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圣井街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12&rec=690&run=13

一、建置
明清时期,属西锦乡。民国,属第八区。1958年9月,成立寨子人民公社。1983年5月,
设立山后寨乡。 1985年9月,为县辖乡。1995年10月,撤乡设圣井镇。2005年12月,撤
镇设办事处。1986年,辖46个行政村、3.51万人。2005年,辖46个行政村、3.51万人。
办事处驻地山后寨村。
二、境域
位于市西南部,东邻埠村街道办事处,南接曹范镇,北与枣园、龙山街道办事处毗邻,
西与历城区孙村镇搭界。地势南高北低,集丘陵、平原为一域,总面积64平方公里,因
“章丘八景”之首的危山圣井坐落于辖区而得名。交通条件优越,经十东路、章丘大道、
胶济铁路横贯东西,○九路、潘王路纵贯南北。煤炭、地下水等资源丰富。
三、发展概况
农业 境内平原、丘陵交错,农业用水丰富,以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林果、畜牧
业为主, 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1986年,耕地面积3595.73公顷,农业机械
总动力1.68万千瓦,粮食总产量1.42万吨,农业总产值2500万元。1986~2005年,以加
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经十东路、章丘大道沿线综合开发为重点,粮棉、林果、畜牧、蔬菜
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大红鼓奶牛基地为核心,
辐射带动东省、毕杨等村,建设养殖经济圈;以圣井花卉基地和危山生态观光园为核心,
辐射带动张官、 西姚等村,花卉苗木种植户达到300多户,建设特色种植经济圈;以风
船酿造、益龙饲料等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建设农
产品加工经济圈。2005年,耕地面积2533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6.24万千瓦,粮食总产
量3.57万吨; 蔬菜总产1500吨, 棉花261吨; 奶牛存栏量2800头,生猪9600头,家禽
19.8万只,肉类总产量4428吨;养殖专业村3个,农业龙头企业4个,花卉苗木基地1处,
农业机械耕作面积97%以上,农业总产值1.14亿元。
工业 1986年, 乡、村、户办企业137家,从业人员4074人,生产项目有采煤、锻打、
面粉、 木器、服装等,工业总产值2560万元。1995年,镇、村、户办企业538家,从业
人员6723人。 工业总产值2.8亿元。至2005年,圣井高科技组团共引进企业57家,引资
额62.1亿元,过亿元项目17个;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圣井组团为核心的锻打行
业聚集区;重汽配套产业基地作用明显,形成了重汽配套产业聚集区。2005年,引办企
业、 村户企业达1289家,从业人员1.31万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4亿元,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88亿元, 规模以上利税297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万美元,出口
创汇90万美元。
交通 邮电 1986年,境内有济王路、○九路,其余道路以土路为主,乡村交通为生产
路连接,有交通运输车辆180多辆(台),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有邮电所1处,业务总量
2万元。至1995年,拓宽、改造公路4条,新修沥青路20公里。1996~2000年,开通拓宽
道路12条, 整修7条,境内硬化道路里程达40公里。之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横贯东西的经十东路、章丘大道全线贯通,纵贯
南北的潘王路、○九路顺利完成,20条园区框架路纵横交织,先后完成了毕杨路、李福
路等“村村通” 道路工程, 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到2005年,共有交通运输车辆
4578辆(台) ,完成货运量3560万吨,客运量200万人次。公路通车里程120 公里。邮
电业务总量251万元。 完成村村通电话、有线工程,市话总量达8795门,移动电话4670
部,有线安装入户率98%。
商贸 财税 1986年,镇、村、户办商业40家,集贸市场2处,社会零售总额510万元,
商贸交易额250万元,财政收入250万元。到1995年,工商业户113家,集贸市场3处,社
会零售总额5000万元,商贸交易额2500万元,财政收入513万元。2005年,商业374家,
集贸市场7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亿元,商贸交易额8700万元,财政收入1141万元。
城镇建设 1986年,由于是新建乡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住房以土坯房为主,乡镇
机关是在当时的平房内办公,条件落后。到1995年,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驻地新修、
改造道路三条,以济王路为依托,向两侧辐射带动,建设“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现代
化城镇”。到2005年,制定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完成镇前路改造和政务区改造工程,完
成省道244拓宽改造, 圣井组团道路建设,经十东路四期拆迁等,完成东姚村农民公寓
拆迁安置试点工程;对经十东路、潘王路、章丘大道、组团框架路等道路实施大面积绿
化,提升街道的环境质量;结合济南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制定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完
成张乙郎路、中学路等六条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道路”工程;建立城镇执法大队,
对违法建筑、农贸市场、出租车辆等规范化管理,改变城镇综合环境。农民住房新建、
翻建95%。
教育 科技 1986年,有中学9处,小学18处,专任教师343人,在校生6143人,适龄儿
童入学率92%,初中毕业升学率30%。当时校舍陈旧,教育环境落后。到1995年,教育
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学合并为2处,小学15处,专任教师317人,
在校生4931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33.1%。2004~2005年,投资
2967.94万元,用于教育基本建设和内部设施装备,为学校征地12.84公顷,建设中心学
校教学楼、 图书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计1.25万平方米;完成4处定点小学的改扩建
工程;顺利通过“济南市教育工作示范乡镇”评估验收。2004年实施了第一轮学校布局
调整,即中学1处,小学9处。2005年,第二轮学校布局规划定格为5处学校,即1处九年
一贯制中心学校,4处完全小学。在校生人数3364人,专任教师总数225人。20年间,聘
请专家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0余期,科普赶集20余次,申报科技成果22项,专利5项,
引进科技人员200余人。
文化 卫生 体育 1986年,投资40万元,新建乡卫生院,村级卫生室37个(所);有
文化站、 广播电视站各1处,农村以广播喇叭为主,传统文化娱乐较为活跃,活动时间
主要集中于春节期间。计划生育率97%,人口自然增长率12‰。2005年,街道卫生工作
实现了街道、 村一体化管理。投资200万元,新建4所农村卫生所,改造7所,农村医疗
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圣井卫
生院成功挂靠市中医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78人,病床100张,配备大型先进仪器设备,
年完成门诊量2.38万人次, 业务总量250万元。有文化站、广播站、书店(含私营)18
处, 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6处,对全街道8处文化遗址实现立碑保护,在危山风景区发现
汉代兵马俑陪葬坑,并对陪葬坑进行抢救性发掘,积极配合章丘市做好危山汉代兵马俑
遗址博物馆的规划、论证、建设工作。在省市级组织的各类文化演出比赛中,获省级比
赛一等奖,市级比赛二等奖,全民运动会优秀组织奖。20年间,共举行大型运动会29次,
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各类优秀人才800多人。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3‰。
人民生活 1986年, 人均收入490元,人均住房面积11平方米,多为土坯房,砖瓦房占
20%, 每百户居民拥有自行车73辆,钟表70只,年末居民储蓄额500万元。2005年,人
均纯收入5100元, 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米,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121辆,家庭影院87
套,电话92门,手机120部,彩电95台,电冰箱61台,洗衣机75台,家庭轿车(面包车)
7辆,居民储蓄余额1.9亿元。互联网入户率8%。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万人、
450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0人。敬老院1处。

2005年圣井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基本情况表
表28-19

┏━━━━━━━┯━━━━━━━━━━━━━━━━━━━┯━━━┯━━━━┯━━━━┯━━━┓
┃ 行政村 │ 村名由来 │总户数│ 总人口 │年末耕地│农民人┃
┃ │ │ (户) │ (人) │面积 │均纯收┃
┃ │ │ │ │ (亩) │入(元)┃
┠───────┼───────────────────┼───┼────┼────┼───┨
┃ 山后寨 │汉代已有人在此定居。曾名兴隆镇。后因村│ 728 │ 2473 │ 3459 │ 4900 ┃
┃ │处危山之阴,得名山后寨,简称寨子。清代│ │ │ │ ┃
┃ │设镇,名危山镇。另据李、张二姓《族谱》│ │ │ │ ┃
┃ │载:汉代,现村西南有一村庄,名兴隆镇,│ │ │ │ ┃
┃ │罗、吴等姓居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 │ │ │ ┃
┃ │张、彭、高、李等姓先后由冀州枣强、山西│ │ │ │ ┃
┃ │洪洞迁居于此,兴隆镇住户也往此集中,因│ │ │ │ ┃
┃ │此村在危山之北,乃将兴隆镇改为山后寨。│ │ │ │ ┃
┠───────┼───────────────────┼───┼────┼────┼───┨
┃ 宋李福 │原名李合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 │ 386 │ 1343 │ 2100 │ 4972 ┃
┃ │由枣强迁居城南华家庄。明万历年间(1573│ │ │ │ ┃
┃ │~1619年)又迁居该村。李姓于明洪武二年│ │ │ │ ┃
┃ │(1369年)迁居巡检庄。明崇祯年间(1628│ │ │ │ ┃
┃ │~1644年)又迁居该村。二姓合议:改村名│ │ │ │ ┃
┃ │为宋李福庄。 │ │ │ │ ┃
┠───────┼───────────────────┼───┼────┼────┼───┨
┃ 丁李福 │明代,丁姓从济阳县丁家窝村迁来建村。取│ 290 │ 1178 │ 1350 │ 4950 ┃
┃ │名丁李福庄。 │ │ │ │ ┃
┠───────┼───────────────────┼───┼────┼────┼───┨
┃ 鸡山张家 │据《张氏族谱》载:"本村原名宋家庄。明 │ 299 │ 1353 │ 1710 │ 4600 ┃
┃ │初,因水灾,张氏祖先由直隶枣强迁往山东│ │ │ │ ┃
┃ │济南府章丘县城西南45公里鸡鸣山东北角下│ │ │ │ ┃
┃ │宋家庄。"当时宋姓已无后人,因紧靠鸡鸣 │ │ │ │ ┃
┃ │山,故名鸡山张家庄。 │ │ │ │ ┃
┠───────┼───────────────────┼───┼────┼────┼───┨
┃ 梅 家 │原名东宋村。明初,梅姓从枣强迁来,改名│ 173 │ 554 │ 836 │ 4500 ┃
┃ │梅家庄。 │ │ │ │ ┃
┠───────┼───────────────────┼───┼────┼────┼───┨
┃ 睦 里 │明初,只有几家居民,尚不成村。后来靖姓│ 168 │ 617 │ 770 │ 3680 ┃
┃ │从今相公庄镇靖家庄迁来,李姓从枣强迁 │ │ │ │ ┃
┃ │来,两姓很和睦,遂取村名为睦里庄。 │ │ │ │ ┃
┠───────┼───────────────────┼───┼────┼────┼───┨
┃ 黄土崖 │明初,傅姓从枣强迁来,在一褐黄色土崖下│ 323 │ 1163 │ 420 │ 4208 ┃
┃ │建村,故名黄土崖。 │ │ │ │ ┃
┠───────┼───────────────────┼───┼────┼────┼───┨
┃ 黄 家 │明初,黄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231 │ 857 │ 1455 │ 4771 ┃
┠───────┼───────────────────┼───┼────┼────┼───┨
┃ 湖广院 │据《李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 │ 135 │ 439 │ 696 │ 4500 ┃
┃ │年),李姓从枣强迁来,取名杏园村。因村│ │ │ │ ┃
┃ │庄不发,又迁到湖边(湖已湮没)建村, │ │ │ │ ┃
┃ │(新村址)地名湖亩滩,故定村名湖广院。│ │ │ │ ┃
┃ │" │ │ │ │ ┃
┠───────┼───────────────────┼───┼────┼────┼───┨
┃ 大柳树 │明代,马姓从枣强迁来,在大柳树旁建村,│ 110 │ 397 │ 666 │ 4950 ┃
┃ │故名大柳树。 │ │ │ │ ┃
┠───────┼───────────────────┼───┼────┼────┼───┨
┃ 蒋 家 │明初,蒋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143 │ 480 │ 750 │ 4400 ┃
┠───────┼───────────────────┼───┼────┼────┼───┨
┃ 杜 家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杜姓从枣强│ 187 │ 613 │ 978 │ 3700 ┃
┃ │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 │ │ │ ┃
┠───────┼───────────────────┼───┼────┼────┼───┨
┃ 陈 家 │明初,陈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120 │ 381 │ 618 │ 4967 ┃
┃ │陈姓无后,村名沿用至今。 │ │ │ │ ┃
┠───────┼───────────────────┼───┼────┼────┼───┨
┃ 蔡 家 │明初,蔡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206 │ 784 │ 1187 │ 4600 ┃
┠───────┼───────────────────┼───┼────┼────┼───┨
┃ 菜 园 │此处原为平陵城的菜园,故名。 │ 174 │ 642 │ 680 │ 3680 ┃
┠───────┼───────────────────┼───┼────┼────┼───┨
┃ 宋 上 │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由枣强迁来,│ 610 │ 1821 │ 1409 │ 5200 ┃
┃ │在危山脚下建村,名宋上庄。 │ │ │ │ ┃
┠───────┼───────────────────┼───┼────┼────┼───┨
┃ 甄 上 │原名小尚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甄、│ 325 │ 1104 │ 1890 │ 4900 ┃
┃ │张二姓迁来,后甄姓成为大族,改名甄上 │ │ │ │ ┃
┃ │庄。 │ │ │ │ ┃
┠───────┼───────────────────┼───┼────┼────┼───┨
┃ 小 辛 │据村南石碑记载:"该村原名鲍刘庄。"元 │ 136 │ 443 │ 843 │ 5100 ┃
┃ │末,天下大乱,居民死亡殆尽。明初,重建│ │ │ │ ┃
┃ │新村,故名小新庄。后简化为小辛庄。 │ │ │ │ ┃
┠───────┼───────────────────┼───┼────┼────┼───┨
┃ 小 冶 │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碑载:"该 │ 508 │ 1705 │ 2871 │ 4650 ┃
┃ │村原称陶冶。"因汉代曾在此冶铁得名。明 │ │ │ │ ┃
┃ │初,蔡、李等姓由枣强迁来定居,为与埠村│ │ │ │ ┃
┃ │镇之大冶东西对称,改名小冶至今。 │ │ │ │ ┃
┠───────┼───────────────────┼───┼────┼────┼───┨
┃ 南 罗 │明末,村名张罗店,村民多数会掌面箩手 │ 343 │ 913 │ 1425 │ 5200 ┃
┃ │艺。传说:该村原址在村西北200米处,再 │ │ │ │ ┃
┃ │向西北有一座三官庙,庙产丰富,僧徒恃富│ │ │ │ ┃
┃ │而骄,横行不法。村民为避免僧徒骚扰侵 │ │ │ │ ┃
┃ │害,南迁至现址另建新居。因张罗店在原村│ │ │ │ ┃
┃ │北,取名南罗村。 │ │ │ │ ┃
┠───────┼───────────────────┼───┼────┼────┼───┨
┃ 周 家 │据明嘉庆十五年(1536年)修《王氏族谱》│ 253 │ 730 │ 1044 │ 4900 ┃
┃ │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姓从枣强 │ │ │ │ ┃
┃ │迁居本县相公庄。明末,又从相公庄迁此建│ │ │ │ ┃
┃ │村,以姓氏命名。" │ │ │ │ ┃
┠───────┼───────────────────┼───┼────┼────┼───┨
┃ 郭 家 │据村碑载:"该村原名盖家庄。明洪武元年 │ 161 │ 256 │ 618 │ 5200 ┃
┃ │(1368年),郭姓从枣强迁来定居。"作为 │ │ │ │ ┃
┃ │姓氏,盖的读音与郭的读音近,所以村名也│ │ │ │ ┃
┃ │随着郭姓的到来转音为郭家庄。 │ │ │ │ ┃
┠───────┼───────────────────┼───┼────┼────┼───┨
┃ 南栗园 │据《李氏族谱》载:"明初,李姓从枣强迁 │ 363 │ 1208 │ 1938 │ 4700 ┃
┃ │来,在栗子园旁建村。"因与北粟园相对, │ │ │ │ ┃
┃ │故名南粟园。 │ │ │ │ ┃
┠───────┼───────────────────┼───┼────┼────┼───┨
┃ 毕家坡 │明洪武二年(1369年),毕姓从枣强迁来,│ 195 │ 627 │ 618 │ 5100 ┃
┃ │建村在斜坡上,故名毕家坡。 │ │ │ │ ┃
┠───────┼───────────────────┼───┼────┼────┼───┨
┃ 官 庄 │以前这里只有几家开店的。唐王东征时,曾│ 373 │ 1335 │ 1605 │ 5302 ┃
┃ │到店内喝过茶。后来离此一华里的石门官庄│ │ │ │ ┃
┃ │全部迁来,遂取名官庄。 │ │ │ │ ┃
┠───────┼───────────────────┼───┼────┼────┼───┨
┃ 张 官 │明洪武初年,张王二姓由枣强迁此居住,村│ 305 │ 1072 │ 1633 │ 5000 ┃
┃ │东张姓称张官村,村西王姓称王官庄。后张│ │ │ │ ┃
┃ │姓人丁兴旺,占人口多数,乃合二为一,统│ │ │ │ ┃
┃ │名张官庄。 │ │ │ │ ┃
┠───────┼───────────────────┼───┼────┼────┼───┨
┃ 孟家窝 │据《孟氏族谱》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 │ 296 │ 1037 │ 1633 │ 4800 ┃
┃ │年),孟姓由直隶枣强大石桥迁居大冶村。│ │ │ │ ┃
┃ │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大冶再迁居于 │ │ │ │ ┃
┃ │此。"因地形凹陷,故取村名孟家窝。 │ │ │ │ ┃
┠───────┼───────────────────┼───┼────┼────┼───┨
┃ 东 姚 │沿革、含义名称由来见西姚庄条。 │ 257 │ 867 │ 1433 │ 4900 ┃
┠───────┼───────────────────┼───┼────┼────┼───┨
┃ 西 姚 │明初,姚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取名姚庄。山│ 151 │ 541 │ 879 │ 5100 ┃
┃ │洪爆发,村中冲出一条沟,将村隔成东西两│ │ │ │ ┃
┃ │段,该村在西,清末正式改名西姚庄。 │ │ │ │ ┃
┠───────┼───────────────────┼───┼────┼────┼───┨
┃ 孟家坞 │据村西南关帝庙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碑│ 120 │ 401 │ 827 │ 4600 ┃
┃ │载:"明初,孟姓由枣强迁来,选村址于凹 │ │ │ │ ┃
┃ │形地中,形如坞堡,故名孟家坞。" │ │ │ │ ┃
┠───────┼───────────────────┼───┼────┼────┼───┨
┃ 王家坞 │明初,王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于凹形地中,形│ 229 │ 742 │ 1134 │ 4700 ┃
┃ │如坞堡,故名王家坞。 │ │ │ │ ┃
┠───────┼───────────────────┼───┼────┼────┼───┨
┃ 阎家坞 │唐末,阎姓迁来在一块四面高,中间凹的地│ 94 │ 337 │ 554 │ 4900 ┃
┃ │方建村,形如坞堡。故名阎家坞。 │ │ │ │ ┃
┠───────┼───────────────────┼───┼────┼────┼───┨
┃ 杨 家 │明隆庆元年(1567年),杨姓由今刁镇旧军│ 87 │ 317 │ 489 │ 5000 ┃
┃ │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杨姓无后,村名沿│ │ │ │ ┃
┃ │用至今。 │ │ │ │ ┃
┠───────┼───────────────────┼───┼────┼────┼───┨
┃ 小 雷 │村名沿革含义,见大雷庄条。 │ 167 │ 619 │ 1031 │ 5200 ┃
┠───────┼───────────────────┼───┼────┼────┼───┨
┃ 大 雷 │据唐开成年间(836~840年)雷姓遗碑载:│ 80 │ 328 │ 300 │ 5000 ┃
┃ │"远在唐代雷姓即在此居住,名大雷村。"后│ │ │ │ ┃
┃ │洪水将村冲为两截,该村较大,故名大雷 │ │ │ │ ┃
┃ │庄。 │ │ │ │ ┃
┠───────┼───────────────────┼───┼────┼────┼───┨
┃ 孔 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孔姓从枣强迁来建│ 36 │ 143 │ │ 5198 ┃
┃ │村,名孔辛庄。 │ │ │ │ ┃
┠───────┼───────────────────┼───┼────┼────┼───┨
┃ 黄 辛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版《历城县 │ 72 │ 239 │ │ 5100 ┃
┃ │志》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 │ │ │ │ ┃
┃ │黄姓在此给长山县(今属邹平县)焦桥袁姓│ │ │ │ ┃
┃ │大地主种庄子地。后发展成村,取名黄辛 │ │ │ │ ┃
┃ │庄。" │ │ │ │ ┃
┠───────┼───────────────────┼───┼────┼────┼───┨
┃ 吴 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姓从枣强迁来建│ 162 │ 572 │ 584 │ 5000 ┃
┃ │村,取名吴辛庄。 │ │ │ │ ┃
┠───────┼───────────────────┼───┼────┼────┼───┨
┃ 东 省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版《历城县 │ 124 │ 440 │ 812 │ 5000 ┃
┃ │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 │ │ │ │ ┃
┃ │东、西省庄原是一村。清康熙年间(1622~│ │ │ │ ┃
┃ │1722年),洪水将村冲成东西两段。"该村 │ │ │ │ ┃
┃ │是东段,故名东省庄。 │ │ │ │ ┃
┠───────┼───────────────────┼───┼────┼────┼───┨
┃ 西 省 │村名沿革含义,见东省条。 │ 109 │ 358 │ 707 │ 5100 ┃
┠───────┼───────────────────┼───┼────┼────┼───┨
┃ 王里侯 │清初,王姓从章丘城南关迁孙侯里庄东南 │ 122 │ 440 │ 605 │ 5010 ┃
┃ │250米处建村,取名王侯里庄。 │ │ │ │ ┃
┠───────┼───────────────────┼───┼────┼────┼───┨
┃ 孙侯里 │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姓从枣强迁来建│ 135 │ 477 │ 887 │ 4950 ┃
┃ │村,以姓氏命名孙侯里庄。 │ │ │ │ ┃
┠───────┼───────────────────┼───┼────┼────┼───┨
┃ 毕 杨 │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王氏家谱》│ 211 │ 731 │ 1383 │ 4600 ┃
┃ │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毕、杨二姓 │ │ │ │ ┃
┃ │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 │ │ │ ┃
┠──┬────┼───────────────────┼───┼────┼────┼───┨
┃刘家│ 刘 家 │明洪武二年(1369年),刘姓从枣强迁来建│ 251 │ 861 │ 1397 │ 4900 ┃
┃ │ │村,以姓氏命名。 │ │ │ │ ┃
┃ ├────┼───────────────────┤ │ │ │ ┃
┃ │ 邢 家 │明洪武二年(1369年),邢姓从枣强迁来建│ │ │ │ ┃
┃ │ │村,以姓氏命名 │ │ │ │ ┃
┠──┴────┼───────────────────┼───┼────┼────┼───┨
┃ 张乙郎 │据《村简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 187 │ 681 │ 1533 │ 4950 ┃
┃ │年),张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因只有一个儿│ │ │ │ ┃
┃ │子,故名张乙郎庄。" │ │ │ │ ┃
┠───────┼───────────────────┼───┼────┼────┼───┨
┃ 北栗园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姓从枣强迁居吴│ 126 │ 437 │ 45 │ 5030 ┃
┃ │辛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吴│ │ │ │ ┃
┃ │辛庄南移2公里,在栗子园旁另建新村,又 │ │ │ │ ┃
┃ │因与南粟园相对,故名北粟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