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528&run=13

清末民初,境内民间艺术颇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清道光《县志》 载: "元夕设灯棚, 具傩戏。次日过桥走百索试灯。前后三夕。
"1937至1948年,战乱、灾荒连年,民不聊生,民间艺术活动消沉。
新中国成立初期,摆脱封建剥削压榨桎梏、获得翻身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喜悦
满怀。用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热爱,民间艺术活动活跃。
"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民间艺术被列为"四旧"取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通过拨乱反正和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被长期禁锢的民间艺术复兴。每逢春节、元宵,城乡载歌载舞欢庆。
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为"扮玩"。活动内容分杂技、舞蹈、武术3类。杂技有"芯子"、
"老姜背老婆"; 舞蹈有"龙灯"、"车子灯"、"玩老虎"、"跑黑驴"、"狮子舞"、"玩狸
猫"、"蛤蟆"、"摔跤"、"高跷"、"花轿舞"、"跑竹马"、"秧歌"、"大头娃娃"、"打花
棍"、 "腰鼓舞";武术有舞刀剑、耍长矛、玩七节鞭,扮玩队的开路护卫人员多耍此
术,有的在场间聚众表演。表演中,以大扁鼓、打击乐为主要伴奏器乐。民间表演艺
术特点有三:一是多为群舞,队伍声势浩大,婀娜多姿;二是表演委婉细腻,妙趣横
生;三是滑稽幽默,朴素健康,逗人喜悦。
芯子 系一种古老的杂耍。境内多在元宵节玩芯子,近村相互交流。其内容丰
富,表演手法独特。男女儿童打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长木杠铁支架上,悬于空中,形
成许多滑稽、神奇惊险的造型。或在支架盘上饰龙蛇、花瓶、酒壶、亭阁、船、鸡等
物。固定在芯子上的儿童,随锣鼓伴奏,翩翩起舞。芯子又分为"平抬"、"抬芯子"、"
扛芯子" 3种。平抬,即在一张方桌上(有的以床代替) 固有铁架,将表演者缚于架座
(少则2人,多则5至6人) ,由4至8人抬着,随锣鼓伴奏相互串花。扮演内容有《白蛇
传》 、《小放牛》、《洞宾戏牡丹》等。抬芯子,是由2人抬着丝绸裹扎的木杆,两
头固有铁圈,杆中间固有铁架,最多2个,铁架上束以各种角色的演员。随锣鼓伴奏,
抬杆者前后协调、步伐一致,后者全神贯注上面的人物;木杆上下颤动,演员随之起
落, 表演各种动作, 妙趣横生。相传抬芯子是根据颤轿演变而来。表演内容主要有
《梁祝下山》、《打渔杀家》、《哪吒闹海》、《西游记》等。扛芯子,是受傀儡戏
启迪发展起来的,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铁匠根据人的体型打制出适合肩扛的铁
架,缚在1男子身上(外罩以彩衣) ,将演员固定在上面扮演各种角色。表演时,扛芯
人随锣鼓伴奏相互串花,演员做出各种优美动作,旗、伞、幡、扇耸起,观之别有风
趣。扛芯者、护卫人多为表演者的长辈、亲属。表演内容有《天女散花》、《五雷阵》、
《桑园会》、《白猴偷桃》、《哪吒闹海》、《吕布戏貂蝉》、《梁山伯与祝英台》、
《十一郎下山》和时装人物等。近年来,芯子除继承传统节目外,又创造出双转芯、
跟头芯、夜戏双芯(带装花灯形式)。表演内容增加了《红灯记》、《女排三联冠》、
《农民驾驶民航机》等。
龙灯 由来已久。明末,文祖镇西王黑村靳在章进京为官。崇祯之女逃至西王
黑, 靳收纳为侄媳。 后崇祯之女的孙子靳国佐在清朝为官。为此,西王黑村民,于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春节,扎起灯棚,玩龙灯庆贺。随之,傅家村扎起3节龙灯,
外罩以布,贴金镶银,于元宵节在街头漫舞。后龙灯陆续发展。清末,前刘村铁匠刘
焕奎在河北吴桥打铁,学会舞龙灯技艺。回籍后传艺,远近闻名。龙山镇兴起舞龙灯
祈雨风习。龙灯,一般用竹扎,龙身分为5、7、9节不一,内装灯烛。1人持龙珠逗引,
龙随珠舞,首摆尾随。舞者手举、腿跑、屈蹲、身卧等动作交替,造型有"龙穿身"、"
龙打滚"、"龙盘柱"等。近年来,韦陀、霍八庄制作的"双龙舞",在一龙珠的引逗下,
2条巨龙翩翩起舞,谓"二龙戏珠"。
旱船 从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文祖镇三德范盛行。1875年(光绪元年),刁
镇柴家庄制作玩耍轻便旱船闻名。 旱船多与狮子、 高跷同时表演。主要有《孔明借
箭》、《落马湖》、《杜十娘》、《许仙游湖》、《回荆州》、《二度梅》等。1978
年以来,增添《洪湖赤卫队》等。
高跷 在境内有150余年的历史。 每逢元宵节前后表演玩耍。 其代表节目有
《打渔杀家》、《白蛇传》、《西游记》、《傻小子扑蝴蝶》等。高官寨乡魏化林踩
高跷历史最久,影响较大。
歌谣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就在城子崖一带"挖土烧窑",打夯筑坝,垒墙
建房,产生了许多夯歌、民谣。《诗经·小雅》有专写古谭国(章丘)的诗篇《大东》、
汉乐府《相和歌》中的《梁甫吟》即为章丘民间葬歌。流传至今的《小寡妇哭天》、
《光棍哭妻》等民谣,其音调即由此沿传而来。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编唱的《长白
山歌谣》,为历史最早的一首农民起义歌谣。
民间歌谣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集体创作。反映生产劳动的有《好时光》、
《修坝夯歌》、《水利夯歌》、《水库夯号》;反映生活的有《送情郎》、《剜菜》、
《穷人的日子难》等,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抗战时期有《打日本》、《骂汉奸》;
解放战争时期有《可恨国民党》、《可恨的王连仲》、《十八集团军》 (十八集团军
是当时活动在章丘的一个八路军军团)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共产党象太阳》、《上
识字班》、《秧歌调》等。多是旧曲填新词,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乐曲 民间乐曲与民间歌谣孪生,曲目多,范围广。其演奏团体原称"鼓乐班"
、"子弟班",今称民乐队。其形成,一是由民间戏曲乐队延续而来;二是以家族为主、
世代相传的半职业性玩友班。明万历年间,城南寨、安家村建有40余人的鼓乐班。清
光绪年间, 阎家峪成立"万宝斋"鼓乐班。解放初期,民间音乐曾一度被忽视。"文化
大革命"期间, 被视为"四旧"而横扫。1978年以来,日趋兴盛。据1985年普查,历史
上全县共有演奏团体43个、 乐曲500多首,其中已整理录音的 132首。绣惠镇回北村
王念润、安家村安长俊演奏的双唢呐《万年欢》、《将军令》、《公公令》、《水龙
吟》、《一枝花》、《海青歌》;普集镇焦家村大扁鼓曲《狮子滚绣球》、《九龙翻
身》;文祖镇鹁鸽崖村演奏的《太平歌》、《布谷令》、《六月景》;文祖东村演奏
的《到春来》、《哭皇天》等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玉芙蓉》、《罢宴》、《将军
令》、《念经曲》、《南扎吉》已由济南市民乐集成办公室准备整理编入《中国民族
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分志》。演奏团体分布较广,各有特色。绣惠镇城南寨和安家村
鼓乐班已师传11代。阎家峪村的"万宝斋"鼓乐班已师传4代。文祖镇文祖东村鼓乐班,
至艺人李文全已是6代吹奏世家,其子李建荣声望较高。
各鼓乐班乐器主要有唢呐、笛子、笙、管子,配以铜器打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