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小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1&rec=5&run=13

1912年(民国元年)施行新学制,县立高等小学堂率先改为高等小学校,后又陆续
改建中山街初级小学校、女子小学校等。1919年(民国8年)全县共成立国民小学校80
所,学生2124人,占当时全县学龄儿童的20%。1936年(民国25年)全县共有高级小学
校10处,即县立中山街小学(县立第一小学),县立周家小学(县立第二小学,位于韩
庙乡),县立李家坊小学(县立第三小学),县立龙桑寺小学(县立第四小学),县立龙
泉寺小学(县立第五小学,今展家乡范赵),县立岳桥镇小学(县立第六小学),县立殷
家巷小学(县立第七小学),县立官口寺小学(县立第八小学,位于玉皇庙镇段家及纪
家、塔坡之间),县立孙家庵小学(县立第九小学,今属临邑县),振武街女子小学,
共52个班,(含初级班23个),学生1745人(含初级学生677人)。初级小学校除城内中
山街初级小学4个班176人外,其余1007个村共分351个学区,每个学区3~5处小学,
规定“每处学校学生必须满25人方准立案”,全县高、初级学生共计1万余人。高级
小学学制为2年,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公民等9科;初级小学学制为4年,开设国
语、算术、常识、公民等8科。虽倡导新教学方法,但多数仍沿用“注入式”,教学
成绩不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各类学校尽皆停办。
1938年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宣传抗日政策,培养军地抗日骨干,在抗日根据
地赵寨、刘庵等村,办起抗日高小。学制2年,开设国语、算术、自然、史地、时事
、体育等课程,有时根据抗日形势,自编自选教材,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学校设备条
件虽差,师生情绪高涨。此间,介于日伪统治区和抗日游击区之间的李集、亚林庵等
学校,师生均备有日伪、抗日两种课本,表面上应筹日伪军,实际上宣传抗日并积极
参加传送情报等工作。时谓之“两面学校”。
附:日伪政权办的小学
1938年后,陆续在城内、龙桑寺、前坊子、岳桥、杨庄铺、栾家洼、殷巷、黄屯
、白集建立高小9所,1659人,初小174所,6077人。高、初小除开设国语、算术等课
程外,日语被列为主要课程。
1945年商河全境解放,中共商河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于1946、1947、1948年召
开“全体教师大会”、“知识分子改造会”、“恢复整顿教育会议”,分析商河县教
育形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实教师队伍,配备教育干部,使全县教育工作在医治
战争创伤的基础上重新起步。到1949年10月,改造、利用古庙堂、寺院及土地改革时
没收地主的宅院,恢复建立了城关(今实验小学)、刘庵、福庆寺、亚林庵、玉皇庙、
郑家、朱林、殷巷、燕赵等9处完全小学和265处初级小学,计457个班,15767人,学
龄儿童入学率为31.5%。高、初两级小学实行2、4分段制,使用全省通用教材。废除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为全县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中央教育部
于1952年颁布全国统一教学计划,将国语课本改为语文课本,初小设语文、算术、体
育、音乐、美术5门课程,高小增加自然、历史、地理,设8门课程。1954年4月县委
强调“教师要面向教学,纠正小学的混乱现象”,小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轨。1956年县
、区建立健全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机构,系统地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教学大纲,提高业
务水平,小学教育质量、数量大幅度提高。是年底,又新增高家、范赵、刘集、王楼
、乔尹等6处完小,全县共有完小15处,初小498处。共1173个班,46161名学生。
1957年在党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
劳动相结合”方针指引下,全县完全小学发展到125所,初级小学发展到783所(其中
半工半读310所),在校学生482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8.3%。但是从1958年下
半年开始,受“共产风”错误影响,不适当地采用“合班并校”,让小学生集体食宿
,并长时期参加“深翻土地”、“大炼钢铁”等活动,严重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学质量急剧下降。从1960年开始又是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师生衣食不保,校舍倒
塌,学生辍学,教师被迫搞生产自救。1961年底,全县除30处完小外,其余皆放长假

1963年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教育形势大有好转,1964年认真贯
彻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生产队自聘教师,利用旧仓库或发
动群众自献住房,办起803所半工半读小学,共890班,2018人。1965年全县各类小学
共880所(其中完全小学43所),1027班,3649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1%。然而,1
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又将恢复不久的教学秩序全部打乱。8月各校学生冲出
校门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旧习惯),10月“停课闹革命”。196
7年以后长期搞“斗、批、改”。1968年冬小学教师一律回原籍,小学交大队来办,
实行五年一贯制。片面贯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精神,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可
随便更改,宣扬“白卷英雄”,批判“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头上长角”。教师放
松了管理,教学工作不谈质量,荒误了一代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迅速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基础教育,小学实行邻
村统一编班,高年级适当集中,低年级减少复式,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和工作积极性
。同时,按规定开设全部课程,改用全国统编教材,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
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扎扎实实提高教育质量。到1987年9月,全县计有小学935所,2
576班,65157人。10月经省、地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
为97.8%,小学毕业率92%,12~15周岁少年儿童的有效普及率为98.6%,达到国家
规定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同时,对旧校舍、课桌凳、教具等进行更新改造。1984~
1987年4年间,群众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砖瓦结构、宽敞明亮的标准教室1289
8间,购置木质课桌、凳23161套,结束了“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历史。达到
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小学的实验室、仪器室及现代化教学技
术设备建设也进展较快。1988年4月全县实现教室、办公室、院墙等六配套的小学共
827所,占89%。经省检查验收,达到标准要求。1990年全县小学共892所,其中县级
实验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或实验小学15所,即常庄、龙桑寺(刘木)、展家、郑路
、白桥、岳桥、钱铺、杨庄铺、玉皇庙、张坊、怀仁、殷巷、韩庙、沙河、燕家小学
;中心小学74所,即东关、常庄(城西)、西三里河、五里庙、薛家园、卞楼、北谢、
小寺、杜集、胡集、马家、丰盛集、骆家、白集、古城、刚家、李会芝、李楼、李堂
、展集、李集(赵魁元乡)、王集、安家、车家、王楼、商家、黄屯、赵寨、李集(韩
庙乡)、孙胡同、大仉、棘城、刘庵(燕家乡)、西邸、杨市、卢家河沟、牛铺、张董
、刘庵(牛铺乡)、大王、宽河、刘集、王市、高仙庄、车庙、寨子、房家、郑家、后
翟、段集、潘桥、新尚、赵屯、武集、庄科、营子、范王、河南孙、张公、西八里、
苏家、魏家、刘家、后王、指挥李、高桥、河南张、演武、段家、李庵、魏集、白佛
院、甜水井、马集等。总计2608班,56533人,入学率98.3%,巩固率97.7%,毕业
率98.5%,“六配套”小学842所,占学校总数的94%。

实验小学简介
商河县实验小学的前身为县立高等小学堂。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9月建于原
麦丘书院,后移至考棚(即今址)。1912年(民国元年)改名县立高等小学校,1928年改
名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又改名县立中山街小学。1936年校舍扩建到133间,历届毕
业学生25班,623人。在校生8班,397人,其中高级6班,300人,初级2班,97人。教
师11人,其中高级9人,初级2人。各种书籍、杂志1500余册,教学仪器25件,动、植
物标本13种。
1938年商河县城沧陷,学校被迫停办,校舍被伪县政府占据。1940年伪九区联合
办事处下令复学,学校移址城隍庙(今百货公司家属院),改名模范小学。
1945年商河城解放,人民政府于中山街学校旧址重新建校,定名商河县城关完全
小学,简称城关完小。1948年秋,盘踞济南的国民党军队几次派飞机轰炸商河城,校
舍惨遭破坏,学校暂迁城隍庙,招收高级班1个,初级班2个,共125人。建国后,人
民政府及时拨款修复,于1950年春又迁回本校。1958年商河师范建立,城关完小改名
师范附属小学,全校有高级班4个,初级班21个,共1250人,教职员30人。1962年商
河师范撤销,附小又改名商河城关小学,因经济困难学生人数锐减。1966年“文化大
革命”开始后,城关小学交“大队来办”,干部、教师全部换班,校舍、教具日益损
坏,学制改为五年一贯制。1971年增招初中班,小学工作步步削弱,教学质量严重下
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城关小学复归教育局领导,将尚未毕业的初中班并入
商河一中。省、地、县均定该校为重点小学。1981年,全校发展到17班,900人,教
职员工46人。1982年改名商河县实验小学。县委、县府采用国家投资与发动干部、职
工集资的办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到1990年已建有教学楼2幢,含教室27个;教研室
、教工之家、教职工宿舍114间;图书室、阅览室5间,图书3000多册;仪器室和实验
室5间,各种仪器650件;200米运动场1个。有教学班26个,1590人。教职工101人,
其中专职教师91人。

商河县1949~1990年部分年份小学教育统计表

┌──┬─────┬─────┬───────┬───────┬───────┬─────┬────┐
│年度│学校数 │班数 │学生数 │招新生数 │毕业生数 │教职工数 │学龄儿童│
│ ├──┬──┼──┬──┼───┬───┼───┬───┼───┬───┼──┬──┤入学率 │
│ │总数│其中│总数│其中│总数 │其中 │总数 │其中 │总数 │其中 │总数│其中│(%) │
│ │(所)│民办│(班)│民办│(人) │民办 │(人) │民办 │(人) │民办 │(人)│民办│ │
│ │ │(所)│ │(班)│ │(人) │ │(人) │ │(人) │ │(人)│ │
├──┼──┼──┼──┼──┼───┼───┼───┼───┼───┼───┼──┼──┼────┤
│1949│275 │ │457 │ │15767 │ │ │ │601 │ │512 │ │31.5 │
├──┼──┼──┼──┼──┼───┼───┼───┼───┼───┼───┼──┼──┼────┤
│1952│422 │ │746 │ │29708 │ │ │ │1032 │ │846 │ │ │
├──┼──┼──┼──┼──┼───┼───┼───┼───┼───┼───┼──┼──┼────┤
│1956│513 │ │1173│ │46161 │ │ │ │2082 │ │1324│10 │ │
├──┼──┼──┼──┼──┼───┼───┼───┼───┼───┼───┼──┼──┼────┤
│1958│908 │ │1700│ │48278 │ │ │ │3861 │ │1379│500 │98.3 │
├──┼──┼──┼──┼──┼───┼───┼───┼───┼───┼───┼──┼──┼────┤
│1961│506 │ │944 │ │25780 │ │ │ │2120 │ │1061│203 │ │
├──┼──┼──┼──┼──┼───┼───┼───┼───┼───┼───┼──┼──┼────┤
│1965│880 │139 │1027│316 │36494 │9376 │2012 │12321 │7869 │3050 │1861│1154│91 │
├──┼──┼──┼──┼──┼───┼───┼───┼───┼───┼───┼──┼──┼────┤
│1976│938 │516 │2124│624 │66395 │18743 │19517 │11570 │8736 │4213 │2504│1963│ │
├──┼──┼──┼──┼──┼───┼───┼───┼───┼───┼───┼──┼──┼────┤
│1978│943 │521 │2451│1374│74646 │41326 │18945 │10530 │9721 │6530 │2848│2374│ │
├──┼──┼──┼──┼──┼───┼───┼───┼───┼───┼───┼──┼──┼────┤
│1982│930 │ │2732│ │72711 │ │12660 │ │10364 │ │3270│2559│97 │
├──┼──┼──┼──┼──┼───┼───┼───┼───┼───┼───┼──┼──┼────┤
│1985│934 │ │2718│ │69516 │ │13490 │ │13012 │ │3447│ │97.63 │
├──┼──┼──┼──┼──┼───┼───┼───┼───┼───┼───┼──┼──┼────┤
│1988│919 │917 │2976│2945│63036 │61314 │10834 │10556 │11847 │11411 │3639│2332│97.86 │
├──┼──┼──┼──┼──┼───┼───┼───┼───┼───┼───┼──┼──┼────┤
│1990│892 │891 │2608│2642│56533 │54754 │9009 │8709 │10471 │10051 │3724│2316│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