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妇女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8&rec=16&run=13

商河县妇女组织是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1939年县委成立商河县妇
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配有专职干部。号召发动和教育广大妇女,支持儿子、
丈夫参军参战;发展土纺土织,给军队做鞋袜、军衣,支授军队打胜仗;为人民军队
传送和探听情报;掩护军队的伤病员。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重大贡献。女侦察员薛
之利经常以讨饭为掩护,深入敌占区,两次被日本侵略军抓起来,并对其威胁利诱、
严刑拷打,但都没能使她屈服。党的地下交通员刘圣荣将几个孩子托别人照管,参加
抗日大队。1945年全县解放后,县妇救会又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土改斗争,涌现出
更多的先进模范人物。
1949年妇救会改称民主妇女联合会。1950年召开首届县妇代会,选举产生县妇联
主任及组织、宣传部长。新建的民主妇女联合会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扫除文盲
运动。动员全县18~25岁的妇女上午校,大批女青年摘掉文盲帽,成为各行各业的生
力军。合作化运动中,妇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胡集区史家村任清云率先组织
5个互助小组。1953年扩建为初级社,后又扩建为三个村联办的高级社。多次出席省
、地劳模会。
1957年民主妇女联合会改为妇女联合会。改称后,动员全县妇女围绕党的中心工
作,贡献妇女的力量。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左”倾错误影响,也出现过忽视妇女
权益的倾向,妇女联合会为维护妇女的权益而积极展开工作。1963年学雷锋运动在全
县展开之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共组织妇女学雷锋小组780个,组织丰产组415个,
建各种丰产田、试验田710.5公顷,平均亩产238斤。涌现出妇女学雷锋积极分子252
3名,有200名妇女加入了党组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妇联被迫停止工
作,但广大妇女仍以实际行动反对、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路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
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妇联恢复工作。至1980年先后组织起“三八”
植棉组1374个,参加人员7801名,总共管理棉田2589.5公顷。涌现植棉先进妇联5个
,植棉能手196人。1981年后,全县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广大妇女的社会
地位和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模范婆婆、模范媳妇、劳动模范层出不穷。1985年召
开八届妇代会,全县妇女响应大会号召,发奋自强,锐意改革。涌现出许多“三八”
红旗手、“五好”家庭、劳动模范,其中受全国表彰的有13人。1990年全县建妇代会
933个,有61名优秀妇女加入党组织,226名妇女进入各类函授学习班。县、乡妇联举
办植棉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妇女2万余人,有1700人成为植棉技术骨干,133名妇女
领取农民技术员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