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冶铁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243&run=13

汉代,东平陵城设有"铁官",为冶铁重地。"唐时铁器章丘最盛"。清末、民国时
期,冶铁工业渐衰。境内工业、手工业所需钢铁,靠外地输入。1932年(民国21年),
仅从济南、 青岛即购进钢铁125吨。 新中国成立后, 从50年代起,冶铁工业振兴。
1987年,有县、乡 (镇) 钢铁冶炼厂各1处,职工1092人,年产普通钢0.39万吨,生
铁2.35万吨,总产值1241万元、利润104.58万元。
县属钢铁工业 1958年8至11月, 境内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成立县钢铁
冶炼指挥部,组织各行各业30万人,在胶济铁路沿线明水、枣园、普集、龙山一带,
建各式炼铁炉700余座,钢铁厂3处。效益甚微,造成人力物力严重浪费。1959年2月,
经调整,保留钢铁厂2处,有职工517人。其中县第一钢铁厂,建于明水东门外,有职
工372人;第二钢铁厂,建于普集,有职工145人。由于设备、技术力量不足,焦炭紧
缺,两厂分别于同年4月和1960年12月停产。1970年6月,在明水西南隅筹建小型钢铁
联合厂1处(简称小钢联) ,为县属集体企业。动员各方投(集)资165.9万元,会战105
天,建成7立方米高炉和0.5吨电炉各1座,拱型炼焦窑11座;安装原料处理设备1套。
当年10月1日投产。日产生铁4.5吨。高炉利用系数为0.82左右,焦比重达1.88吨,月
亏损7万余元。 为扭转被动局面,改造高炉煤气系统,增设煤气洗涤塔、文式管、旋
风脱水器。1971年,增加矿粉烧结,新上矿石磁选系统。1973年,高炉利用系数升至
2.68,焦比降至0.93吨。1976年,被评为山东省冶金工业系统先进单位。1977年,中
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改造选矿、粉碎
系统, 新增振动筛等配套设备,使熟料使用率增加27%;改革入炉原料,分4次进行
筛分, 使入炉料含5毫米以下的粉末小于3%;化验数据由过去的2000个增至400 0余
个; 高炉利用系数达3.96,比1977年提高0.92;入炉焦比达777公斤。年产生铁8008
吨,普通钢557吨。国家冶金工业部授予"13立方米以下小高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
单位"称号。 1979年,投资13万元,对设备进行两次较大改造。被中共山东省委、省
人民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从1980年始,企业扭亏为盈。在不计算国家补贴的情
况下, 盈利8.08万元。1981至1982年,向日本红丸公司出口生铁7000吨。1984年8月,
投资210万元, 筹建13立方米高炉。 1985年8月1日投产,形成年产2万吨生产能力。
1985年,有职工645人,固定资产原值388万元、净值214万元。主要设备有7立方米和
13立方米高炉、 0.5吨和1.5吨电弧炉各1座。生产生铁1.33万吨,铸钢件520吨、 钢
锭2188吨, 总产值420万元、利润71万元。1987年,有职工674人,固定资产原值589
万元、净值405万元,总产值669万元、利润85万元。
乡(镇)冶铁工业 1984年,明水镇投资15万元,在济青公路以北赭山脚下,征
地80亩,筹建铁厂1处。1985年7月投产,有职工400人。投资7万元,新上19米长的铸
铁机1台, 代替铸铁模,以克服所产生铁外观质量不佳,铁条含量不均的缺陷;上搅
拌机及其配套设备,改配料由人工搅拌为机械搅拌,降低成本,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生铁结块率由60%提高到80%, 每吨成本由600元降至500元。 年底,完成产值350
万元、 利润50万元。1987年,有职工418人,固定资产原值162万元、净值127万元,
年产生铁6711吨,总产值572万元、利润19.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