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冰 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2&rec=105&run=13

清代,1647至1822年(顺治四年至道光二年),仅史有记载、危害特大的雹灾即有
4次。民国时期, 雹灾频发。仅1948年7至8月,就连续发生2次,成灾农田2万余亩,
粮食减产82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后,1957至1983年26年中就发生雹灾19次,平均3年2
遇。降雹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占全年降雹次数的42%。芒种到夏至,占全
年降雹总次数的33%。 降雹发生在高空横槽、地面冷降的形势下,一般5至15分钟,
雹块直径5至15毫米, 个别达30至50毫米。1971年麦季,辛寨公社朱家管区降雹仅15
分钟,造成3000亩小麦绝产。1972年麦季,水寨公社苑李管区降雹,使9600亩小麦绝
产。 1982年6月16日一次危害最大, 涉及黄河、 高官寨、水寨、绣惠、刁镇、宁家
埠、相公庄、普集8处公社的318个大队, 降雹时间12至40分钟,雹块最大直径8厘米,
使44万亩农田受灾,其中重灾25万亩。
影响境内的冰雹路线主要有3条: 从济阳入境,经黄河→水寨→枣园→龙山入历
城;从邹平入境,经辛寨→普集入淄博;从白云湖南下,经宁家埠→党家→枣园→埠
村入历城。多年实践证明,冰雹伤禾后,只要抓住温度湿度大、生长快的有利时机,
积极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加强水肥及中耕管理,促使新苗早发,即可减少损失。因
苗的根部未伤,有再生能力,毋轻易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