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辑 古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1&rec=56&run=13

东信遗址位于商河县怀仁镇东信村南200米处,南临古沙河500米,距商河城15公
里。相传为“大王之墓”。现存遗址高出地面约4.9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27米,
面积为810平方米,约为原址的三分之一,土质呈浅灰色。自1958年以来,地、县曾
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考察,先后从遗址上选捡的器物有青铜器、石器、骨蚌器、陶器四
种。其中较完整的有青铜剑一把,剑身长34厘米,宽4厘米,剑把残存3.7厘米;残双
翼式铜箭镞一个;残石刀一把,通体磨光,呈椭圆形,刃部锋利;残蚌刀一把。陶器
多为夹砂红陶、灰陶和细泥陶残片,火候较好,纹饰为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其他可
以辨认的器物有空管、短足豆柄,还有高低不等的鬲足若干,长5厘米的陶网坠一个
。经省文物专家考察,遗址文化层堆积情况为:底层为晚商文化,厚1.8米;中层为
春秋战国文化;上层为汉唐文化。确认为商代延缓至秦汉时期的村落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商河县城西北怀仁镇与张坊乡的交界处,西距怀仁镇古城村1公里
,东距张坊乡的大姜村1.5公里,距县城13公里。遗址面积较大,共占地9000平方米
,城墙遗迹历历可见,院落、大型建筑似有其形。城中间略低,东面有古城墙,长1
00多米,高2.7米,最宽处10多米。西面有南北大道,相传为跑马道。南面有高2.7米
的点将台,遗址周围多次发现陶盆、石夯、石磨、瓷罐、铁狮等文物,还曾挖出一堵
完好的墙壁,埋于地下0.5米处,墙壁用青砖白灰垒制。砖长0.5米、宽0.3米。《德
平县志》曾载,此城为古鬲城,“汉置,宋熙宁三年废”。明《读史方舆纪要》及清
《嘉庆一统志》载,东周麦丘在商河县西北。198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麦丘”也在该遗址方位。可见东周、东汉至北宋此地均为城邑。
梁王冢遗址位于商河县郑路镇梁王冢村西北方向5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北与
前进河相邻。据1936年编修的《重修商河县志》记载:“冢甚高大,上有庙数楹,无
碑志。相传即梁惠王所言,东败于齐,长子死焉,遂葬于此”。现今遗址高出地面4
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呈狭长椭圆状,土质深灰色,结构紧密,遗址顶部和
边沿断面处,均有古建筑遗址、遗物暴露,多为鬲足、鬲沿、瓦片等。质地为夹砂灰
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火候较好,鬲足高矮不等。口沿有圆唇外侈和方唇外折两
种。纹饰为粗、细绳纹及网纹。冢南端距地表1米处,有一灰坑,深约2米,内含鬲足
、兽骨等物。据有关专家鉴定,此冢系春秋以前的遗址。
汉墓群位于韩庙乡小官庄东南,距县城25公里,有四座大型汉代墓,当地群众称
之为大冢、磨冢、平冢、信家冢。《重修商河县志》载:“有人撵土其旁,忽发现一
洞,缒而下,见棺木无存,惟见骸骨长大,有铜镜一具,锈黑绿色,瓦器数件……瓦
人二,高三寸许,宽衣垂带,类汉装束”。1957年前因无人管理,曾将村东侧的一个
砖墓室挖得七零八落,出土文物大部分被毁坏,仅收集了陶俑头一件、陶井残座一件
、陶鸡数件,多系泥质红陶,外施绿釉。1968年德惠新河展宽时,平冢被埋于新河南
岸,其余三冢现完好无损,其中以大冢规模最为宏大,高5米、长55米、宽50米,在
冢顶面和断面处有大量的布纹瓦片、刻画方砖、卷云纹瓦当等物。
马胤孙墓马胤孙,字庆先,为后唐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其墓位于县城东南展家乡
小孙家村北侧50米处,距县城25公里。墓地面积800平方米,解放前墓地内仅碑座、
石人首露地上。现发现碑身已倾于跃进河侧,长3米,宽0.6米,厚0.25米。字迹斑剥
脱落,无法考证碑文内容,唯碑额上的“马”与“先”二字尚能辨认。
元代古墓位于县城西北角商中河东岸。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德州地区文物科于198
7年11月共同进行了考察鉴定,该墓由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前室、
中室顶部被毁,四壁残存。中室壁绘有一车一马;底部有砖砌坑式棺床,呈八角状,
系斗拱,立柱仿木制建筑结构;四块墓表倾倒于主室底部,其中一块刻有“徐总管”
,右侧刻有“至元二年正月初二日记”,另一块刻有“徐总管之坟”,余两块刻“张
氏”、“妻张氏”。左耳室全部毁坏,仅存室前甬道。后室与右耳室保留较完整,穹
窿顶,顶部盖一刻有莲花纹的圆形青石,并绘有似菏花状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后室
北壁为墓主图,1人坐,数侍从站于前。此墓的清理发掘,证实了以往民间传说及旧
志记载为“七女坟”均属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