。北巅有大石窟透月。古人在旧县衙卧室,遥望石窟中朗朗明月,触景生情,
吟有"卧看东岭晓月明"诗句, 传为一景。蒲松龄曾游东岭山,《聊斋志异》中记有"
查牙山洞"的神话传说。旧时此处交通闭塞。至1985年,已建有环山公路。
锦屏翠柏 锦屏山,俗名平顶,雅号锦屏。位于明水南18公里垛庄、文祖镇交
界处。海拔 563.5米,方圆12公里。因山林翁翠,从山阴遥观宛然横铺"一"字,如锦
屏而得名。旧时,以山头呈方形,对着旧县衙,被称为"县太爷的书案"。山上翠柏遮
天蔽日,风景奇秀。1739年(清乾隆四年),山头店秀才韩阳成到此修行。经化缘,集
资建起碧霞元君祠,此山名声大震。四方善男信女前来进香求神,络绎不绝。晨钟暮
鼓,香火经年不衰。祠坐北朝南,前殿为"灵应宫",后殿称"太行宫"。皆为石砌,建
筑精巧。当年韩阳成所住山洞曰"老君洞",坐北朝南,进深30米。洞中有石床。洞口
有树龄在240年以上的古银杏1株,仍枝叶繁茂。至1987年,山上有柏林3000余亩、10
多万株,有的高达七八丈。远望,峰峦滴翠;近看,蔽日遮天;置身其中,如入仙境。
郎山大观 女郎山,位于旧章丘城北0.5公里处。《三齐记》云:"章亥有三女,
溺死葬此", 故名。山顶有三阳洞。相传为葆光子学道之处。山坡原有玉皇阁、甘澍
亭、大观楼。1799年(清嘉庆四年),于山之阳植柏树数千株,葱茏郁秀,掩映峰壑。
春秋佳日登临眺望, 古楼名刹, 烟树参差,为一邑之胜景,故称郎山大观。1928年
(民国17年),张鸣九祸章丘;1937年,日军入侵后,山上名胜古迹、树木惨遭破坏。
至解放前夕, 已成光山秃岭。1978年,从山东侧至绣江河建有引水渡槽。 1987年,
在山顶架设电视差转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山会。章丘古城建设日新月异。
今日登山眺望,更加壮观。
危山圣井 危山在明水西南15公里山后寨村南,海拔203.3米,面积4平方公里。
古代,山林茂密,山顶有一口井,称圣井。昼夜喷涌,清流汩汩,水碧如澄,注入东
平陵城护城河。《太平寰宇记》云,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 ,齐悼惠王子孝王,
因与吴楚通谋,事发自杀,葬此山巅,俗称"铁墓顶"。山上并有平陵王墓、东岳庙碑、
危山诸神庙碑等,形成"高耸危山圣井澄"之景。后人世沧桑,山林砍光,圣井干涸,
呈荒丘赤坡。1978年后,兴建6米宽通山路3条、植树1500余株的 "红富士"苹果园2个。
农历三月初三和八月初八为山庙会,盛景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