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种植结构调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a&A=12&rec=197&run=13

一、立体种植
1991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发展蔬菜生产为突破口,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
展高产、高效农业”的要求,在农技部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推广粮、粮、菜间作套种
面积1万公顷,粮、瓜、菜间作套种面积0.2万公顷,高低高蔬菜间作套种面积0.47万公
顷,粮、棉套种面积0.33万公顷。实现吨粮千元(亩产吨粮、收入千元)高产高效田67
公顷。 是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猛增到7618公顷,复种指数提高到168.2%,经济作物
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增至18.2%。1994年,市农业局聘请中国农学会、中国立体农业学
会6名专家教授分别在明水、白云湖、水寨3乡镇举办冬暖棚室栽培及麦田立体种植培训
班;市政府转发市农业局《关于在中部、北部地区重点推广几种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的意
见》,对全市在中北部重点推广粮粮、粮棉、粮油、粮菜等立体高效种植模式作了安排
部署。 2005年,全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面积发展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52.5%,
其中麦葱套种面积1.33万公顷,立体模式种植面积2万公顷,麦棉套种面积0.67万公顷。
二、品质结构
调整粮食作物品系 1996年,引进优质小麦莱州931、白玉149、D041新品种获得成功。
2005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2.87万公顷,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56.1%。三高(高
油、 高蛋白、 高赖氨酸) 玉米、粮饲兼用玉米发展到2万公顷,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
42.3%。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均呈递减状,但名、特、优品种出现增长势头,龙山小
米发展到10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1.5%;稻谷生产全部被认证为绿色产品;南部山
区建立了小豆、豌豆、绿豆、红豆等小杂粮生产基地3000公顷。
调整经济作物品系 经济作物中蔬菜发展较快。至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2.43万公顷。冬
暖式大棚1万余个,食用菌种植2万平方米,富硒、富锌大葱面积占到大葱总播种面积的
一半以上,特型蔬菜、珍珠西红柿、彩椒等发展较快。瓜类种植面积4252公顷,比1986
年增107.6%,新引进香瓜种植面积667公顷,占瓜类面积的15.7%。棉花重点种植衣分
率高的高产优质品系, 棕、绿色彩棉试种10亩,获得成功。引进种植保健型黑花生150
亩获得成功。
区域种植 1995年,全市形成了中、南、北三大开发基地,即中部地区30万亩双千田基
地,北部再造30万亩丰产田基地,南部3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基地。1997年,按照因地制
宜、集中连片、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中北部重点巩固完善了“两田”“两区”“两基地”。
两田即30万亩小麦丰产田和10万亩示范样板田;两区即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立体种植示范
区; 两基地即7万亩大葱生产基地和10万亩保护地栽培基地。自2001年开始实施六大标
准化基地建设,到2005年农业标准化面积已达70万亩,以此为核心带动形成了40万亩优
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保健型富硒、富锌大葱生产基地,2万亩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
4万亩西瓜、香瓜生产基地,5万亩大米生产基地,4万亩小米、绿豆等小杂粮生产基地,
10万亩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以及沿济青公路两侧30万亩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基地等,形成了
各具特色、色彩鲜明的种植业板块式生产布局。
产业化经营 “九五” 期间,是全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其主要模式有 “龙
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市场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合作组织带动基地,基地
连农户;农民运销队伍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全市形成了粮食、蔬菜、食用菌等主
导产业基地, 400多个专业村和10万多个专业户。“十五”期间,全市产业化经营日趋
完善, 到2005年,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济南
市级7家,投资过亿元的4家,带动农户17.6万户,建成产业化基地30.2万亩,农产品批
发市场33处, 并组建经济合作社、农民协会等中介组织176个。天丰集团、种业集团被
确定为济南市首批重点龙头企业;刁镇蔬菜批发市场被列为农业部定点蔬菜批发市场;
枣园大葱批发市场、柴家韭菜批发市场、张林蔬菜市场和枣园万新大葱协会、食用菌协
会等被评为全省农村百强经济合作组织,章丘市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
(市)”。
三、调整成效
1986~2005年,全市(县)种植结构调整的总脉络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结构
的调整,“在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 的做法成效显著。 1986年全县粮、 经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10.53万公顷和
2.13万公顷, 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83.2%和16.8%, 到2005年调整为粮食播种面积
11.08公顷,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7万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分别是73.6%和
26.4%。其次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内部品系之间的调整,发展优势高效品系作物,压
缩劣质价位低的品系作物。在结构调整方式上,主要是发展立体种植、扩大蔬菜种植面
积。全市(县)种植业复种指数由1986年的162.5%上升到2005年的197.5%,在全市耕
地面积减少1749公顷的情况下, 播种面积纯增2.38万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
5457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1.84万公顷。种植面积增加结构日趋合理,产量产值逐
年增加, 种植业增加值由1986年的1.6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1.02亿元,年均增长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