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山区吃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211&run=13

县境南部山区,历来人畜吃水困难。1949年,全县缺水村庄104个,分布于官营、
南明、 埠村、明水、青胡、黉山6个区,1.95万户,7.95万人。青野村民,旱季需往
返16公里到东张庄挑水。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山区解决吃水问题。
蓄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主要靠小型拦蓄工程。1955年后,山区人民为发
展农业生产,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结合兴建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出现村村建塘坝、
户户建旱池热潮。1985年,全县共兴建塘坝420座,库容669.7万立方米;早池3770个,
蓄水11.3万立方米。
引 1957年, 垛庄区"永胜"、 "政治"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修建长
5000米、 宽0.5米、深0.6米、流量为0.1立方米/秒的太平渠,解决南明、石匣、西
安3村的人畜用水。 胡山区石匣村,修石砌渠道2公里,引入山泉水,全村2825人不
再因吃水发愁。 1959至1970年,垛庄、文祖2公社组织劳力,联合开挖全长30公里、
宽2米、 深2.4米、流量2.15立方米/秒的环山渠道跃进渠,解决沿途15个自然村的吃
水困难。有些村,把涓滴泉水引下山,蓄积供饮。赵八洞村用1712米管道从龙藏洞引
水,小辛庄用1000米管道从西山泉引水, 双水泉村用800米管道从高漉泉引水,石门
村用3000米管道从车辐峪泉引水,李家庄用2000米管道从圣水井引水,西南峪用1000
米管道从西山引泉水,马闹坡村用1600米管道从南山引泉水入村。
提 曹范乡大凹峪、 小凹峪、高山台、四岔沟,座落在海拔650米的双峰山上,
世代水源奇缺。 1981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4村联合,截留三王峪老泉水,兴建
扬水站1座,把水提上山村。
钻 历代山区人民均试图通过打井寻找地下水,多因无水失望。1949年,山区
水井仅36眼。1977年,学习宁阳县的经验,在缺水山区打大口井。此种井呈方形,长、
宽40至50米,深10米以上,靠容量大、源泉多的优势取水。有11眼仍能利用。1980年,
县打井队配备深层钻机,加快解决山区吃水步伐。至1985年,县、乡(镇)两级打井队,
已在山区钻出百米以上深井89眼,其中配套63眼。并在文祖镇东张庄钻出自流井2眼。
根据国家水电部规定的缺水村庄标准, 全县未彻底解决吃水问题的村庄尚有41个,
8808户,3.4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