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饲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2&rec=35&run=13

  大牲畜民国时期县内饲养的大牲畜以驴、牛为主,马骡较少。1922年全县大牲畜
3.35万头,其中驴2万头,牛1.05万头,马0.2万匹,骡0.1万匹。1936年后驴、马的
饲养量逐年减少。1949年全县大牲畜4.39万头,其中牛3.19万头,驴1.02万头,骡0
.14万匹,马0.03万匹。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大牲畜由户养改为集体饲养。1958年全
县大牲畜3.04万头,其中牛2.39万头,驴0.58万头,马0.05万匹,骡0.02万匹。60年
代初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牲畜瘦弱多病,数量锐减。1963年全县大牲畜1.53万头,
其中牛1.22万头,驴0.25万头,马0.03万匹,骡0.03万匹。1964年后,认真贯彻党的
农业政策,大牲畜饲养量逐年增多。1970年全县大牲畜2.16万头,其中牛1.99万头,
驴0.07万头,骡0.03万匹,马0.07万匹。1971年后强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忽视了畜牧
业的发展,全县大牲畜的数量下降。1978年全县大牲畜2.24万头,其中牛1.28万头,
马0.20万匹,驴0.70万头,骡0.06万匹。1981年贯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畜牧业发
展较快,将集体饲养改为户养,并大力饲养肉用牛,全县大牲畜数量逐年上升。198
4年全县大牲畜存养5.61万头,其中牛2.48万头,马0.67万匹,驴1.98万头,骡0.48
万匹。1990年发展到15.67万头,其中牛9.59万头,驴4.01万头,马1.18万匹,骡0.
89万匹。
  猪1922年全县猪存养量为0.2万头。建国后饲养量逐年增多。1952年全县猪存养
量2.37万头。1953~1956年受水灾的影响,饲养量下降。1957年开始兴办集体猪场,
1959年全县猪存养量5.05万头。60年代初存养量下降。1966年全县扩种萝卜,饲料充
足,全县猪存养量为8.53万头。1967年限制农户个体养猪,当年全县猪存养量0.74万
头,其中集体饲养0.6万头。1968年后放松对农户养猪的限制。1974年全县猪存养量
8.22万头,其中集体饲养0.60万头,户养7.58万头。1975年大力提倡集体养猪,全县
各社队皆办养猪场。1976年全县猪存养量16.06万头,其中集体养猪3.92万头。集体
猪场由于管理不善,冬季生猪大批死亡。1977年集体养猪减少,1981年后全部转为户
养。1983年全县猪存养量7.4万头。1984~1986年猪瘟流行,猪存养量下降。1987年
生猪生产受到重视,全县猪存养量11.49万头,1990年为19.39万头。
  羊1922年全县养羊0.2万只。建国后羊存养量逐年增多。1949年为0.99万只,19
57年为6.61万只。1963年后发展缓慢,1964~1975年全县羊年存养量多在3.5~6.7万
只之间。1979年后,大力发展食草家畜,全县出现了养羊热,1988年全县羊存栏量5
5.09万只,1990年为21.39万只。
  兔民国时期,兔作为观赏动物有少量饲养。建国后,70年代以前以饲养肉用兔为
主,饲养量不多,1979年后开始大量饲养长毛兔。1984年全县兔存养量6.45万只,其
中长毛兔4.48万只,肉用兔1.97万只。1990年全县兔存养量13.8万只,其中长毛兔1
1.62万只,肉兔2.18万只。
  家禽饲养历史悠久,以鸡为主,1922年全县家禽饲养量6.17万只,其中鸡6.1万
只,鸭0.07万只。建国后,50年代家禽饲养量逐年上升。60~70年代部分地区对农户
饲养家禽进行限制,家禽发展缓慢。1981年后家禽饲养量逐年增加,并出现了许多家
庭养鸡专业户。1983年郑路镇李坊村王连玉养鸡0.27万只,年收入0.8万元。1984年
全县家禽存养79.29万只,其中鸡65.81万只,鸭9.58万只,鹅3.9万只。1990年全县
家禽存养量为214万只,其中鸡193.42万只,鸭13.13万只,鹅7.45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