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民间文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1&rec=53&run=13

鼓子秧歌商河鼓子秧歌源远流长,秦汉以前已见雏形;在唐宋时期已形成较完美
的民间艺术;明清时期得到了较大的繁荣和发展。它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
,是黄河文化的精华,列山东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之首和
汉族北方四大民间舞蹈(山东大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地秧歌)之一,誉
满全国,名扬世界。
建国后,中共商河县委和县政府十分重视鼓子秧歌的继承和发展,组织人力物力
,建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发掘、研究、锤炼、加工和整理,并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
进行提高,不断举行县、乡两级鼓子秧歌汇演,使商河鼓子秧歌日趋完美。1956、1
980年商河县两次组成农民秧歌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均获优秀
奖,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1989年再次代表山东省赴成都市参加《蓉
城之秋》汇演,获最佳节目、最佳方队、最佳组织工作奖。同时商河鼓子秧歌多次拍
摄成电影、电视片。1980年在北京拍摄了《泥土的芳香》,1987年山东电视台录制了
风情片《美在人间》,并获1988年美国电影电视节优秀节目奖。1990年农历正月十五
,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和10月亚运会期间专题播放了鼓子秧歌的录像剪辑。
1990年香港艺术家以商河鼓子秧歌为体裁,拍摄了祖国风情片《吉庆有余》。建国以
来还通过专业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运用电视广播等先进的传导手段,进入了国庆
节庆典(北京)、城运会(济南)、国际风筝节(潍坊)、国际灯会(淄博)、世界青年联欢
节(莫斯科)及香港、东南亚、北美、东西欧各国,进入了世界现代文化生活的范围。
商河鼓子秧歌分东、西、北、中四大流派,以中部最为著称。表演时以牛皮大鼓
为统帅,以伞和鼓子为主阵,配以棒、花、丑及杂耍。伞又分头伞和花伞,头伞如军
中主帅,多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分别为白髯、白袍、黄马褂、黄头巾或黑髯
、黑袍打扮,如同传统剧中的老生。头伞左手握平顶黄罗伞,右手持牛胛骨板,骨沿
系有若干小铜铃,摇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响,以铃声的变化指挥秧歌跑场。动作苍
劲有力,奔放稳健,大有老将出战之态。花伞比头伞略小,伞头覆以色彩鲜丽的绸布
,左手顶伞,右手空掌,带领花队舞蹈,起到扩大阵势、增加色彩的作用。鼓子是整
个舞蹈队伍的主力,由男性青壮年组成。演员头扎英雄巾,腰缠英雄带,左手持扁状
圆形双面鼓,鼓帮上钉有一寸多宽的布带,套于左手腕上,右手拿鼓槌,边敲边舞,
动作粗犷剽悍、刚健挺拔,充分表现出山东大汉刚毅、豪爽的性格。棒为青年健儿,
头戴红缨凉帽,腰系红绸,双手持两头系以五色彩带的棒,动作敏捷、英雄潇洒。花
则为娘子军,头戴彩花,身披各色斗篷,左手持绸巾,右手执扇,随着秧歌队翩翩起
舞。丑角、杂耍可多可少,丑角多扮成“傻小子”、“丑婆”、“赃官”、“花花公
子”;杂耍中有“舞狮子”、“跑旱船”、“箍炉挑挑”、“耍马杈”、“王小赶脚
”等,他们可在整个秧歌队中自由穿插、即兴表演,起到补空、幽默、诙谐逗趣的作
用。
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一般成三路纵队,伞居中间,鼓、棒、花分列两边,大鼓
开路,杂耍压阵,此起彼伏,逶迤壮观。在广场演出叫圆场,也叫跑场子,进场时自
然分作四路或八路纵队,大鼓指挥,伞头率领,鼓、棒、花等边舞边串花,其花样以
生活用品的形状、生产劳动工具、建筑物名称及历史上的兵阵图为名,有“剪子股”
、“牛鼻钳”等一百多种(见商河鼓子秧歌场图)。跑场子时队形讲究平衡对称,每队
每伞带四鼓四棒四花,角色以偶数随意增减。众多演员在阵阵鼓

声中往来穿插、交叉、开合、驳花,忽如蛟龙摆尾,忽如短兵相接,忽如雄鹰翱翔,
忽如行云流水,展现出一幅幅壮丽宏伟图画。终场时八路纵队排成方阵,进则都进,
退则俱退,浑然一体,霎时群伞飞舞,鼓棒齐鸣,气势十分雄壮。
花鞭鼓舞原称花鞭鼓,起源于商河县张坊乡王辛村,为民间医生王立礼首创。王
立礼(1886~1969)家境贫寒,靠闯江湖卖膏药谋生,先后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河南等地闯荡游历,经营膏药。他头脑聪慧,善于经营。为了招引顾客,他认真研
究各地民间秧歌、鼓舞、杂技、舞蹈动作,取其精华,创造了花鞭鼓舞。首创时为单
人单鼓,后来发展为二人挎鼓对舞。舞者二男,头系白毛巾,身着短衣,各挎一腰鼓
于左胁下,双手各执长鞭软穗击鼓起舞。其花样有前八步、后八步、鹞子翻身、鲤鱼
跃门、古树盘根、张飞骗马、苏秦背剑等,扬手蹈足,鞭飞鼓鸣,活泼豪放,独具一
格,引人入胜。1911年(清宣统三年)王立礼在北京前门大街献艺时,被清廷宫吏看中
,召引入宫表演,皇帝溥仪看后,赐给其丝制黄龙绳一缕。得到皇帝的赞赏后,王立
礼更加潜心钻研花鞭鼓舞的动作和内容,使花鞭鼓舞日臻完善,他的膏药生意也因此
兴隆起来,周围群众纷纷慕名前来学艺(医)、求医。解放前,王立礼便将此艺传给了
王佃一村的王元风父子、苟家村的张风云及李希平、小张家村的张凤鸣等人。因其来
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见,所以久传不衰,成了商河一带集市、会场
、节假日的重要娱乐项目。
建国后,民间艺术得到了继承发展,花鞭鼓舞增配小镲,并增加民歌唱词,舞一
段,唱一段,更显的生动活泼。远传到禹城、广饶、博兴等地,被全国及中央艺术团
体视为民间优秀舞蹈之一。50年代初期,大连歌舞团派人来商河专访学习,经过加工
整理后,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获金质奖;1956年参加省农民文艺会演获一
等奖;1957年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获一等奖,演员张风云、李希平曾受到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80、1984年中央电视台、山
东电视台及辽宁舞蹈集编辑部录制记录片,并多次播放;其内容已编入《中国民族民
间舞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