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1&rec=51&run=13

商河县的曲艺始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主要有琴书、西河大鼓、评书等,
多于春冬在庙会、集市或串乡演出,全县无统一的组织。
演唱琴书较早的艺人是商河镇李继保(艺名旗风,1885~1980),21岁在济南拜师
学艺,自拉自唱,演唱的传统书目有《轧粮船》、《王定保借当》、《王天保下苏州
》、《银河走回》、《独占花魁》、《空棺记》、《金镯玉环记》、《神仙传》、《
蜜蜂记》等。常年在农村巡回演出,在全县有较大的影响。
西河大鼓始于1925年(民国14年),解放前全县共20余人说唱,其中怀仁镇古城村
张华岑(艺名贵才1903~1973)为最早,他18岁从师学艺,22岁自己单独上演节目。擅
长演唱《七侠五义》、《三侠剑》、《七奇案》、《七头案》、《南唐传》、《金鞭
记》、《破孟州》等。演唱吐字清楚、嗓音圆润、言辞不俗,驰名德平、商河、临邑
一带。钱铺乡毛王店村张贵海,在说唱西河大鼓方面也较有影响,他从17岁跟舅父学
唱西河大鼓,擅长说唱《岳飞传》、《明英烈》等书目,曾在淄博开设鼓书院。
评书始于1930年(民国19年)。郑路镇满家村的满金奎等4人和沙河乡的李立忠较
为有名。1931年21岁的李立忠流落大连拜师学艺,返里后唱遍商河、济阳、惠民一带
。演唱的传统书目有《三侠剑》、《七侠五义》、《五女齐贞》、《雍正剑侠》、《
小五义》、《济公传》、《剑侠图》等。
建国后,曲艺事业有较大发展。1951年县文化馆向全县业余曲艺工作者推荐新书
目,有计划的组织安排他们常年演出。1957年县文化科筹建了曲艺协会,会员共30人
,其中演唱西河大鼓的21人,说唱评词的6人,说唱琴书的1人,相声、快板各1人。
1958年商河、乐陵两县合并,原商河34名曲艺艺人于1959年加入乐陵镇鼓书院。
1961年9月两县分开,商河曲艺艺人39名,由县文教局管理,常年在农村说唱,演唱
的段子有《闹场院》、《雷锋》、《夺印》、《焦裕禄》、《平原枪声》、《林海雪
原》等。1966~1976年曲艺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77年4月县文化局对全县曲艺人员
进行了组织整顿,组建了14人的曲艺队,恢复了传统书目的演唱。1980年5月,由文
化馆管理曲艺工作,但由于后继乏人,至1990年全县曲艺演唱人员仅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