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植树造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2&rec=55&run=13

  清及民国初期,植树造林多在宅院周围、沟头壕崖、湾边、寺庙及坟地上零星栽
植,造林数量很少。30年代后,官方号召人工造林,成片林渐多,1933年造林26.67
公顷,成活4万余株。1936年造林9公顷,植树2万余株。1937年日军侵占后,境内树
木损失惨重,加之1942年大旱无收,群众取食树皮、树叶,到1945年商河解放前夕,
林木几经破坏,旷野无荫,村庄周围树木甚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造林事业发展迅速,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
业政策,坚持国营造林与互助合作造林并举,用材林与防护林、经济林并举,成片造
林与“四旁”植树并举的方针;并贯彻执行了“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社
员房前屋后谁造谁有”的造林政策,广泛发动群众植树造林。1956年开展了大规模的
集体造林。1959年出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造林高潮,全年造林面积1120公顷。1
966年掀起了第二个造林高潮,全年造林面积达766.67公顷。70年代以后,县内以农
田林网为中心的平原绿化发展迅速,1974年形成第三个造林高潮,全县造林面积218
0公顷,被山东省委命名为林业生产先进单位。1976年商河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
成方,沟成网,沟渠路边树成行,排、灌、路、林四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被评
为全省8个林业先进县(市)之一,荣获一等奖,并出席了全国绿化工作会议。1978年
商河县园林化模型在德州地区农业展览馆展出,同年被省政府作为样板向全省推广。
80年代后,造林事业又有较大发展,1986年掀起第四个造林高潮,全县造林10000公
顷,其中经济林占1333.3公顷。1990年全县累计造林面积9266.67公顷,年末实有林
地3300公顷。其中当年造林面积666.67公顷,含防护林373.33公顷、用材林133.33公
顷、经济林160.01公顷,造林保存率为76%,林业产值687万元。
  用材林和速生丰产林1958年响应山东省林业会议的号召,全县广泛开展了营造速
生丰产林的竞赛活动,于1959年造林1120公顷。1960年根据林业部提出林业要实现“
林场化、基地化、丰产化”的指示精神,分别在怀仁公社的生张、古城、储家、河西
吴,胡集公社的陶家等村建立了社办林场,全县共营造用材林、速生丰产林面积460
公顷,到1966年共营造速生丰产林、用材林面积800公顷。1970年以后国家资助营造
速生丰产林。于1977年春县内始营造矿柱林,由县林业局与造林单位签定合同,造林
一亩由省煤炭局预付50元,待10~15年采伐后将借款归还,木材50%售给煤炭局。承
担造林任务的主要有赵魁元、殷巷、胡集、怀仁等公社,造林面积1133.33公顷,植
树187万株,主栽树种为毛白杨、杂交杨、欧美杨类。1978~1980年期间,由国家资
助,在张坊公社的张坊街、白集、李兵马,贾庄公社的商西河两岸、利禹路、备战沟
岸,玉皇庙公社的东大岭、西大岭、赵美雨、李家庵、子李、太平庄、史家庄、柴
王家,展家公社的斜庙洼,潘桥公社的孙玉玺、丁赵,燕家公社的宋家、刘麦芒,殷
巷公社的商家,赵魁元公社的马探辉、杨楼、崔拐、王集、刘家、郭八社等地建用材
林、速生丰产林基地466.67公顷。80年代后,在牛铺公社改碱河两岸,燕家公社的王
围子、杨市,赵魁元公社的李家集、东常王,韩庙公社的杆子行,杨庄铺公社的窑厂
、陈家、苏家,白桥公社徒骇河两岸,玉皇庙公社引黄二级沉沙池,胡集公社的董家
、西马等地营造速生丰产林、用材林333.33公顷。1990年全县共有用材林、速生丰产
林面积1600公顷,其中速生丰产林500公顷。
  河道防护林与农田林网防护林包括河道防护林和沙荒地上栽植的片林,其目的是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县境内有10余条骨干河流,全长280多公里,共需
绿化面积2933.33公顷,1970~1984年已绿化面积1533.33公顷,其中幼龄林600公顷
、中龄林933.33公顷,林木蓄积量7.04万立方米。1984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由
于地权、林权的变更及部分成熟林更新,防护林生产受到一定影响,1990年底全县有
防护林面积1333.33公顷,其中幼龄林666.67公顷、中龄林586.67公顷、成熟林80.0
0公顷,林木蓄积量为4.5万立方米。防护林规格为株行距2×2米,三角形定植,树种
以杨、柳、榆、刺槐为主。绿化比较好的有徒骇河、土马河及商中河南段。
  农田林网建设始于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有较大的发展。1971年以前所营建的林
网大部分行数多,株、行距较小,植树密度较大,树种单一,质量差,防护效能低。
1972年县革委作出了《关于三成(田成方、沟成网、条条道路树成行)、四结合(沟、
渠、路、林)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决定》,山东省和德州地区也在商河县潘桥公社搞大
地园林化试点。1975年商河县在全省第一个建成了农田防护林体系,标准林网化面积
7200公顷。80年代后,注重了林网的完善和更新换代,填补林网空缺,疏密补稀,改
变林带结构。至1984年,全县已有林网化面积64266.17公顷(折合),植树303.9万株
,完善林网10000公顷,林带总长度195万米,标准化林网面积13333.33公顷,占宜林
网化面积的60%以上,林带覆盖面积1600公顷,林网蓄积量15.7万立方米,占全县林
木总蓄积量的50%以上。1990年完善农田林网面积23333.33公顷,年末全县保存标准
农田林网化面积17933.33公顷,林带覆盖面积1733.33公顷,植有各种树木243.28万
株,林网蓄积量15.4万立方米。
  林网建设是“以河为纲,以沟为网,沟沟相连、沟河相通”,以“排、灌、路、
林”四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其规格是:66.67公顷为一大方,内设4~6个小方,
网眼面积一般为6.67~20公顷(400×500米)。主林带为东西走向,植树6~8行;副林
带为南北走向,植树4~6行,并与沟、路、农田划方相一致。1985年后,由以往的乔
木单层林结构改为乔灌混交的复层林结构,即以沟柳,路杨或杨、刺(槐)混交,上乔
下灌,桐、枣镶边,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的带、网、间、片、点相结合的绿
色长城。
  林粮间作商河县的林粮间作主要有枣粮间作和桐粮间作两种形式。
  枣粮间作历史较长,清及民国时期,即有在村庄附近或田间零星间植者。60年代
枣粮间作发展较快,1975年全县间作面积533.33公顷,一般间作行距为30~50米,株
距3米,每亩植9株,但由于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及其它原因,未能管好。1984年全县仅
保留枣粮间作246.67公顷,1990年仅余106.67公顷,有枣树1万株。
  桐粮间作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1975年全县桐粮间作面积340公顷。一般间作行
距为25~30米,株距5~6米,每亩植树5株。80年代后,由于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提倡
,1984年增加840公顷。主要分布在沙河、殷巷、胡集、张坊、怀仁、白桥、岳桥、
展家、玉皇庙等11个乡镇。但由于土地使用权、林权变动等原因,1990年底仅余43.
33公顷,桐树3700株。
  另外,1975年发展桑粮间作36.2公顷,1979年后逐渐刨除。1984年玉皇庙镇的东
甄村营造椿(香椿)粮间作200公顷,经济效益较好。
  四旁绿化四旁绿化是平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商河人民历来有在村镇四旁
植树的传统,但建国前规模很小,多为农户在宅旁、院内隙地自由栽植。1949年新中
国成立后,城乡人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绿化村庄院落和街道,1956~1967年《全
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公布后,四旁绿化由村旁、路旁、水旁零星植树,逐渐向路
旁、水旁的成行、成带及防护林带大“四旁”发展。70年代在大搞平原农田林网化中
,“四旁”绿化结合村庄规划有了新的发展,不少村庄大搞了环村林建设,按照“方
形林、密林化”的要求,围绕村庄植杨、柳、榆、刺(槐)等用材树种10~40行,在村
旁建果园或建枣粮间作林等;于村内街道两旁栽杨、柳、泡桐、国槐等;在宅旁院内
栽石榴、葡萄、枣树、泡桐及香椿、苹果、梨、山楂等经济树种。从而建成了一批浓
荫覆盖、花果飘香的美丽村庄,其中以殷巷公社的孙家,韩庙公社的朱家林,潘桥公
社的河涯孙,孙集公社的高仙庄等村为最好。1985年后,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不少
农户房前屋后栽桐树,院内边角栽香椿,窗下植石榴,房上发展葡萄,有的年收入达
200元以上。到年底全县实有四旁树木292万株,其中经济树26万株,用材树266万株
,人均6.42株,林木蓄积量为7.9万立方米,人均0.16立方米。1990年当年四旁植树
155万株,年末实有四旁树木283.5万株,其中经济树54.3万株,用材树229.22万株,
人均5株,林木蓄积量为10.3万立方米,人均0.19立方米,林木覆盖面积达2000公顷
,占村庄总面积的1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