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名吃制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3&rec=30&run=13

马蹄烧饼形状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商河马蹄烧饼历史久远,在清朝就已享有
盛名。
马蹄烧饼制作考究,配料严格精细,所用面、油、酥、芝麻均有准确的比例。从
制作到出炉需要十几道工序,每个烧饼不足2两(62.5克)重,需要两个面剂制作而成
,一个面剂与用油炒好的酥卷制成层层叠叠状,当作烧饼的瓤,然后用另一面剂包在
外面,当作烧饼的皮,随即在光滑的石墩上搓成马蹄状,蘸以芝麻和糖色,贴在炉中
锅面烘烤。一般7~8分钟即可成熟出炉,刚出炉的烧饼皮瓤分离,外酥内嫩,香气四
溢,色、味、形均佳。这样烤制的烧饼可以久置而不变味,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也可
存放较长时间。
马蹄烧饼除配料严格精细外,掌握烤制火候也是十分重要的。制作马蹄烧饼的锅
比较奇特,它所用的大平锅面朝下、底朝上,为保持炉内所需要温度,锅底用泥巴糊
好,炉底上下不透气,燃烧所用氧气,均从宽敞的炉门进入。全天所用的燃料一次全
部放入炉中,从上面点火,由上而下燃烧,一次点火连续使用,所燃灰烬根据炉内温
度由上面逐渐清除。制作马蹄烧饼最理想的燃料是木炭和谷糠,也可用锯末代替。
商河马蹄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得以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更加
重视这一传统名吃的继承和发展。80年代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使
马蹄烧饼烤制业更加兴盛,全县有店铺130家。年产量达300余吨,产值90万元,利润
27万元。这些遍布全县的烧饼铺在继承传统制作的同时又有改进和创新,各具特色,
各有风味,起到了取长补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作用。城内名气大的两家烧饼铺
是徐连金烧饼铺和王仁高烧饼铺,他们制作的马蹄烧饼质量上乘,日产量均在100公
斤以上。产品除供应本县的宾馆、招待所和饭店外,周围县市的宾馆、招待所也常常
慕名定购。
糖酥火烧也称龙桑寺火烧,是商河县传统名吃。由龙桑寺一家谢姓点心铺所首创
,始于清朝中期。解放前只有龙桑寺经营。建国后商河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传统
名吃的继承和发展,在人力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以保证其技术不失传。70年代糖
酥火烧逐步普及全县,80年代,全县的糖酥火烧铺发展到60余家,仅县城内就有10余
家,每家日产量在100公斤以上。
糖酥火烧主要以面、油、糖做原料,制作精细讲究。即先将面在锅里用油炒煎,
取出后加香油和调料,这称为酥。再把和好的面擀成饼,抹上酥,抻拉成条,制成多
层皮,包上糖馅,然后放在炉上烘烤。制作糖酥火烧所用烤炉十分别致,大平面锅,
上面悬吊铁锅盖,可随意升降和移动,上面可点燃燃料。一般用劈好的木柴。烘烤时
把做好的火烧放在平锅上面,先点燃锅盖上的燃料,并调到一定温度,再点燃锅下的
燃料,这样,火烧夹在中间,两面受到烘烤。还要掌握好火候,使烤出的糖酥火烧,
味美可口、香气四溢、颜色淡黄,酥、香、甜皆备。近几年糖酥火烧在制作上,又有
发展和创新,县城的几家店铺首先使用了电烤箱,既卫生又解决看火候难的问题。在
配料上也有改进,如增加一些花生米、核桃仁、青红丝等,使糖酥火烧的味道更加鲜
美。
糖酥火烧物美价廉,好保存,便于携带,待客馈友皆宜。近年县城各宾馆、招待
所、饭店均作为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新兴街“将够本”糖酥火烧店继承龙桑寺的传
统风味,作工精细、质量上乘,堪称全县之首,倍受群众青睐,远近闻名,畅销不衰
。1990年济南、德州、济阳、临邑、惠民等市县也涌现出专营“商河糖酥火烧”铺店

炉底子又称龙桑寺大子,是商河的传统名吃,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因它呈
圆形,直径25~35厘米,至少有6根腿,多者达10根腿,其形状如同农村烧火做饭用
的炉子,故此而名。据传炉底子起源于清朝中期的商河城东龙桑寺,与传统名吃
--糖酥火烧齐名,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只吃糖酥火烧不吃炉底子
--不够滋味”。炉底子虽为油炸,但香脆可口,无油腻之感。
炉底子作工精细,用料考究。和面时要掌握好面、水、油、盐、碱、矾等料的
比例,并注意投放顺序和温度。和好的面如同一团粘胶,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一般一
个面剂约五钱重,在面板上做成炉底状后放入适度的油锅内炸。所用油锅一般都比较
大,油温要适度匀恒,看火候的师傅技术要娴熟,既保证子在油锅内不变形,又能
在适当的火候出锅,其特点是个大腿细,炸得匀,炸得透,刚出锅时柔软可口,稍微
放置则酥脆味美,久置后色、味、形均不变异。用香油或拌以香油炸出的子,其味
道更美。在商河城东一带炉底子是喂养婴儿、馈赠亲人、招待贵宾的上乘食品。途
经龙桑寺的旅客也往往慕名买一串炉底子再归。
老豆腐商河人民有做豆腐和食用豆制品的传统习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把
豆腐当作过年过节、招待亲友的重要食品了。紧靠县城的豆腐店村和贾家村,世代经
营豆腐,技术高超、远近驰名。做老豆腐需将豆子经过浸泡、凉晒、脱皮、磨汁、过
筛、熬浆、点卤等工序。当熬浆时适当将凝固剂(卤)晚放些时间,豆腐便变成老豆腐
了。刚做好的老豆腐热腾腾、白生生、膨松松。食用时用一个浅平勺片片舀入碗中,
然后浇上香油、麻汁、辣椒油、酱油、花椒大料汤、盐水、味精等十几种调料。可根
据每个人的口味增减调料。吃起来香味浓郁、鲜嫩可口,且增进食欲,强身健脑,是
一种上等食品和补品。商河县老豆腐一年四季均能生产供应。仅县城就有几十家固定
摊点,并且经常有老豆腐挑子走街串巷。不仅当地人喜爱,也受到来往过客的青睐。
城西关的纪堂老豆腐被评为山东省风味小吃的银奖产品。
熏枣商河熏枣也叫黑枣,又叫乌枣。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被誉为名贵补品。
是人们用来招待亲朋馈赠好友之佳品。
商河县东南部的白桥、郑路、孙集、杨庄铺等乡镇,盛产各类优质枣,当地群众
的传统熏枣习惯和精细的制作技术,早在几百年前就享有盛誉,每年有几十万斤远销
京、沪、闽、浙、皖等地。
商河熏枣生产过程严格精密,一般要经过精选优质枣、挖修土灶、选择燃料、熏
蒸烤制等工序。首先要挑选周身红色、个大肥实、无虫蛀、无破伤的优质枣,将大圆
铃枣、大婆枣、躺枣、小枣等按统一规格和品系分类,然后分别熏烤。建灶时,根据
枣的数量定尺寸,每灶可熏烤500~1000公斤。通常是先挖一个长3米、宽4米、深1.
5米形如牛槽的地下坑,中间再挖一条宽1米左右的斜形通道(供给燃料用)。挖好坑后
平地下梁铺檩,檩上铺上高粱秸箔,箔缘超出坑口边5厘米为宜,然后在坑边四周用
土围严夯实,以防散热漏烟。再用竹杆或木条为支架,披上芦席,架在围墙上。两头
和中间各留一个出烟洞,这样既充分利用烟火,又可防阴雨天气。所用燃料只能选用
枣树、杨树、榆树、柳树等无怪味的干木柴。这样熏出来的枣色味俱佳。熏制方法是
先把选好的枣用清水洗净晾干,再放入锅里煮至七八成熟捞出摊晾。待枣面无水分、
体内无热气时即可上炕点火(从两头点起)熏烤。一般情况下12个小时后进行翻炕,翻
后再经过12个小时熏烤,即可卸炕,凉枣、选枣,随之进行第二次熏烤,第二次熏烤
程序和第一次完全相同,但烟火大小更要严格掌握。熏枣的特点是:抓一把紧握成一
团,松手即散;搓搓不脱皮;掰掰肉核离;外形纹理多、细、短、深;纹内略红润,
表皮似红非红,似黑非黑,似紫非紫;吃起来香味浓郁,肉质鲜嫩,回味悠长,风味
独特。
近年来,专家研究化验证实,商河熏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2、铁
、磷、苯丙氨酸、门冬氨酸、糖、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能消除疲劳,
兴奋神经,益血健脑、强筋健骨。对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贫血者有良好的疗效,还
有补血、滋阴、养气、减缓机体衰退、健胃等功效,是难得的营养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