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盐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1&rec=37&run=13

县内各乡镇均有盐碱地分布。盐碱类型有以氯化物为主的花碱、油碱;以硫酸盐
为主的面碱;以重碳酸盐为主的瓦碱;有积水呈黄色泛臭味,多沦为不毛之地的臭碱
。建国后,盐碱地的数量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主要有五个阶段:50年代,境内气候偏
旱,多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地下水位低,受盐碱危害的土地面积基本稳定在1.27万
公顷。60年代初中期,雨量偏多,加之外地客水袭入,境内洼地常年积水,地下水位
升高,土壤次生盐碱发展,受盐碱危害的土地面积增加到1.84万公倾。60年代末70年
代初,气候偏旱,境内兴修的水利工程逐步发挥效益,积水能及时排除,受盐碱危害
的土地面积回落,1972年为1.41万公顷。70年代中后期,利用客水灌溉农田较多,一
些乡镇依靠沟渠蓄水,地下水位回升,受盐碱危害的土地面积增加,1979年为1.46万
公顷。自进入80年代以来,气候偏旱,特别是实行责任制后,注意精耕细作,增施有
机肥,土壤肥力提高,同时农田灌溉注意合理利用水源,全县受盐碱危害的土地面积
明显减少,1985年为0.77万公顷,1990年为0.53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