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食 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230&run=13

境内食品制造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清末民初,仅酿酒业即有60余家。多分布
于旧章丘城关附近,年产高粱酒35万多公斤,总产值约14万元(银币,下同)。1934年
(民国23年),有酿酒作坊38家、酱园17家,总产值6.24万元。1937至1948年,因战争、
灾荒, 食品制造业衰敝。 至解放, 仅有酒坊2家。新中国成立后,食品工业迅速发
展。 1957、1959年,分别在刁镇、明水兴建榨油厂1处。1961年,并入明水粮食加工
厂。1972年,建立县副食品加工厂,枣园棉花加工厂上榨油项目。1984年,相公庄区
东皋西村创建蜂蜜保健食品厂。1987年,有食品、饮料制造企业25 4家,从业4410人,
总产值达5604万元、利润394万元。
县属食品工业
酿酒 1948年10月, 章丘县政府接管王白庄地主高玉珍、高玉义2家酒作坊,
改建为王白庄酿酒总厂, 隶属胶济区专酿专卖公司,下设埠村、刁镇2个分厂,为地
方国营企业。 职工100余人。建厂初期,原料为高粱、玉米、大麦,多就地取材。年
产白酒395吨以上,总厂值67.15万元(人民币,下同)。1953年,刁镇、埠村分厂撤销,
总厂改称为山东王白庄酒厂,隶属泰安专区专酿专卖公司。1954年,修建发酵池和厂
房, 淘汰发酵小缸, 年产量达620吨, 总产值105.4万元。 1955年后,原料以地瓜
干为主。1957年,实现利润15.7万元,成本降为382万元,与1949年比,利润增长5.5
倍,成本下降36%。1965年,生产饮料酒913吨,总产值155.2万元。1970年,生产工
艺由固体蒸馏改为液体蒸馏。1976年,使用酒精塔、高温蒸馏加串香。地瓜干出酒率
增至50.92%,比1955年增加3.1 5%。1978年,生产饮料酒1676吨,总产值285万元、
利润8万元。1985年,全厂有职工375人,固定资产原值165万元。主要设备有蒸煮锅、
糖化罐各4个、 发酵池10个、4吨锅炉2台、酒精塔1座、JF42型酒品陈香装置1台;主
要产品有百脉泉牌白酒、大曲酒、 佳酿、 老窖、高粱酒、露酒等。年产量4533吨,
总产值669万元、 利润67万元。1987年,有职工245人,固定资产原值275万元、净值
108万元,总产值672万元、利润30万元。
酱菜 1972年2月,县副食品加工厂建立,设有酿造车间。1984年6月,在酿造
车间的基础上改建为酿造厂。占地30亩,厂房建筑面积4027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
84人, 固定资产原值67万元、 净值13万元,主要设备70台;年产酱油2220吨、食醋
165吨、 酱菜121吨,总产值55万元,利润1万元。1987年,有职工62人,固定资产原
值128万元、净值111万元;总产值26万元、利润2万元。
榨油 1957年10月, 在刁镇建榨油厂1处,主产食油,为地方国营企业。职工
22人,年产值31.1万元。1959年3月,在明水建榨油厂1处,为地方国营企业。职工30
人,生产食油,年产值9.3万元。1961年,上述2处榨油厂并入明水粮食加工厂,归县
粮食部门管理。1972年,枣园棉花加工厂上榨油项目,厂房面积456平方米,安装151
型榨油机、磕皮机、双辊压坯机、44.14千瓦柴油机各1台,并设蒸锅、圆带、精炼罐
等。 职工23人,生产能力日处理棉籽90 00公斤。1976年后,增设200型榨油机1台,
日处理棉籽1.2万公斤。 1984年,在赵百户分厂上棉油项目,投资50万元,建车间、
库房、 锅炉房, 安装200型榨油机2台; 1985年7月建成投产,生产能力日处理棉籽
9000公斤。至1987年,枣园棉花加工厂改称为县油棉加工厂,赵百户仍称分厂,共有
职工931人, 固定资产原值329.8万元、净值250.7万元,加工棉籽油1335吨,总产值
166万元、利润37万元。
糕点 1959年2月,在旧章丘城东关建食品加工厂1处,为县属集体企业。职工
41人, 主要产品为调料、糕点,年产值12.1万元,不久转为社办企业。1972年2月,
在明水建立县副食品加工厂, 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4年6月,改为县食品厂。1985
年,有职工107人,固定资产原值42万元、净值23万元。主要设备有糕点炉4台、和面
机3台、冷饮设备3套,主产糕点、桔汁、冰糕等。总产值130万元、利润5万元。1987
年,有职工111人,固定资产原值61万元、净值29万元,总产值174万元、利润4万元。
乡(镇)食品工业
清末,1879年(光绪五年) ,王白庄有酿酒作坊3家。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松
茂酱园建立,制作酱菜销售。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王白庄高玉珍开设"福祥和"酿
酒作坊, 有职工6人,甄筒、锡锅1套,发酵缸80个,年产酒60多吨。1913年 (民国2
年) ,长源酱园开业。1921年(民国10年)后,酿酒业兴盛。1923年(民国12年),王白
庄高玉义又开设"恒祥义"酿酒作坊,有职工6人,甄筒、锡锅1套,发酵缸80余个,年
产酒30吨左右。1932年(民国21年),全县酿酒作坊达60余家,多分布于旧章丘城关附
近,年产高粱酒35万多公斤,总产值14万元(银币,下同) 。1934年(民国23年) ,酿
酒作坊达38家, 从业456人。共有资本9.96万元,年产值5.89万元。除县内销售外,
尚销邻县。 同时, 全县有酱园17家, 职工174人,资本4.47万元,年产值3523元。
1937至1948年,兵燹、灾荒连年,酿酒业萧条。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全县建社
办食品糕点厂10个,职工63人;糖厂4个,171人;粉坊54个,42 7人。年产糕点3255
公斤,粉条、粉皮1.23万公斤。后因工作失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社办食品工业时兴
时衰。197 8年以来,乡(镇)、村、户食品工业振兴。1984年,相公庄区东皋庄西村,
创建蜂蜜保健食品厂, 有职工52人。主产各种蜂产品、食用菌保健罐头,列入国家"
七五"星火计划, 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垛庄区福利罐头厂建成投产,立足当地资
源,生产肉食罐头20多个品种。1985年,有乡(镇)办副食品加工厂15处,主产糕点、
酱油、食醋、咸菜等。1987年,有乡(镇) 、村办食品、饮料制造业250家,3061人,
总产值4566万元、利润321万元。其中乡(镇)办22家,147人,总产值2173万元、利润
13万元;村办228家,2914人,总产值2393万元、利润3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