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6&rec=8&run=13

铺递·民信局·邮柜商河县在历史上曾运用烽火台和驿站等形式传递信息和信件
文书,后来逐步建立起官方邮递机构。1343年(元至正三年),在县城内县治以南设总
铺递1处,邮亭、门楼各1座,正房3间。县以下设铺递9处,东路4处:牛庄铺、宽河
铺、王庄铺、旧丰铺(斜庙);西路2处:孟庄铺、杨广坞铺;南路2处:钱庄铺、杨庄
铺;北路1处:殷巷铺。总铺递配驿承1员负责管理。各铺递均配备马1匹、车1辆,夫
、役各1人,兵3人,铺司1员。总铺递与铺递共同负责办理公文及其他信件传递。至
1405年(明永乐三年)改设民信局和侨批信局。同时县境内设高桥驿站(现白桥乡境内
)和小店子驿站(现韩庙乡境内)。官方文件和民信均经县内驿站和民信局投递分发。
清代基本上沿用明代的邮递方式。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建立邮柜,在县城私
人商号“天兴和”设总柜1处,下设邮柜12处,城东2处:营子镇、大刘家;城东南2
处:李家坊子、岳桥;城南1处:玉皇庙;城西南2处:魏家集、孙家庵;城西北1处
:小街子;城北2处:买虎站,小店子;城东北2处:牛庄铺、棘城镇(上述邮柜均设
在集镇私人商号)。总柜和邮柜不仅供官方使用,也为百姓传递信件。
中华邮政局·电话事务所1904年(光绪三十年)邮柜改为邮政代办处。1912年(民
国元年)改为三等邮局;1919年升为二等邮局;1931年复称三等邮局,也叫中华邮政
局;1941年下设4个邮票代售处:龙桑寺、胡集、殷巷、郑店(当时胡集属临邑县,郑
店属乐陵县,邮政业务归商河管理)。
1928年商河县开始安装电话,当时称商河县电话事务所,设在城内南门里1号门
,共有5个工作人员。1931年6月建长途电话分局,机房设在国民党县党部院内,隶属
山东省长途电话管理局直接领导。
战时邮局·军事电话站·邮电局1940年在中共商河县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交通站
,有7名工作人员。商河交通站于1943年3月改为战时邮局,负责党政文件传递和书报
发行及普通信函的投递。1945年9月26日商河解放后,中共商河县委和民主政府接管
了旧中华邮政局,成立了人民邮政,下设4处邮务所,即:玉皇庙、段家集、龙桑寺
、李家集。1946年将段家集和李家集邮务所撤销,又新增12处,即:潘桥、常庄、沙
河、韩庙、城西常庄、胡集、魏家集、大刘家、张公家、城关、花园(现属乐陵县)、
殷巷,至年底共14处。1947年后开始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支援新解放区。商河邮政
局于1949年撤销了西常庄、魏家集、大刘家、花园、张公家5处分支机构,县局由30
人减为20人。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在接受旧电话局器材的基础上成立了军事电话站,职工
5人,业务属行署电话总站领导,行政属县委和县人民武装部领导。建国后军事电话
站更名为县政府电话站。
1953年4月县政府电话站迁往邮政局。原邮政局改为邮电局。下设4个组:封发接
车组、报刊发行组、邮电营业组、报话机线组,全局有29名工作人员。
1958年12月商河县与乐陵县合并,县局仍住商河城,原乐陵县局改为邮电支局。
县局设3股1厂:秘书股、电信股、邮政股、邮电修配厂,下辖支局(所)28处。1961年
商河与乐陵分县,商河邮电局设分拣、营业、话务、报务、机线、机要、邮运7个组
,分支机构减为14处。
1969年9月邮、电分开,设商河邮政局(属县委领导)和商河电信局(属县武装部领
导),分支机构同时分家,1973年再次合并,称商河县邮电局,下属分支机构增为17
个。1985年底邮电局设7个组,即:营业组、分拣组、发行投递组、邮运组、报务组
、话务组、机线组,每个乡镇设一个支局,共21个支局,全局共有职工168人。1990
年底县局改设4股1室8个班组。即:计财股、邮政股、电信股、储蓄股、局办公室、
营业组、分拣组、发行投递组、报务组、话务组、机务组、邮运组、机线组。设20处
分机构(奎台乡邮电支局于1990年初划归乐陵市),全局有干部职工1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