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人物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2&rec=2&run=13

本志为唐代以来人物设传26篇,共29人。即:孟云卿、孟简、马胤孙、卢亨、孙
孟和、杨、阎常留、薛鳌、季成宝、季学文、季学武、丁润生、杨秀章、田敬堂、
刘光坦、王德润、张杰轩、上官云相、李元清、王均、阎一强、张北华、李庭玉、魏
明庵、刘文彬、娄凝先、张凤伍、韩振玉、李珍轩。均以卒年为序。
孟云卿(约725-?)字升之,平昌(今商河县西北)人。唐天宝初赴长安应试未第,
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
为杜甫、元结所推重。
孟元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唐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功参军,行前
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
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都,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
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元结极为推重孟云卿的诗。760年(唐乾元三年),他所编诗集《箧中集》里,选
入当代7位诗人的诗共24首,其中孟云卿诗5首。诗作如实地描写了当时民众在战乱中
的苦难,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以及与亲朋故旧的情谊。766年(唐大历元年),
孟云卿远往南海,元结作诗赠别,题为《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中元结自称:“平
昌孟云卿与元次山同州里,以词学相友,几二十年……材业,次山不如云卿;词赋,
次山不如云卿;通和,次山不如云卿……云卿少次山六七岁,云卿声名满天下,知己
在朝廷。及次山之年,云卿何事不可至。”高度评价孟云卿的品德与才学,热情赞扬
彼此兄弟般的真诚友谊。
孟云卿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剧变时期,安史之乱中,他家境困顿,飘泊四方,
其卒年、卒地不详。
孟简(?-824)字几道,唐代德州平昌(今商河县西北)人。应试博学鸿词科,考中
进士。他工于诗词,崇重气节。曾任越州、襄州、睦州等地剌史。811年(唐元和六年
),出任常州剌史。任期中,他倡导兴修水利,开凿旧有孟渎河长20.5公里,灌溉农
田4000余顷(26667公顷),民众对此深为称道,任谏议大夫时,向上能以直言规劝。
后晋任户部侍郎,加御史中丞。824年(长庆三年)卒。
马胤孙(?~953)字庆先,五代商河县人,举进士。后唐李从珂为潞王时,召胤
孙任河中观察支使。934年从珂杀闵帝自立为末帝后,用胤孙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
、知制诰,赐金紫;未满岁,改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皆带禁职。未久授任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936年石敬瑭杀末帝称晋帝,胤孙居家,讴吟著述
,曾作《槐虫赋》。后周广顺三年七月卒于洛阳。现展家乡孙家村有其墓地。
卢亨(1420~1474)字永泰,明代商河人。父卢彬,母周氏,对其家教甚严。成化
年间,卢亨举进士。任兵部给事中十余年,建议颇多。后晋升为太常寺卿。他为人忠
直,性格淳朴厚重。正德年间,宦官刘瑾当权,以美职相许,要亨前往相见。亨闻此
,拒不屈从。遂上书武宗,自称因年老而告退。未久,辞官归居。卒后葬于城东三里
庄。
孙孟和(1476~1533)字节之,明商河县人。生于官宦之家。父孙识,官至汉阳府
知府。兄弟四人,孟和居末。长兄、二兄俱为邑庠廪增生员。三兄孟举宏治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曾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孟和幼颖悟,登正德进士,初任广平县、滑县知
县,因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有功,升任湖北道监察御史。1518年(正德十三年)奉令巡按
山西,累有战功。武宗死后,上疏弹劾内监张永及安边伯朱泰等,内外震动。后任真
定知府,因病告休。墓在城东10公里。
杨阎常留杨(生卒年不详)怀仁杨家村人。庠生。曾在怀仁街设铺行医,医术
高明,并精通武艺,救死扶伤,在乡里颇有威信。与阎常留世交,彼此肝胆相照。
阎常留(?~1775)怀仁阎家村人。廪生。聪敏好学,工词曲,精乐理。为人正直
,疾恶如仇。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史进功以白银200两行贿主考,捐得
小登科。阎常留闻此,径赴学院质问。主考自知有错,令史向阎常留登门道歉。
1775年(清嘉庆四年),德平县旱灾歉收,民众衣食无着。县知事叶芳不恤民情,
每亩地加收漕米8合,并要提前缴纳,县民怨声载道。杨与乡民相约,拒不完纳。
叶芳以为阎常留在民众中享有声望,且与杨友善,请其劝导杨。杨闻此,表示
愿仍依常年数完纳。同到县城后,阎常留先进县衙见叶芳,叶执意不允,反诬阎、杨
聚众滋事。杨久等不见阎出,乃率众涌入大堂,一气之下将叶芳杀死。
事变后,杨欲去济南投案自首,阎常留以为按清律杀知县要屠戮全县,独往无
益,劝杨远走避难。杨走后,阎自请入狱。开庭时,观众如堵,阎常留意态自然,
声言:“今年漕米涨码,民愤弥天,酿成此事,责任在我一人,与德平子民无关。”
经三审并无异词,被押解入京。阎常留被斩后,邑人领尸还乡。出殡之日,全县各村
均来代表会葬,众人无不挥泪哀恸!至今仍传有民谣:“阎常留是好汉,豁出一命救
全县”。
杨携眷逃至吉林后,仍以行医为业。每遇同乡忆及往事时说:“回首往事,一
则以慰,一则以憾--为阎先生救得全县而欣慰,但他却因此而丧生,实在不时感到愧
憾!”
薛鳌(生卒年不详)城东北小屯村人。出身行伍,性情刚毅,扶弱抑强,在乡里素
负重望。1862年(清同治元年),他借清政府成立团练之机,办起“如意团”,自任团
长。乡众闻此,从者颇多。薛当众宣扬:“天下乱了,皇帝跑到热河去了,农民不用
纳粮了,到了和贪官清算的时候了!”并率领团众和村民,各持兵器或农具,到商河
城内与知县说理算帐。薛向知县提出:废除勺合成升的陈规,团练费用由富户负担,
并要其于衙前立牌书明为证。知县鉴于众怒难犯,被迫应允。此举触怒知县,亦触动
富豪们的利益。他们毒谋勾结临邑陈圩子地主团练陈冠甲进攻薛团。双方激战于韩家
庙。陈团以火药武器击败薛团,薛鳌被俘。就义时,城北修筑城墙民众闻讯后,手持
锨、镢,涌往法场抢救。陈团又以火枪阻击,未能成功。
季成宝季学文季学武季成宝,郑路镇季家村人。1902年生,1938年参加中共地下
工作,1942年被敌人杀害。其长子季学文1922年生,1939年参加商河抗日民主政府工
作,曾任县大队连长和商惠县独立营连长。1945年1月,在李毛村战斗中壮烈牺牲。
次子季学武1924年生,16岁参加革命,是一位优秀的小侦察员。1940年3月,在郑路
镇小石家村被敌人逮捕后从容就义。人们称之为“一门三忠烈,父子俱英雄”。
季成宝全家7口人,仅有3亩薄田,生活艰难。其母、妻相继病饿而死,长女当童
养媳,次女送人。季学文以两袋粮的代价卖到伪保安五旅当兵。季成宝靠打短工、说
评书维持全家生计。1938年他在翟家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任交通员。以串乡
说书为名,搜集情报。在他教育下,季学文与其好友石连彩各带步枪两枝和子弹200
发参加了商河县大队。季学文参军后,动员其弟也参加了县大队。在他父子们的带动
教育下,其亲友20多人先后参加革命。一时,季成宝父子三人共同抗日的事迹传为佳
话。
季学武入伍后利用年龄小的有利条件,深入敌人的据点、岗楼侦察敌情,多次避
免了日伪军对抗日政府的“围剿”。1940年3月,他在小石村侦察敌情时被日军逮捕
。敌人将其带回据点后,先是诱骗,后是严刑拷打。季学武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昏
迷,但他始终没向敌人屈服。最后,被敌拉到据点外活埋半身,并用牲口拉耙,在其
身上反复压耙,残害致死。年仅16岁。
季成宝满怀丧子悲愤,义无反顾地投入侦察工作。1942年春,他到济阳县毛王庄
侦察敌情时,被李光明的汉奸队秘密跟踪杀害。时年40岁。
亲人接连遇难,季学文饮恨杀敌。战斗中他多次立功,由班长提任为连长。194
2年8月,商河县大队改为商惠县独立营。他任一连连长。1943年春,在藏范村反“扫
荡”战斗中,他指挥全连攻敌不备,击溃黄屯据点的日伪军,夺得机枪一挺、小炮一
门。同年秋,他率队智取了小张家据点,亲手处决杀害革命干部的伪队长王存重。1
944年秋,在截击乐陵县伪警备大队战斗中,他率一连担任主攻。俘虏伪军30余人,
缴获机枪6挺,长短枪350余枝,战马10余匹。季学文及其率领的连队受到渤海军区的
嘉奖。他还曾生擒商河县的伪宪兵队长苑某、伪营长野鹁鸪,夜袭阳信县的鹁鸪李、
惠民县的大年陈、乐陵县官道刘等日伪据点。1945年2月,在李毛村与日寇“三角部
队”遭遇,独立营被四周包围。季学文率全连战士与日军拼杀,毙敌10余名。激战中
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1945年3月,县政府在淄角镇建立革命烈士陵园。季学文的墓碑竖在最前面。他
一家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也镌刻在碑石上。
丁润生(1913~1945)原名丁洪泽,字润生,曾化名赵元明。中共商河县委第一任
书记。无棣县白杨乡小马村人。他在亲友资助下曾就读于省立四中、曲阜师范。在校
期间,勤奋自勉,关心国事。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他联络各班同学罢课,声援
济南学生的爱国行动。在毕业生欢送会上他慷慨陈词,希望同学们“要为国家、为民
族出力,不要为某个人卖力”。
1936年夏,丁润生于乡村建设训练班毕业后,分配来商河龙桑寺乡农学校任教务
主任。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其组织下,同年8月建立了龙桑寺党支部与中
共商河县委,丁润生任书记。县委建立后,他创办《游击队报》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发展党的组织,并建了一支100多人的抗日武装,为商河抗日工作奠定了基础。同年
11月,调任中共无棣县委宣传部部长。1938年先后任三十一支队政治部总务科长、中
共庆云县委书记。1939年春,丁润生调任中共沧县县委书记兼县长。该县地处津浦要
道,日军驻有重兵,加之久旱歉收,群众生活困苦,开展工作极度艰难。他深入基层
,发动组织广大民众,建立了县、区两级政权和一支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2年秋调任三专署秘书主任。次年8月,调任商惠县县委书记兼县独立营政委。当
时,日伪岗楼据点遍布全县,轮番“清乡”、“扫荡”,斗争形势严峻。他率独立营
四出袭击敌人。1944年秋,截击乐陵县伪警备队战斗中,一举消灭伪军700余人,生
俘伪中队长,缴获机枪6挺,长短枪350余枝。受到军分区嘉奖。
1944年11月,中共渤海区二地委决定在商河、惠民、济阳三县交界地域设置三边
县,丁润生奉命调任三边县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1945年2月2日,县大队在李毛村
被日军三角部队重兵包围。丁润生沉着指挥部队突围,激战中身负重伤,日军从四面
涌来,他怒视顽敌,毅然饮弹自尽,为国捐躯。年仅32岁。
杨秀章(1847~1945)济阳县瓦屋头人。生于农家。兄弟排行老四,因其勇于扶危
拯弱,乡里尊称他为“杨四爷”。他家境贫寒,常年以扛活打短工为生。
1887年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济阳县周家楼村劣绅周树仓伙同张绍弼趁承办治理黄
河之机,巧立名目,鱼肉乡里。群众愤恨至极,公推杨秀章上诉其罪行。时值深冬,
杨冒寒率众径赴济南府上告。由于官官相护,济南府当局拒不受理此案。他又星夜赶
往北京上告。几经周折,终于胜诉。返回故里时,乡亲们摆酒接风,夹道相迎。189
0年漯河北岸孙庄决口。商河大地主田玉成包办修河工程。他以城南八里庄为界,迫
令庄南各村民众出劳力,庄北各村民出钱粮,侵吞河款自肥。由于偷工减料,工程质
量差,翌年汛期漯河又决口。广大群众为此义愤填膺。1892年农历3月,城南各村会
首在宁家寺庙会相聚,求教于杨秀章。杨应众所请,率百余村民众数千人,各手持武
器或农具涌往县城,将商河县城包围,向田玉成“算帐”之呼声此起彼伏。田龟缩城
内,如坐针毡,无奈求助于知县陈毓松。陈慑于群众声威,当众训斥了田玉成,好言
劝慰群众,并令田清帐退款,摆席赔礼,杨秀章才率众散去。此后,当地群众为了纪
念这一事件,编出山东梆子《杨四困城》一戏,赞颂这场斗争的胜利。在当地演出后
,深受群众欢迎。
1898年,在义和团反帝运动影响下,杨秀章组织了民团。团众近300人。他们习
拳练武,护庄防盗,互助生产。多次打退土匪骚扰,使近村民众得以安生。抗日战争
爆发后,他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并亲送在自己身边抚养多年的外甥
及长孙参加了八路军。在他的影响下,很多青年参加了革命队伍。
杨秀章一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他家虽不富裕,但对困难者,不论亲疏都是慷
慨相助。晚年时,他身心依健。九旬后,生活仍能自理。1945年病逝,终年98岁。
田敬堂(1905~1945)原名田座彬,又名田经元,商河城里人。他祖父就是“杨四
困城”事件中的大地主田玉成。其父早丧,兄弟三人,排行末,诨名“田三秃子”。
田敬堂自幼入学读书。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洛阳某军阀部队充步兵连长。“九一
八”事变后,返商闲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商河县长石毓嵩弃城南逃,杂牌武
装蜂起。田以“抗日”为名,联络本县土匪头子王同殿和“自卫团”团长王业福等,
拉起了队伍。1939年春,日军侵占商河城,设立伪县政府。田投靠伪县长李干城,任
七、八、九区“清乡主任”。期间,以“清乡”为名,逼枪抓人,扩充队伍。逼迫民
众按地亩负担役,每13亩地要出枪1枝。群众叫苦不迭。他以“私通八路军”为名
,向乡民张干、展中忱等4人勒索8000元。以搜查八路军为名,洗劫五寨子村,火烧
住房,村民赵景泉等4人被抓住连砍数刀后,推下猪圈。
1940年,伪县警备队成立,田初任大队副,后任大队长。在殷巷、白集、展家、
龙桑寺、高安、绳家等村相继设立据点,扩充伪军近千人。他有恃无恐,效忠日军,
残害革命干部和群众。抗日民主政府八区区长范吉仁、六区潘兴孝等4人被杀害,并
在城内悬头示众,其惨状目不忍睹。1943年9月,在佟家道口村枪杀8人,其中一个1
5岁的儿童亦未能幸免。1945年春,在商河城北一次又砍死群众12人。同时,田以巧
取豪夺不义之财,广置产业,掠买土地十几顷,购筑瓦房百余间,在城里开有布店、
酒店等。在北京有楼房40余间,济南黑虎泉西街有公馆两处,堪称商河的第一富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德平、临邑、济阳各县伪匪麇集商河。田将伪县警备
队改编为挺进队,自任纵队长。日军投降后,蒋伪合流,被第五战区收编为鲁北剿共
司令。伪匪武装约万人,在城区突击挖战壕、修碉堡、设鹿寨、架电网,加强防御,
妄图据城顽抗。9月,渤海军区司令杨国夫率部东歼敌伪后,回师西进,到达商河。
同二军分区曾旭清、萧锋、何郝炬、辛国治等指挥全军,攻打商河。总攻前,中共县
委书记叶尚志请城郊昝魏村开明绅士魏明庵进城送信,向田晓以大义,劝其投诚。田
幻想投靠国民党,守城待援,拒不归降。9月24日总攻开始后,田逆率伪匪顽抗,并
狂叫“商河城就是我们的坟墓”。激战至26日,突破东门,全歼守敌。田身负重伤。
被俘后服毒自毙。
刘光坦(1886~1958)字文卿,燕家乡刘家庵村人。清末廪生。民国时,历任县第
二、第三高级小学教师,刘家庵高小、县女子小学校长。1945年商河解放后,曾任渤
海行署参议员,商惠县参议长,城关完小校长。
他幼读私塾,尊师好学。民国初,入济南师范讲习班进修。青年时,他深受“教
育救国”思想影响。以为国弱民穷源于教育之不兴,民智之不开。1912年毕业返里后
,他联络当地教师和热心教育人士联名上书县府,并亲自上访当局恳求拨款建校。几
经奔走无效,仍不灰心。他毅然卖掉良田十余亩,自费创建了商河县第二高级小学。
教学工作中,他勤勤恳恳,率先垂范。教师有生活困难,他亲送钱粮相助。在刘庵高
小任校长时,学生有病,他主动接到家中疗养。有一次他家中住着五个生病的学生,
仍一一热情相待。全校师、生、员工无不交口称誉。随后,他又在龙桑寺筹办了商河
县第四高级小学。
1939年伪军头子田敬堂拨款在刘家庵建起第五高小,并请刘光坦出任校长,借此
笼络人心。刘光坦利用这一合法身份,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并在课堂上怒斥田
逆投降日寇祸国殃民的罪行。田逆闻此很为气恼,但鉴于刘光坦的名望较高又是自己
的老师,无可奈何。他曾多次冒险掩护抗日民主政府干部陈梅川、左栋周、张立仁等
。有一次,区小队在刘家庵被伪军包围,刘光坦将30多人锁藏在自己家中,他沉着应
付走敌人,区队得以安全转移。
1945年2月,商惠县抗日民主政府参议会首次会议在花园召开,刘光坦被选为参
议长,并任渤海行署参议员。商河解放后,任城关完小校长。1956年党和政府为照顾
已70高龄的刘光坦,委任他为完小名誉校长。他虽无力课堂授课,却主动承担起学校
的思想教育工作。他通过周会、班会、朝会向学生进行纪律和“五爱”教育。他为了
了解思想情况,经常与师生促膝谈心。每当下雨时,他总是打着伞到教室、宿舍查看
。大家赞颂他:满腔热血育桃李,鞠躬尽瘁好园丁。
1958年病逝,终年72岁。
王德润(1899~1966)商河镇常庄村人,乡村名医。父王长泰,中年时曾与他人合
开中药铺并学医司药。停业后,根据治疗恶疖恶疮的药理研制出治性病的八宝丹。王
德润深得其传,成年后在本村开“益友堂”药铺。
1959年春,山东省防疫所“采风访贤,挖掘传统秘方”,王德润自觉将祖传秘方
献出。同年,县卫生部门派中医王吉芹拜王德润为师,二人共研讨数日,增大剂量,
由小锅熬制改为大锅熬制,使成药率增长几十倍,疗效亦大有提高。未久,王吉芹调
县制药厂专制八宝丹,并由药材公司经销各地,仅一年多的时间,全县就基本消除性
病。《大众日报》曾载文予以报导,河北、河南等地派专人参观学习或邮购成药。王
德润于1960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大会。
张杰轩(1914~1969)原名孙元清,韩家庙乡雹泉庙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队伍,
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军务科科长,海军航空部任免科科长,海军航空兵第二师九团
政委,国防部七院第十研究所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张杰轩少年时因家境贫寒,仅读了四年小学。十七八岁时,就以打短工维持生活
。1939年日本侵略者侵占商河县城后,国破人亡的惨状,激起他参加革命的热情,于
是他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地下联络员。1940年他任冀鲁边区商惠县独立营教导
员时,曾多次深入日伪据点侦察敌情。1948年春,张杰轩调任渤海二分区十二团一营
教导员。从此,他随解放大军转战南北,参加了胶济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上
海战役。他战功卓著,多次受到军委的通令嘉奖,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
放勋章各一枚。
新中国建立后,他在长期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事事处处以党和国家利
益为重。谆谆告诫子女模范地遵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1969年8月,他因患心脏病
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追悼会在八宝山礼堂举行,萧劲光、苏振华等领导参加了
追悼会。
上官云相(1895~1969)字纪青。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怀仁镇小街村人。兄妹6人
,云相居长。弟云廷、云明,妹德贤、纯贤、敏贤。父上官维。云相幼年时,就读邻
村阎家私塾。
1910年,云相入山东陆军小学。1914年升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
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19年毕业后,派遣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历任陆军第二师
连长、宪兵营营长、第七混成旅团长、第七师第十三旅长、第四师师长等职。参与直
、皖、奉的军阀混战。1927年孙传芳失势,云相东渡日本。1928年返国,任陆军第四
十七师一四一旅长。1929年3月,升任第四十七师师长;7月又升任第九军军长,并兼
陇海路左翼军第六守备司令及左翼军总预备队司令。后调任平汉路左翼军第三纵队指
挥官、军事参议院参议、国民政府参军等职。1930年在冯、阎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中
,云相率部与冯军鹿钟麟、吉鸿昌部作战。蒋介石以其在归化、漯河、郑州数战中有
功,任命云相为河南省主席。云相自以为非蒋之嫡系,受此重任,难免遭恨,遂辞职
寓居杭州。
1931年蒋介石对江西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第三次“围剿”时,上官云相先后任
第五路军第四十七师师长,右翼集团军第三路击进军总指挥兼第四十七师师长。193
2年夏,任豫鄂皖三省“剿匪”中路军第五纵队指挥官,积极参与对工农红军及革命
根据地的军事“围剿”。1935年初,任第一路军中路军总指挥;4月晋任陆军中将;
8月任驻黔第一绥靖区指挥官。1936年1月,奉派赴欧洲考察军事。次年初返国,旋任
豫鄂皖边区绥靖主任。
“七七”事变后,上官云相任第三战区江防军第十一军团军团长,参加1937年保
卫上海的淞沪大会战。1938年春,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11月旋任第三十二
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1月,奉蒋令率部于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包围袭击新四军。制造
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42年5月,浙赣会战中云相率部参战。1943年初,升任第
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后调任第十一战
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战区撤销,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1月,任华北“剿
匪”总部副总司令,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北平解放前夕,辞职返杭州。未久
,去台湾。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69年8月8日,病逝于台北。终年74岁

李元清(1917~1970)白桥乡井家坞村人。生于农民家庭。父李本军,务农。兄弟
二人,元清居长。童年时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就读于惠民乡师。“七七”事变后,随
其老师(中共地下党员)赴延安。1937年12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班长、区队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后,先后任西南军区防空处副处长、防空军副师长、空军高炮师师长等职。
李元清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南北,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参加
了上党战役、临汾战役、太原战役及解放大西南的诸次战斗。在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
中,率部多次击落来犯的美制蒋军飞机。他所率领的第五师被誉为“虎师”。该师在
抗美援越战斗中,击落、击伤美机250余架次,三次受到军委的通令嘉奖。1955年他
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
李元清在长期领导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林彪
集团“打倒一切,全面夺权”的错误做法进行了抵制,因而遭受迫害。1969年调往“
五七”干校。1970年8月9日病逝于南昌。终年53岁。
王均(1919~1973)原名王宗仁,商河镇周家人。少年时,在家乡读书。1938年6
月,参加中共领导的河北平绥支队。由战士升任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任
冀鲁边区军政学校文书、党支部书记、总支委员。1939年5月,受冀鲁边区军政委员
会派遣回商河开辟工作。历任中共商河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抗日民主政府
县长。1942~1949年期间,先后任中共冀鲁边区三地委宣传部长,中共靖远县委书记
,中共沧县县委书记,渤海纵队十九团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组织部长、区委第一书记。1973年1月9日病逝。
阎一强(1934~1974)殷巷镇阎家村人。当代诗人。父阎存斋,“七七”事变前,
在本县任教。因拒不事敌,被日军杀害。1939年一强随母陈素卿逃至河北故城外祖家
居住。1942年大旱,又随母流落唐山,依靠其母当教师的薄薪糊口度日。1947年母子
同返早已解放的故乡,过上安定生活。一强小学毕业后,在家劳动一年。1949年春,
考入渤海第二中学。同年7月,参加泺北文工团任演员,后转入德州专区文工团。19
52年文工团撤销,分配到乐陵县文化馆工作。不久,调山东文联《山东文艺》编辑部
任创作员。1957年调《大众日报》编辑部任文艺副刊编辑,直至病故。
阎一强从1951年起开始发表诗作。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他先后写
诗千余首。他的诗集主要有:《布谷鸟》(195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沂蒙赞》(
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与苗得雨的诗合集有《紧握武器》(1955年,山东人民出
版社)、《从荆河到沂河》(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第一支歌》(1957年,作家出
版社),与孔林的诗合集有《报春集》(1964年,山东人民出版社)。他的成名作和代
表作有《鲁南人》、《山藤》、《选拔记》、《元帅山》、《沂蒙赞》、《蒙山雨》
和《幸福槐》等。其中《蒙山雨》先后被《中国文学》杂志英文版和法文版翻译转载
。《中国文学家辞典》第一分册,为阎一强编写了中等条目,对其评价是:“热爱农
村生活,诗多取材于农村现实,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歌颂社会主义农村的新人新事新
风尚,反映出丰富多采的生活画面。他的诗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活泼幽默
,具有个人的风格。还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中吸取营养,在新诗的民族化、大
众化方面做出了成绩”。
阎一强多年来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以至积劳成疾。1974年3月31日,因病救治
无效而与世长辞,终年仅40岁。
张北华(1911~1975)原名张训荣,又名张恩堂、张维之。生于郑路镇营子村农家
,兄妹6人,北华排行末。1927年考入山东省立青州师范读书。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
党,1931年上半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下令通缉,离开青州去北平
。从此,张北华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2年初,张北华从北平回到山东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在其领导下,许多工
厂和学校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同年,中共山东省委遭受大破坏,他被调任省委秘书长
。1933年2月山东省委再次遭受破坏,省委书记任作民被捕后,由他任临时省委书记
,恢复了省委的工作。同年7月,由于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投敌,张北华在济南
被捕。在监狱中受尽摧残,但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
节。他积极组织领导狱中难友“要寒衣”、“反对打骂”、“改善生活”、“要出狱
抗战”等多次绝食斗争。1937年10月,由于党组织的积极营救和狱中同志们的斗争,
他才获释出狱。
他出狱后,受山东省委书记黎玉的派遣,去泰西地区发动组建抗日武装。1937年
12月30日,举行了武装起义。次年1月,在肥城空杏寺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
自卫团”,张北华任自卫团主席。他率部攻打肥城,夜袭界首车站,连战告捷,震动
了泰西各县。到1938年4月,自卫团部队发展到两千多人,千余条枪。同年,他先后
任泰西特委军事部长兼自卫团主席、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政委。1939年8月,张
北华奉命调到津浦路东工作。后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参加了中央党校的整风。1
945年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北华回山东工作。1946年初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兼鲁中党委
委员。1948年济南解放后,任济南特别市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后调任徐州市市长
、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全国解放后,调北京第一机械部任工会主席。1958年调任
甘肃省委工交部长。当“共产风”、“浮夸风”严重泛滥之际,他向省委写了一篇较
长的报告,指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1959年反右倾,受到错误批判。1961年下半年
任省委常委、省监委书记。他深知这项工作对端正党风的重要,遵照党中央1961年6
月的指示,对冤假错案进行了甄别,大量被错划为“右派”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的干部得以平反。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及群众对他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遭受迫害。在批斗会上突然晕倒,因而半身不遂。1
975年7月2日,与世长辞。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甘肃省委重新给张北华作出结论,彻底予以
平反昭雪。
李庭玉(1906~1979)字文偕,郑路镇李家村人。著名中医,曾任济南市政协委员
、济南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父悦仁,系晚清秀才。庭玉自幼聪敏好学,又亲聆其父教诲,未满三年,儒家经
典已能出口成诵。青年时曾在乡里任教。后弃教从医,刻苦钻研医术。不几年对《内
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书均能理解诵记。1939年开业行医
。他每遇病人均耐心诊视,用药谨慎合度,热诚救死扶伤。在城东、城北各村享有盛
誉。
1958年,李庭玉参加山东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进修班学习。因成绩优异,留省中
医药研究所工作。后调省中医学院任教,并带领本院学生实习。他治学严谨,临床经
验丰富,对消化道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论证多从“虚”、“寒”着眼,立法善
用温补,遣方用“理中”,对硅、附、姜、萸、参、苓、草等药的临床应用,具有丰
富的经验,并研制“胎盘养胃汤”,疗效很好,深为同行与患者称誉。他勤于笔耕,
著述颇多。发表的论文有:《对消化道溃疡辨证施治》(《新中医》1974年第1期)、
《鱼鳔胶珠治疗虚痨症的体会》(《新中医》1974年第1期)、《对高血压病症的初步
研究》(《新中医》1975年第1期)、《介绍鱼鳔胶珠的成份和制法》(《新中医》197
5年第3期)、《发低烧》(新中医》1976年第6期)、《气化探论》(《新中医》1977年
第3期)、《桂的应用》(《山东医药》1978年第2期)等。
李庭玉晚年因病返里疗养,在重病中仍不忘未完成的《消化道疾病的中医辨证》
一文的撰写。1979年寿终,享年73岁。
魏明庵(1905~1983)原名魏志敏,商河镇昝魏村人。9岁入本村小学就读,年长
去惠民、济南求学。1930年北平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曲阜师范学校、济南职业
学校、天津振中中学任教。1938年,在爱国将领冯玉祥部张立元旅作秘书和教育工作
。1940年因病回乡。1945年解放后,历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副主席,商
河一中副校长,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及省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
魏明庵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他闻知一亲属在德州当
日伪建设科长时,立即去信劝其辞职到北平求学。1943年武定府伪道尹刘尧(魏明庵
的同学)亲自来商,劝其去当惠民伪县长,魏明庵严词拒绝。商河县伪军头子田敬堂
几次请他出任中学校长,他坚辞不就。1945年商河城解放前夕,他受渤海军区司令员
杨国夫之托,亲赴城内劝说田敬堂投诚。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他奉商河副县长之命
,几次深入济南侦察敌情,进行瓦解敌人的宣传工作。
1945年家乡进行土地改革时,他说服家属按政策献出自己的财产。任副县长时,
作风民主,凡遇有重大问题,总是先集体研究,然后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要求
同志们不要盲目服从他本人的意见,以免贻误工作。当时,有些人对妇幼保健工作不
够重视,他却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深得群众爱戴。他为政清廉,公私
分明,自己来客从不用公款招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县里从东北调来一批副食品,
他优先让给群众,对个人生活从不放在心上。1964年邢台发生地震后,他亲自检查督
促人们搭好防震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魏明庵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祖国的四
化大业。他虽年老多病,仍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1983年8月与世长辞。
刘文彬(1918~1984)原名李和祥,字厚斋。赵魁元乡李家集村人。生于农民家庭
。兄弟3人,文彬居长。文彬自幼聪敏好学,青年时曾就读于济南正谊中学,后因经
济困难,辍学回乡。未久,去大连市一家五金工厂做工,不堪老板剥削欺凌,愤然返
里。1939年参加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政府管理
员、县大队文书、连指导员、营教导员,黄骅县第一区区长、区工委主任、县委宣传
部长、县大队副政委,渤海纵队第十一师第十九团一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抗日
战争中,在商河、惠民、冀南一带与日、伪军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为消灭日军、
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8年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1
949年参加了渡江、上海战役。战斗中三次负伤不下火线,受到军区的嘉奖,并荣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上海解放后,刘文彬曾任
华东公安后勤部政治处主任、上海边防检查站政委、上海公安纵队政治部主任。后调
至贵州省工作,先后任省公安纵队政治部主任、贵阳市委工交政治部部长、市委统战
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在长期领导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在他工作
范围内,不合理的事情,无论上级部下、至亲好友,概不办理;合理的事情,无论干
部群众,关系亲疏,无不精心操持。从不以权谋私,子女4人,无一不是自立于世。
临终遗物惟书卷、笔记,舍此,别无长物,其高风亮节,深为同志们称誉。当他抱病
由贵阳返乡时,闻讯者纷纷到机场送行,不少人热泪盈眶。重病期间,经常阅读书报
,念念不忘祖国四化大业。1984年3月病逝于济南。终年66岁。
娄凝先(1910.10~1984.11.9)原名娄海山。殷巷镇北于家人。生于较富裕的农家
,姊妹5人,凝先排行末。幼年时就读于村塾,1923年升入惠民中学。在校期间,勤
奋好学,要求上进。订阅创造社主编的《幻洲》杂志,并撰文参与“灵与肉”的辩论
。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次年,在校加入共青团,开始了革命活动。1929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共青团河北省委秘书长。期间,参加领
导了北京市的纪念“二七”大罢工、国际“五一”劳动节、十月革命节等多次群众集
体游行。1930年10月,受中央北方局派遣到山西太原任共青团山西特委书记。在白色
恐怖经费匮乏情况下,他化名鲁文元开展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建立了太原兵工
厂、晋生织染厂、成成中学、国民师范、第一师范等厂、校团支部,并恢复了共青团
祁县县委。1931年秋,太原的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娄凝先在叛徒丁楚元指认下被
捕,关押在太原国民党地方法院看守所。在狱中,他参加领导了两次绝食斗争。后一
次,绝食11天。狱卒强往嘴中灌水,他紧咬牙关,滴水未进。终于使敌人让步。
1937年出狱后参加牺盟总会工作。1938年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1942年冬,调任《晋察冀日报》副主编。敌后办报,日军经常“扫荡”,战斗频繁
,报社驻地时有转移。他与大家同甘共苦,以草棚树林为屋,以双膝书夹为桌,席地
而坐,阅读稿件,撰写社论,并反复推敲报纸的版面、标题,常彻夜不眠,坚持在战
斗空隙出报。其勤奋负责精神,众所称誉。
1945年秋,娄凝先受党组织派遣赴天津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天津工委宣传部副
部长兼《天津导报》社长、主编,在国民党统治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领导大家克
服了人少事繁、设备简陋、特务搜查等困难,使导报得以按期出版及时送到读者手中
。次年春,由于斗争形势要求,他带领报社人员由郊外转入市内。在民主人士的掩护
支持下,创办了《中国新闻》报。该报继承《天津导报》的宗旨、任务,宣传党的方
针、政策,团结教育广大市民,抨击美蒋反动派的罪行。敌人如芒刺在背,惊恐不安
。国民党天津市长张廷谔曾向警察局下达手令:限3日破获,抓得1人,赏金10万元。
但诡计落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娄凝先历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秘
书长、副市长,南开大学副校长,天津市高教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天津市文
教委员会党组书记,政协天津市副主席。曾被选为天津市一至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天津市第二届人大代表会上当选为人民委员,在三至五届人大代表会上被选为副市
长。他多年从事政府机关的领导工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
深入,讲求效率,为天津市的建设付出大量心血。他主管市的文教工作,在担任市高
教委、市文教委员会领导职务和大学校长期间,集中精力进行了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
正,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新途径,为开创教育战线的
新局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林彪、“四人帮”的严重迫
害,身心遭到摧残,但对党的事业的信念坚贞不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衷
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情满怀的投入工作。在逝世前的几天,他还认真地
学习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高度的革命责任
感和事业心,深为同志们敬佩。1984年11月8日,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与世长
辞。终年74岁。
张凤伍(1913~1985)原名韩泰俊,字秀清。原商河涝洼韩村(现划归乐陵市)人。
1933年7月入山东省惠民乡村师范读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七七”事变后,投笔
从戎,组织自卫队,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任商河县八区“战委会”干事,次年2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冀鲁边区商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兼县大
队政委,商惠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渤海区商(河)济(
阳)惠(民)三边县委代理书记、县大队政委,华北支前西南服务团大队长等职。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共四川省江北县委书记,江津地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四
川省第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等职。1985年1月22日病逝。
韩振玉(1916~1985)牛铺乡杨庙村人。生于贫苦农家。务农。中国舞协山东分会
会员。他自幼酷爱鼓子秧歌,由于喜学勤练,舞技日臻娴熟,成为村秧歌队的骨干,
演出时跑头伞,担任领舞和指挥。1955年秋,他带领12名农民演员赴北京参加全国民
间舞蹈汇演。在天桥剧院演出时,他们潇洒飘逸、威武雄健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人民日报》在头版报导了演出的盛况。在怀仁堂演出时,受到朱德、刘少奇、陈
毅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韩振玉在鼓子秧歌技艺上善于继承,勇于创新。通过长期的研习,他会跑“金丝
缠葫芦”、“闯王进京”、“力杀四门”等90多种舞蹈场子。对濒于失传的舞场,他
亲手画制了图谱。他顺应时代要求,对原来的板式、服饰道具、场子阵式进行了大胆
革新,使整个鼓子秧歌的风格具有更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一往情深地关
注着鼓子秧歌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热切地期望后继有人。每当人们跳起鼓子秧
歌时,他总要披挂上场,并热情地指导青少年们演练。1980年,鼓子秧歌队再次赴京
时,他一再叮嘱徒弟季传祯:到了北京要好好跳,好好跳……。1985年7月病逝,享
年69岁。
李珍轩(1923~1990)原名李士廉,韩庙乡孙家胡同人。1938年6月参加革命,同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鲁边永兴支队学员、文化教员,冀鲁豫七、八团指导员,
营分总支书记、政治处总支书记,中原军区二纵二旅四团组织股长,冀鲁豫二分区组
织科副科长,南下二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赣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科长,西进支队第
二大队政委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贵阳市军管会建设接管部干部科长,贵阳行政干校
组织科长,贵阳革大第二部主任、组织科长,贵阳水泥厂党委书记兼厂长,贵州省工
业厅处长、副厅长,贵州省轻工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中央高级党校学员,中共安顺
地委副书记兼安顺市市委书记、中共安顺地委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兼安顺市委第一书
记、市革委副主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兼省民委主任,政协
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3年他退居二线,1985年离休。1990年4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于贵阳逝世
。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