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印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3&rec=26&run=13

商河县于1954年8月建私营双星铅印局,只有圆盘机等简易印刷机械,在城东关
租赁4间民房,隶属工商联管理,年产值1万元。1956年双星铅印局与刻字社联合成立
印刷刻字社。归县手工业联合社领导,人员增至10人,社址由东关迁入城内,并购买
一台圆盘机和旧式掰把切纸机,年产值2万余元。1956年底,印刷刻字分开,成立印
刷社,厂址迁到东关北侧,职工15人。1957年增加四开平台印刷机、对开印刷机、手
摇铸字机及字模等,以3.5马力(2.57千瓦)汽油机为动力,改善了劳动条件。1957年
底,固定资产达2.14万元,年产值已超过5万元。并从惠民、济南等地招聘了部分技
术人员,职工达到40人。
1958年商河和乐陵两县合并,印刷社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地方国营,直属县委领导
,职工70余人,主要承担《商河大众报》的印刷任务。厂址从东关搬到南关外,新建
面积1700平方米,全厂固定资产3.2万元,年产值14.4万元。1961年商河与乐陵县分
开,县报停刊,印刷社又归县工业局领导。由地方国营改为集体所有制。因连续3年
自然灾害,生产下降。1963年印刷社又逐步恢复了生产,并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
使部分平台印刷机实现了自动续纸,减轻了劳动强度。1966年购进2台四开平台印刷
机,承担了省出版局委托印刷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三篇著作的任务,当年产值增加到40万元,实现利润3.4万元。1967~1968年,印
刷厂又征地0.53公顷,扩建厂房12间,其余厂房全部翻修一新,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1970年后职工增到70人,设备也不断更新和增加。1976年固定资产34.6万元,总产
值超过66万元,实现利润15.75万元。1977年增建厂房20余间,购置锅炉1台,生产车
间使用上了暖气,改变了过去用煤炉取暖的状况。增置2台全自动对开平台印刷机,
1台全张纸切纸机,单头订书机及照像制版设备。从过去仅能承担简单的零星印刷品
,转为印刷中小学课本,品种多达10余种,有的课本印量在100万册以上。是德州地
区先进的县级印刷厂,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0年产值突破100万元大关,实
现利润2.2万元。1981年产值102.1万元,利润3.46万元。1982年进一步完善了经济责
任制,同时购买1台卧式印刷机,2台全自动对开印刷机和0.4吨的锅炉,还购置订书
机、切纸机各1台。为印刷高档印刷品,从青岛印刷厂购进2台日本产对开全自动胶印
机及与胶印机相配套的磨版机和晒版机,当年投产,从而使商河印刷业发展到一个新
的水平。1984年以后购进四开平台印刷机、振动打样机、铸条机、压背机各1台。19
85~1988年期间,生产一直比较稳定,年产值均在90万元以上。1989年产值达到112
万元。1990年全厂有职工150人,固定资产84万元,年产值121万元,销售收入102万
元,利润5万元。
1980年后全县相继建立了5处印刷厂和10余家个体印刷点。1990年工业总产值32
0万元。其中孙集印刷厂有职工50人,产值74万元,固定资产15万元,销售收入35万
元。燕家印刷厂有职工20人,年总产值65万元,固定资产10万元,销售收入60万元。
胡集印刷厂有职工14人,年产值38万元,固定资产3万元,销售收入21万元。棉麻公
司印刷厂、教师进修学校印刷厂也初具规模,年产值均在3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