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145&run=13

章丘县农业生产历史久远。从城子崖出土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铲、石镰、石刀及
铜制工具证明, 早在50 00多年前,农业已比较发达。西周时期,开始重视除草。春
秋战国时期,种植范围由粮食作物扩大到蔬菜、药材等,且耕耨并称。汉代至魏晋南
北朝时期,形成比较完善的作物栽培管理方法。历代积有丰富经验,并选育出大批优
良品种。但自鸦片战争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农业长
期停留在落后的小生产水平上,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
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继承发
扬优良的栽培技术传统,学习推广新技术经验,改变粗耕粗种习惯。大行改小行,稀
植改合理密植,浅耕改深耕。推广7寸步犁、双轮双铧犁,逐步实行机耕。深耕由3至
4寸加深到6至8寸或1尺。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耕作制度改革和普及良种。旱地由
1年1作改为2年3作,即:小麦玉米春地瓜(谷子、高粱)。水浇地由2年3作改为1年2作、
1年3作、2年5作,(即:玉米小麦玉米春地瓜蔬菜小麦、小麦大葱小麦玉米)。以增加
复种指数,扩大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产量大幅度提高。1955年,原城关镇北
关村农业合作社在15亩水浇地内进行1年3作试验, 即:小麦谷子白菜小麦,比1年2
作每亩增收50元。 对栽培技术进行改革,小麦播种方式由大独垄、大宽垄,改为两
腿耧、小独垄、双脚沟,比旧播种方式分别提高土地利用率30%、37%、50%。密度
适当增加。玉米由每亩1300株增至3500株左右;棉花由l500株增至4000株左右。旱地
2年3作面积增至65%,水浇地1年2作面积增至80%。1958年,小麦、玉米、棉花分别
比解放前增产20%、80%和1倍以上。60年代,重点落实"土、肥、水、种、密、保、
管、 工"八字宪法。以水、肥为主攻方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讲究
科学种田,几千年的传统栽培习惯得以改变。县农业局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小麦、玉
米、谷子、棉花等几种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印发上万份,广泛宣传,全县
科学种田水平提高。粮棉油料作物产量有较大突破。1965年,小麦、玉米产量比解放
前近增1倍。7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粮食生产有所发展。但因"文化大革
命"的冲击,农业技术力量薄弱,农业结构比例失调,经济作物面积减少。棉花生产,
1975年比1969年下降3.5%; "明水香稻"、"龙山小米"、小杂粮等,产量锐减。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农村改革,实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广大农村出现学科学、用科学、讲技术的热潮。进入80年代后,对作物按叶龄指数、
物候因素实行科学管理;普及"三抗、一高"的新优良品种与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低中
产田开发和高产攻关; 改革耕作制度,推行1年3作3收、4作3收,向立体化种植方向
迈进。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采用大棚窖、地膜覆盖、塑料棚、麦棉间作、根外施肥
新技术。地膜覆盖的棉花,出苗快,苗儿壮,发育早,伏桃重(约占总铃数的60~70
%),品质高,比露地亩增皮棉20公斤。1985年,地膜覆盖种植范围由棉花发展到瓜
类、 蔬菜、花生等,全县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发展到2.3万亩。农业生产呈现全面发展
的新局面。与1975年比,小麦亩产增长80%,玉米增产1倍多,棉花翻3.5番,花生翻
5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