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志提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12&rec=726&run=13

《章丘县志》 (1992年版)编纂始于1981年末, 12月16日,县政府以章政发[1981]
153号文件公布成立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着手调集人员,揭开章丘县
新编地方志工作的序幕。1987年底,县志分志初稿基本完成。1989年10月,县志总纂基
本完成。1991年上半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志审稿小组对志稿进行审定。1992年7月,
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全书96.6万字,16开精装并加压塑护封,共印3000册。2005年,被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评为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志书断限为1840~1985年,为记事完整,多有上溯,个别地方适当下延。全书采用篇章
节目体,以概述通摄全志,以大事记为主线,全书设行政区域、自然地理、人口、农业、
林业、水利、工业、商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党派集团、政
权政协、政法、民政侨务、劳动人事、军事、教育、科技、文化、文物名胜、卫生、体
育、社情民俗、人物二十六篇,后附附录和编后记,篇下设148章、348节。正文前有城
区图、政区图、县城鸟瞰图、地势图各一幅,有照片18码73帧以及序言一、二和凡例。
章丘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北,黄河南岸。西邻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
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相望。“盖青济之喉襟,登泰莱之要冲”,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战略要地。地理坐标:东经117°10′~117°35′,北纬36
°25′~37°09′。全县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土地可利用面积为188.57万亩;1958年
8月, 县治由绣惠迁明水。明水位于县境中部,因泉水净明得名。1985年,城区辖11个
村,主要街道21条,总面积15平方公里,城建面积35.26万平方米。城区居民4.96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2.65万人。涌泉密布,荷塘连碧,园林清幽,杨柳依依,街市宽阔,工
矿、楼房林立,各项事业繁荣,堪称“小泉城”。章丘县行政区划隶属济南市,全县设
11个镇、11个乡,889个行政村,21.05万户,85.72 万人。
章丘县地处泰沂山脉北麓与黄河之间。境内南高北低,南部群山绵亘,地势较高;中部
多丘陵、 平原; 北部为平原、洼地。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30.8%、
25.9%、43.3%。地貌景观山清水秀。主要河流有黄河、小清河、绣江河、东西巴漏河、
巨野河等。地下矿藏丰富,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石灰石、花岗石、石英石、铁等;且
生物资源丰富。
章丘历史悠久,文物遗存较多。城子崖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5600多年前,境内即有
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龙山文化”。章丘地灵人杰,历代人才辈出。丰厚的历史文化
积淀,孕育造就了历代英才。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女词人李清
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清代辑佚大家马国翰,近代商业民族资本家代表人物孟雒川,
山东工运创始人郭恒祥,革命英雄辛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弃家投戎的李曼村、陈
瑛,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一大批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他们闪光的足迹,永远印刻在章
丘发展的文明史上。
章丘县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培育出“章丘大葱”“明水
香稻”“龙山小米”等土特名产。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通过兴修水利,增加投入,扩大肥源,改良技术,科学种田,逐步改变了
生产条件。县境南部多山,宜林果牧;中部平坦,土质肥沃,宜粮、棉、蔬菜多种经营;
北部低洼,多沙碛,宜植花生、大豆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有了商品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业生产由自给半自
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32亿元,粮食总产量3.9亿公斤,
棉花总产量933.8万公斤, 大葱总产量5.53万吨,亩产达2242公斤。章丘县被列为全国
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境内自然条件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林木54科
183种。 1985年底,全县有林地达34.8万亩,农田林网控制面积42.6万亩,森林覆盖率
达13.7%。章丘县属小清河流域。南易旱,北易涝。新中国成立后,本着“除患兴利”
原则, 治理河道4条、湖泊2个,兴建防洪排水工程492处。打机井1.19万眼;扩建绣惠
渠, 兴建引黄、引清工程等。1985年,旱涝保收面积达52.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4
%。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比较发达。汉代,东平陵城设有“工官”“铁官”,手工、冶
铁业兴起。三国时期,有“东场(指章丘一带)、西场采煤”之说。“唐时铁器章丘最盛”。
至元末, 发展成为“铁匠之乡”。因战乱等原因,1949年,仅有1家国营企业——王白
庄酒厂, 其他为草织品、铁木业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恢复,1954年,县属工业
总产值达101万元, 私营工业、手工业总产值达593.04万元。1956年,对私营工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全县1.2万名个体手工业者组建互助生产合作社(组)119个。至1987年,
工矿企业达1.36万处,其中县属48处,乡(镇) 办243处,村办1587处,户办1.17万处,
从业13.01万人,其中县属1.37万人,乡(镇)2.65万人,村办5.49万人,户办3.5万人。
固定资产原值2.72亿元、 净值1.98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53亿元。
涌现出许多省优、部优产品,有些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焦宝石、糠醛等十几种产
品畅销国内,外销英、美、德、日等30多个国家。
章丘县素有经商传统。清末民初,商业较兴盛。旧章丘城为全县贸易中心,其他集镇较
兴旺的有刁镇、 明水、普集、埠村等。全县共有商号529家,且在外经商者多,“凡章
丘人所设店铺皆用乡里人作伙”。旧军孟家的“祥”字号,遍布京、沪、津、济、青、
汉口及东北等地。因战乱影响,新中国成立前仅剩较大商号31家。新中国成立后,商业
振兴。1949年,章丘、章历两县商业网点为2232处,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062万元。1953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商业所有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957
年, 全县商业网点898处, 其中国营、 集体881处,占98%;个体降为17处,占2%。
1957~1976年的20年,商业体制僵化,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拓宽流通渠道,发展多种所有制和经
营方式的商品经济,集体、个体商业蓬勃兴起,山庙会、物资交流会恢复,集市贸易繁
荣,外贸振兴。1985年,全县商业网点1.15万余个。其中:国营61个,从业1678人;集
体1815个,从业1.26万人;个体9643个,从业1.62万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72
亿元。
章丘县交通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公路建设加强,机动车辆增多。1985年,全县公路通
车里程429.5公里,其中沥青路面211.1公里。主要干线8条,217.7公里,主要站点21个。
22个乡(镇)全通汽车。客运,有客棚汽车60辆、25班次,小轿车258辆,三轮车350辆,
自行车18万辆, 轻骑、摩托760辆;货运,有载重汽车2190辆,14.7千瓦以上专业运输
拖拉机3100部,胶轮大车150辆。黄河上有机帆船7艘。客货运输以机动车、船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章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
中学158所(高、完中7所) ,小学789所,在校学生15.76万余人;职业技术中学3所,幼
儿园586所。 教育体制改革使学校面貌一新。 1977~1985年, 全县升入大专院校学生
1098人,中专学校5108人,技工学校269人。至1985年底,全县取得科技成果404项,其
中24项受到省、 市奖励。S633型气力输送装置填补国内空白;装配工业炉衬、CP330-4
型菜馅机、 JK3-1000-0.5乘客电梯、QW750-A型多用切菜机,填补省内空白;“章丘大
葱提纯复壮及高产栽培研究”等6项,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文化设施逐年增加,文艺创作日趋繁荣,民间文娱活动空前活跃。1987年,县城设有文
化馆、 图书馆、博物馆、书店、文化宫、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各1
处,影剧院3座,吕剧团1个。有乡(镇)文化站22个,影剧院8座,电影放映队180个;各
类文化专业户发展到800多户,业余创作队伍达156人。全县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水
平不断提高。1984年8月,建立县中医院。1985年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单位166个,干
部职工1518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48人,病床915张,年收治病员2.4万人,门诊112
万人次。 行政村卫生室885个,乡村医生1752人。全县注重体育运动,不断加强体育设
施建设。 1985年,全县拥有乒乓球台584个,篮球场482个,单双杠101副,建立各项体
育运动队400多个, 业余体育队伍达5100余人。全县运动员共破全国纪录7次5项,获国
家级金牌3枚,省、市级金牌44枚。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标准的90人、等级裁判员50人,
向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20人。
新中国成立后,章丘县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全县预算内县财政
收入4311.1万元,预算内县财政支出为3038.7万元。银行现金收入3.67亿元,现金支出
3.8亿元,各项存款2.75亿元,贷款2.0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53元,职工工资增长近
1倍。 城乡储蓄达2.27亿元。城乡人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活用品向较高档次发展。
每百户居民拥有自行车116辆、 缝纫机57架、钟表201只、电风扇12台、洗衣机2台、大
型家具115件、收音机88台、电视机25台、录音机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