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142&run=13

境内中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粮食主产区。全县粮食作物种类
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大豆、水稻、高粱等。解放前,农业长期停留在落后的
小生产水平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32年(民国21年) ,粮田面积116.9万亩,粮食
总产量9498万公斤,亩产81.2公斤。1949年,全县粮田面积126.88万亩,粮食总产量
1.13亿公斤,平均亩产89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解放生
产力;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良耕作技术,讲究科学种田,改变生产条件。1978
年,粮田面积92.1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93亿公斤,亩产317.5公斤,分别比1949
年增长1.6倍和2.6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日趋
合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有了商品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业生产由
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商品生产向基地化发展。加强农业生产建设, 讲
究科学种田,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生产力不断提高,粮食作物持续增产。1985年,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54.29万亩,复种指数达1.7。粮食总产量3.87亿公斤,单产251公
斤, 分别比1980年增长6062.5万公斤和95公斤。198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9亿公斤,
分别比1978、1949年增长33.2%和2.4倍。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小麦 清末民初,小麦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32年(民国21年) ,"农产
小麦为大宗", 种植面积51.6万亩,总产量3354万公斤,亩产65公斤。1949年,种植
面积71.51万亩, 总产量3110.5万公斤,亩产43.5公斤。因小麦适应性强,全县各地
均可种植。高产区集中分布于绣江河两岸明水、绣惠、宁家埠、相公庄、刁镇等地,
种植面积占全县1/3强, 总产占全县的50%以上,亩产超过全县平均数30%。随着农
业的发展,逐步淘汰低劣品种,以普及"齐大195"、"泗水38"、"黄县大粒半芒"、"蚰
子麦"、 "胶东扁穗"为主。1959年,亩产达到68.5公斤,比1949年亩增25公斤。60年
代,进行第二次良种更新换代,以"碧玛号"为主,小麦产量稳步上升。1969年,亩产
达到82.5公斤。 70年代,以高产矮株抗倒伏的优良品种"济南2号"、"淄选2号"、"阿
夫阿勃"为主, 取代"碧玛号",进行第三次品种更新换代,小麦产量迅增。1979年,
亩产达204公斤。80年代,进行第四次品种更新换代,水浇地种"两抗一高"的"济南13
号"、 "辐63"、 "鲁麦5号"、"鲁麦67号";旱地种"昌乐5号"、"渭麦5号",产量出现
较大突破。 1985年,播种面积67.85万亩,占作种植总面积的44%,总产量1.69亿公
斤,亩产达248.5公斤。 总产、亩产均为1949年的5.71倍。其中10万亩旱麦攻关田,
亩产达167公斤。 并涌现出不少亩产350公斤的乡镇、400公斤的村、450公斤的户和
500公斤以上的地块。
玉米 境内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1932年 (民国21年) ,种植面
积6.1万亩, 总产762.5万公斤,亩产125公斤。1949年,种植面积50.83万亩,总产
量2948万公斤,亩产58公斤。种子为天然授粉的老化品种草玉米、小粒红、硬骨头等。
且株距太稀, 每亩仅种800株左右。水浇地少。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新中国成立后,
改良品种和提高栽培技术。50年代,重点抓两项关键性技术措施:一是,品种改良。
更种"坊杂2号"双交种、"农民喜"和"东北大马牙",淘汰自然授粉的低劣品种;二是,
间作套种。 1953年,在明水镇宋家磨村李庶东互助组搞玉米串种试点,亩产达到400
公斤,较同样条件的邻队翻一番,在全县得以推广。1959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恢复
到80公斤,比1949年亩增22公斤。60年代,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扩大水浇面积,增加
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 合理密植,普及良种及更新换代,亩产闯过100公斤关,比50
年代亩增49.3%。70年代,由双交制种改为单交制种,缩短制种周期,加速良种繁育。
并大力推广串种,充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时数与积温度数。1979年,亩产
达235公斤, 比60年代翻一番。80年代,着重品种更新换代,普及中高产优质抗病、
抗倒伏新品种。 水浇地以"掖单2号"、"烟单1 4号"、"聊玉5号"为主;旱地以"烟单
15号"、"鲁原32号"为主。同时各级农技部门与乡(镇) 、村、户签署科技联产承包合
同,进行玉米高产攻关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1983年搞的万亩玉米开
发田中,有80%的面积平均亩产509.5公斤,51亩达到615公斤,推动了全县玉米生产
的发展。 1985年,全县播种53.76万亩,总产量1.6亿多公斤,亩产297.5公斤,亩产
分别比1979、1949年增加62.5公斤和4.1倍。
地瓜 1864年(清同治三年)引进。面积、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为境内三大
作物之一。 1949年,种植面积3 1万亩,总产折粮3177.5万公斤,亩产折粮102.5公
斤。后经长期选育,具备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50至60年代,
主要推广普及"胜利百号"良种和改进栽培管理技术。70年代,主要进行良种更新换代
和改进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品种为"济南一窝红"、"济薯1号"、"丰收白"、"南京92号"、
"烟薯3号"。 1975年,种植面积26.65万亩,总产折粮5783.05万公斤,亩产折粮217
公斤。进入80年代,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瓜由主食地位转化为
畜牧饲料、轻工原料。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地瓜种植面积下降,亩产量持续增长。
1985年, 种植面积11万亩,总产折粮2909.5万公斤,亩产折粮264.5公斤,比1975年
亩增47.5公斤。
谷子 境内栽培历史悠久。1932年 (民国21年) ,种植面积18.2万亩,总产量
1820万公斤, 亩产100公斤。种植面积列全县粮食作物第四位。"龙山小米"为封建时
代贡品, 盛誉国内外。解放后,种植面积呈"马鞍"形。1949年,种植面积32.39万亩,
总产量2477.5万公斤, 亩产76.5公斤。1954年,种植37.24万亩,总产量3308万公斤,
亩产8 9公斤。 后因品种老化,管理技术跟不上,被视为"低产作物",种植面积逐年
下降。 1965年为11万亩,1975年为7.0 2万亩,1978年为4.41万亩。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 人民生活向吃细吃好高档次营养追求,重新重视谷子开发。推广普及"鲁
谷1号、 2号、4号"、"安阳316"、"阴天旱"、"母鸡嘴"等良种。在铁路沿线和山丘旱
地,进行夏谷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开发, 全县谷子生产持续发展。 1985年,种植面
积回升到8.68万亩,总产量1450万公斤,亩产达167公斤,比解放初期翻一番。
高粱 清末民初, 境内高粱种植面积18.5万亩,总产量1850万公斤,亩产100
公斤。1949年,种植面积21.34万亩,总产量1557.82万公斤,亩产73公斤。50至60年
代, 品种为"打锣锤"、"黄罗伞"、"黑萼子"等当地品种。70年代,品种改为"鹿邑歪
脖"、"晋杂5号"、 "原杂10号",亩产增至136公斤,比解放初期翻了一番多。因粮质
不高,杂交高粱发生蚜虫比其他品种严重,故不受欢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低
而不稳。1985年,种植面积降至5.31万亩,总产量793.85万公斤,亩产149.5公斤。
水稻 境内约有2000年的种植历史,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1932年 (民国21
年) ,种植面积8000亩, 总产84万公斤,亩产105公斤。1949年,种植面积5386亩,
总产量83.21万公斤,亩产154.5公斤。1958年,扩大到1.37万亩。1965年,增至2.63
万亩。后因水源不足,又恢复原面积。主要分布于明水以北的绣江上游两岸,其次是
沿黄积水地带。70年代,狠抓良种更新换代和良种繁育。80年代,在山东省农业科学
研究院的支持下,县科技推广部门与明水镇浅井科技队协作,共同培育出抗病抗倒伏、
高产优质香味浓的"辐香3号"、"明香花育1号"等优良品种,增产显著。1985年,种植
面积4695亩,总产量164.09万公斤,亩产349.5公斤,比60年代末期增产127.4%,比
解放初期增产133%,创历史最高水平。
大豆 1932年(民国21年),全县种植面积21.7万亩,总产1627.5万公斤,亩产
75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为全省大豆主要产区之一。1949年,种植面积18.23万亩,
总产820.35万公斤, 亩产45公斤。1952年,种植面积31.51万亩,总产1451万公斤,
亩产46公斤。后在单纯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思想指导下,种植面积锐减,产量徘
徊不前。1978年,种植面积7.4万亩,总产516.5万公斤,亩产70公斤。1978年以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大豆需求量日增。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种植面
积,推广良种。当家品种为"齐黄1号"、"齐黄10号"、"跃进5号"、"文丰5号"、"文丰
6号"。实行抢时早播,合理密植,疏苗间苗,科学施肥,试追钼肥,浇水排涝,及时
防治病虫害等, 产量逐年回升。1985年,种植面积5.63万亩,总产471万公斤,亩产
83.5公斤。亩产比1978年增加13.5公斤,接近历史最高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