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戏剧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527&run=13

戏剧 五音戏 原名"周姑子",相传因有位姓周的尼姑最善唱而得名。为章
丘县主要地方戏剧之一。其传统唱腔和曲牌,渊于清康熙年间文祖镇青野一带的民歌、
小曲,优美、抒情、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从青野周姑子戏师祖谭湘子起,
已师传7辈,近300年的历史。经历了 "盘凳子"、"五人班"、"五音戏" 3个发展阶段。
盘凳子,系当地流行的民歌、小曲,配以简单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坐唱"形式演出
的一种民间说唱。素称"周姑子腔",简称"周姑子"。演出时,演员不化妆,不表演,
不上台。仅在场院里放几条凳子,演员坐着清唱。为"五音戏"原始的演出形式。后因"
盘凳子"形式既单调又容纳不下大量观众, 演员便逐渐三五人搭班,简单化妆,加锣
鼓伴奏,把演出搬上舞台,称"五人班"。1920年(民国9年) ,主要戏班是青野村靳成
章、靳成花兄弟组建的周姑子科班。后在其影响帮助下,阎家峪乡王家柳亦成立周姑
子科班。 30年代初期, 靳成章、明洪钧等人到济南演出,吸收龙山镇大官庄李德兴
(艺名"根柱子")及历城县艺人邓洪山2人为徒,联合上演。经过长期演出,"周姑子五
人班"靳成章、 靳成花、明洪钧、李德兴、邓洪山、王化同、明先柱、赵明玉等渐露
名声。 后因战乱、灾荒,他们便根据各自的条件,分别组建"邓明社"、"樱兰社"、"
樱发社"等演出班子。 有的留居济南,有的到周村、博山等地。1933年,冯兰亭、邓
洪山等人, 应邀去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授"五音泰斗"之旗,"周姑子"遂改名"五
音戏"。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明洪钧、冯兰亭在博山组建"五
音剧社"。1956年,邓洪山、王化同几十名老艺人,在淄博市建立第一个国营专业"五
音剧团" 。 青野建立业余"五音剧团",常在节日期间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演出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事业振兴。绣惠镇和文祖镇
青野又相继组建业余"五音剧团" 。 "五音戏" 的主要传统剧目有: 《王小赶脚》、
《王二姐思夫》 、 《王大娘锔缸》、《赵美蓉观灯》、《拐磨子》、《彩楼记》、
《亲家婆顶嘴》、《怕婆子》、《怕婆子顶灯》、《怕婆子顶碗》及连台本戏《金鞭
记》、《五凤岭》、《金镯玉环记》、《五宝珠》、《绿牡丹》、《樊梨花征西》等。
艺人接代关系为:谭湘子→?→李长青→张鸭子→赵国庆、赵国君→于继洋、靳成章、
张国岭、靳成花→李德兴、明洪钧、明先柱、赵明玉、杨丙伦、冯兰亭。其中于继洋
系文祖镇三槐树人,李德兴系龙山镇大官庄人,其他均为文祖镇青野人。
章丘梆子 亦称"山东讴"。渊于山西蒲州梆子。从河北省传入山东,在县境内
形成"章丘梆子"。 起初,"章丘梆子"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为区别这两个剧种,"
章丘梆子"改称"东路梆子", "河北梆子"改称"西路梆子"。明末清初,无专业剧团。
清嘉庆年间,以惠民为中心,张广成、张久成等人把"东路梆子"发展起来,兴盛一时。
清末,济南的"三合班"(东路梆子、西路梆子和皮黄)轰动济南、潍县、济宁、兖州等
地,著名演员是郭廉孝。周村有个"东路梆子"戏班到章丘宁家埠一带赶会,陈家庄以
陈振基、陈振花为首,借机学艺,成立业余章丘梆子戏班,聘请周村"东路梆子"戏班
的王洪声为导演。 该剧团沿传到解放初期的党方览一班,师传3代。此外,在相公庄
镇巡检、皋东,白云湖乡边湖、仙湖,垛庄镇官营,文祖镇黄入泉等村庄,历史上均
有业余"东路梆子" 戏班在节日期间演出。巡检庄艺人丁善俊(艺名"四悸子") 是著名
艺人郭廉孝的爱徒,造诣较高。"章丘梆子",男腔高吭奔放、质朴明朗;女腔深沉细
腻、委婉动听,富有乡土气息。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音乐唱腔有大一板、
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叫板、数板、小尖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哭腔、拔子、
罗罗、 二黄、娃娃腔等。弦乐器与"莱芜梆子"同,打击乐与京剧同。传统剧目有400
余出。 历史故事戏有《两狼山》 、《二进宫》、《斩黄袍》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
《杨三孝打鞭》、《马二送祟》、《打灶王》、《打侄上坟》、《拣柴》等。至1985
年,该剧种在章丘县学唱者为数甚少。
吕剧 1956年4月,县吕剧团在旧章丘城东关成立。派员到滕县吕剧团(今济宁
市吕剧团)、山东省吕剧团学艺。6月,山东省文化局对章丘吕剧团颁发《登记证》。
1957年,购置大批服装、布景、道具,排演大型古装剧《宝玉与黛玉》、《卖油郎独
占花魁》等,被誉为"三新"(演员、服装、剧目新) 剧团。1959年6月,山东省文化局
批准章丘县吕剧团为国营剧团。 9月,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济南市吕剧团与章丘县
吕剧团联合演出大型古装戏《武则天》。演毕,济南市吕剧团从章丘县吕剧团选调演
员9人。 11月,招收新学员34人。1960年,吕剧团从旧章丘城迁明水,排演了《打金
枝》、《三看御妹》等。1963至1964年,吕剧团逐渐以演现代戏为主,排演《夺印》、
《社长的女儿》、《杨立贝》、《朝阳沟》和《红嫂》等。1964年底移植的《李双双》
一剧,参加泰安地区现代戏会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吕剧团呈混乱状态。
1969年1月, 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通知撤销地、县4个专业剧团。2月,县吕剧团被撤
销。1970年,县革委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性质为地方国营,主要演出京剧"
样板戏"。 1977年,改"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为县吕剧团。1979年下半年,县吕
剧团两次招收新学员22人。 1981年,参加济南市文化局主办的青年演员会演,有6人
获奖。198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吕剧团实行承包责任制。

章丘县参加山东省、济南市戏协成员表
┏━━━━━━━━━━━┯━━━━━━━━━━━┯━━━━━━━━━━━┯━━━━━━━━━━┓
┃ 姓 名 │ 性 别 │ 组织名称 │ 参加时间 ┃
┠───────────┼───────────┼───────────┼──────────┨
┃ 武志声 │ │ │ ┃
┠───────────┤ │ │ ┃
┃ 武长贵 │ │ │ ┃
┠───────────┤ 男 │ │ ┃
┃ 杨振清 │ │ 市戏协 │ 1980 ┃
┠───────────┤ │ │ ┃
┃ 李学忠 │ │ │ ┃
┠───────────┼───────────┤ │ ┃
┃ 齐德芹 │ 女 │ │ ┃
┠───────────┼───────────┼───────────┼──────────┨
┃ 尹崇岚 │ 男 │ 省戏协 │ 1984 ┃
┗━━━━━━━━━━━┷━━━━━━━━━━━┷━━━━━━━━━━━┷━━━━━━━━━━┛

曲艺 章丘曲艺始于盲艺人串乡说唱活动。1865年(清同治四年),高官寨乡辛
庄盲人曲曰贤、水寨镇口村盲人黄复新等,以说书算卦为业,串乡说唱。后随着曲
艺人员的增多和说唱水平的提高, 发展了不少曲种。有"山东大鼓"、"山东琴书"、"
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东路大鼓"、"河间大鼓"、"河南坠子"、"迷戏调"、"单弦"、
"评词"、"戏曲仿拉"等。说唱"段子",主要有《三国演义》中的"单刀会"、"古城会"、
"华容道"、"取长沙"、"甘露寺"及《水游传》、《杨家将》、《隋唐演义》等。利用
晚上或农闲游村说唱,有的1人,有的2人合伙。村人以敛钱和干粮为酬,艺人赖以为
生,成为解放前曲艺活动的主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对
曲艺工作的领导, 民间曲艺获得新生。1952年5月,章历县人民文化馆在旧章丘城召
开盲艺人座谈会, 到会25人, 成立县说唱工作研究会。 同年12月, 章丘县人民文
化馆在埠村举办曲艺训练班。1957年10月,对曲艺人员颁发《登记证》,由自由演出
转为凭证演出,民间曲艺活动开始受到限制。1960年,成立县曲艺队,隶属县吕剧团,
随县吕剧团一起串演,间或单独活动,历时年余,后因经济不能自给而解散。1963年,
重建民间职业曲艺队,隶属县文化馆。19 64年4月,在县文化馆召开曲艺工作会,会
期30天,研讨《烈火金钢》、《人老心红》、《伟大的战士雷锋》、《红灯记》等新
编曲艺节目。对曲艺人员重新登记,强调无证不准演出。1965年下半年,根据省人委"
曲艺队暂时下放,艺人回原籍"的通知,曲艺队解散。1984年,贯彻"对外开放、对内
搞活经济"的政策,民间曲艺获得生机。民间艺人只要持有县文化局印发的演出执照,
即可自由串乡演出。相公庄镇王庄康洪业、明水镇侯家庄贾录山、普集镇北孙家庄孙
秉水等,长期被压抑的演出欲望得以实现,立即到县文化局领取执照,恢复演出生涯。
全县民间曲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