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社会新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0&rec=61&run=13

和睦家庭建国前,县内的和睦家庭多属“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家长式。
建国后,男女平等、团结互助、民主和睦的新型家庭关系为群众所仰慕,和睦之家遍
及城乡。1973年玉皇庙镇西甄家甄久田从部队退伍后,为照顾岳父、母及伯岳父母,
自愿到女家落户。生活中甄久田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待老人视亲生父母,老人也
对甄久田从心中疼爱,一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日子越过越兴旺。1983年全家被
评为山东省五好家庭。龙桑寺乡杨茂村妇女会副主任徐玉英与弟媳刘玉贞和睦相处,
争相孝敬老人,互相疼爱孩子,热心帮助邻里,被人们誉为好妯娌。1983年全县303
6户五好家庭受到县、乡人民政府的表彰。
敬老爱老孝敬老人是商河劳动人民的传统。建国后,各级党政部门经常教育群众
尊敬、爱护和赡养好老人,对孝敬老人的事例大力表彰,对虐待老人的进行严肃处理
,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全县更加弘扬光大,形成风气。商店、医院挂有老年人优先
就诊、购物的字牌。群众外出乘车、行路时都主动为老人让座、让路。具体到家庭、
单位,一些敬老爱老事例感人至深。郑路镇后张家村民路致花1957年以来先后精心侍
候了瘫痪的伯父母、公公及患精神病的婆婆,为老人们请医送药、喂水喂饭、端屎端
尿,被群众誉为心灵美的好媳妇,受到县、乡人民政府的表彰。1982年原商河县第二
中学学生赵文英、刘翠华等了解到驻地龙桑寺镇刘集村两户孤寡老人生活难以自理后
,便主动结成“学雷锋小组”,为老人担水、扫院子、洗衣服、做饭,把老人的生活
包了下来。赵文英毕业后,该校新生潘志泉又主动承担了为老人服务的任务,如此级
级相传。1980年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中,全县涌现了一批敬老爱老的
先进集体和个人。1990年中共商河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了贾庄乡、商河镇南关村、
县教育委员会老干部科、县供销社老年协会四个先进集体和商河镇马官寨村周海明、
县委办公室李建国等96名先进个人,尊老爱老愈加成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动。
助人为乐邻里相助,扶弱济贫,是商河县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建国后,特别是
60年代学习雷锋和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以来,社会上助人为乐的事例屡见不鲜。1982年怀仁镇王太环
村村民王泽亮被倒塌的房子砸伤,同村青年王树华、王泽泉听到消息后立即借车冒雨
将他送到商河县人民医院救治,并无偿献了血。王泽亮因伤势过重去世后,村共青团
支部书记王树利、共青团员阎家亮等人又义务为其亲属修好了房子,并坚持常年帮助
耕种责任田。1983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商河县中队张兴周到医院探望战友时,看
到住院病人理发不便时,便用自己的津贴费购置了理发工具,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到县
医院为病人理发,受到病人的称赞。
舍己救人商河县人民很崇尚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建国后,通过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教育,这种美德更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有人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其他人则
积极相助。1982年冬,牛铺乡小北陈村青年陈朝恩走亲时,路上遇到崔田村一位69岁
的老太太和孙女不慎掉到河里,顾不得脱掉棉衣便跳到一人多深的冰水中,把祖孙二
人救上岸。随后,又把她们带回自己家中,让家人为他们换衣服,烧姜汤。1983年县
直机关武装部长蒙广让和民兵教练员李广海带领民兵进行实弹训练时,一名民兵投弹
时不慎失手,即将爆炸的手榴弹在几个民兵脚下滚动。蒙广让临危不惧,上前抓起手
榴弹投向远处,但被手榴弹箱挡住。情况更加危急,李广海再次上前抓起手榴弹投出
,从而保住了在场民兵的生命。
拾金不昧建国前,拾到东西或钱被称作“发了外财”,拾金不昧是建国后逐渐形
成的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人民群众拾到钱物时总想方设法寻找失主。1978年郑路农场
职工信景林、杨春义晚上驾驶拖拉机从县城回场,路上拾到“嘉奖”香烟一箱,在久
等不见失主的情况下,便把香烟送交了场办公室,委托组织查找失主。1982年商河一
中教师丁玉荣到济南诊病时,在客房拾到装有120元人民币和照相机滤色镜的皮夹。
经查询失主是贵州水城发电厂的苏单,但苏单已坐班车走了。于是丁玉荣便把失物交
给了旅馆值班人员。事后,当失主给商河一中写来感谢信时,师生们才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