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种植业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8&A=8&rec=11&run=13

一农机农具
耕作工具旧式的耕作工具有锨、镢、木耙、八齿耙、三齿等人力工具和旧式步犁
、耢、大耙、耒民耙等畜力工具。1952年,农村开始使用旋耕机(3部)。此后随着农
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至1990年,全县机引耕作工具达到8811部,其
中机引犁2826部,机引耙8部,旋耕机18部,其它新型机引农具5959部。但机引农具
的使用仍不普遍,畜力牵引的步犁、耢、耙等仍被广泛使用,锨、镢、木耙等人力工
具仍在耕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播种工具50年代以前,农村多用6寸(30.1厘米)耧或8寸(41.30厘米)耧进行播种
。1958年起,因强调合理密植,开始使用3寸(15.5厘米)耧、4寸(20.7厘米)耧,后改
用三腿耧(播种行距15.5厘米)。1966年以后,旧式耧基本上被淘汰,特别是8寸耧已
全部废弃。1966年,济阳县引进第一台播种机,到1984年,全县播种机已达到57部,
其中,谷物播种机52部,棉播机5部。谷物播种机型号有2BX-11型和2BX-12型两种,
分别与25马力(18.375千瓦)和12马力(8.82千瓦)拖拉机配套。自1986年起,县内播种
机大量增加。至1990年,全县播种机达596部。其中谷物播种机580部,棉播机16部,
其型号有2BX-11型和2BX-9型两种。
中耕工具旧式中耕工具主要有大锄、小锄和畜力牵引的耠子等。60年代以前,中
耕用锄较为普遍,用耠子的不多。60年代以后,耠地逐渐代替了锄地。80年代末,锄
地的已不多见,中耕多是先耠再用小锄或小镢清除株间杂草。
植保工具50年代,济阳县开始引进、使用喷粉器、喷雾器,此后数量逐年增加。
1966年全县有压缩式喷雾器2631部,手摇喷粉器1162部。到1982年,这两种工具分别
增加到44083部和5214部。1982年以后,手动喷粉器逐年减少,机动喷粉器逐年增加
,到1984年,全县已有东方红18型机动喷粉器157部。是年,农民还开始使用超低量
电动喷雾器,当年购进1089部。到1990年,全县有泰山18型、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
372部,手动喷雾器96385部,机动、手动喷粉器已很少有人使用。
灌溉工具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灌溉主要用辘轳、鸳鸯罐等,后引进推广使用水
车。水车有手摇和畜力两种。1966年,全县水车达到10351部。1971年,开始使用机
动水泵灌溉,水车逐渐减少,现已基本淘汰。1984年,全县灌溉机具有4657部,其中
6英寸离心泵2802部,4英寸离心泵1782部,深井泵73部。1984年后县内灌溉机具逐年
增加,至1990年,全县有水泵15815部,其中用4.5马力(3.3千瓦)作动力的小水泵23
8部。
收割工具70年代以前,县内收割庄稼全靠镰刀。1973年开始使用收割机,当年全
县购进3部。1984年全县收割机增加到6部。此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
,收割机械不断增加。1989年全县收割机达到313部,1990年又增加到774部。其型号
多为4GL-140型,与12马力的拖拉机配套使用。
场上工具60年代以前,多用牲口拉碌碡打压庄稼。1966年起,打场开始使用脱粒
机,当年全县购进10部。1985年脱粒机达到1778部,至1990年又增加了839部。80年
代初,县内开始使用机引镇压器打压庄稼,扬场仍以使用扬锨和簸箕为主,使用扬场
机的不多。自1973年起引进使用扬场机以来,到1985年,扬场机只增加了62部,总数
达到70部。1986~1990年县内扬场机逐年增加,1990年达到了125部。
运输工具建国前运输工具主要有铁轮大车、木轮手推车、扁担等。建国后,这些
工具先后逐渐被胶轮手推车、胶轮地排车、胶轮大车所取代。1969年开始使用机引挂
车运输,至1985年,全县农用运输机具已达1244辆,其中2吨以上挂车372辆。80年代
,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农用机械交通运输工具逐年增加。1990年,全县已
有农用汽车81辆,拖拉机2919辆,农用拖挂车3029辆。
动力机械济阳县自50年代末起,先后引进拖拉机、柴油机和农用汽车,1968年开
始使用电动机。进入70年代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农用动力机
械增加很快。1985年全县已有农用动力机械9639台,总功率95865千瓦。1990,全县
农用动力机械达到27306台,总功率273819千瓦。

二品种改良
建国前,济阳县各种农作物的品种多系代代相传的农家品种。主要有小白麦、野
鸡红、小红麦等小麦品种;小粒红、二秋、白马牙、灯粒红等玉米品种;打锣锤、黑
萼子白、莛高粱等高粱品种;狼尾谷、金钱子、粘谷等谷子品种;长蔓大红袍、二线
等地瓜品种;连叶黄豆、爬蔓青、绕山滚等大豆品种;小红桃、小紫花等棉花品种以
及长蔓小花生等花生品种。
自50年代起,济阳县开始引进优良品种。70年代,种子部门着手在有条件的村、
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80年代初,种子部门与良种基地所在单位签订了良种收购合同
,基本上保证了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自1980年开始,县种子部门在淘汰原有品种的基
础上大量从外地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的玉米品种有聊育5号、烟
单14、鲁单37、掖单4、鲁玉3、掖单2、烟单16、沈单等;小麦有鲁麦7、鲁麦3、鲁
麦8、鲁麦11、鲁麦12、晋麦21等优良品种;棉花有鲁棉1、鲁棉6(37系)、优系43、
中棉17(117)、鲁棉9(155)、中棉12、优系7073、中棉16(中375)、鲁棉10等优良品种
。自50年代以后,济阳县先后引进、推广的优良品种共有100余种。
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县种子部门还自育自繁了一些优良品种。1965~1969年
,县良种场由大豆齐黄1号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得到了“济阳大粒黑”良种,该品
种生长期短、抗倒伏、抗涝、耐肥水、产量高。1978年,县种子部门引进杂交水稻黎
优75进行繁育,获得成功,并在稍门公社推广。

三耕作制度
建国前,济阳县耕作制度有一年一作、一年两作、一年三作、二年三作4种;一
年一作面积约占一半,三作的极少,复种指数较低,土地利用率不高;作物多纯作,
间作、套种很少;间作作物多为玉米与绿豆、红小豆等;套种作物多为玉米与大豆、
高粱与谷子等。建国后,耕作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如纯作改间作、套种、混作,改直
播为育苗移栽(主要是棉花)等,逐步向种植多熟化、作物群体复合化、种植规格条带
化、种植方式多样化发展。50年代,推广高矮作物间作。60年代,一年二作面积增加
,二年三作面积、间作面积减少。1962、1963年,先后试行推广麦田套种花生、大豆
和一粮一肥(主要是田菁)、粮肥(玉米、田菁)间作等耕作制度。1974年开始推广麦田
串种玉米。1981年以后,由于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故一年一作面
积增加,复种指数略有下降。1988年,县内大力推广棉麦套种,套种面积逐年增加,
复种指数有所回升。

四管理技术
施肥济阳县农村常用的有机肥有堆肥、厩肥、绿肥、豆饼、墙土、灶土、人畜粪
尿、城镇垃圾等。除墙土、灶土、人粪尿有时作追肥外,余均作基肥。施基肥的多为
小麦和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很少施用。基肥的施用方法一般是将肥料先撒于地面,然
后耕翻于地下。农业合作化前,小麦施基肥间有施耩粪的(即细肥)。追肥的施法,5
0年代以前,多是将土肥扬撒于苗间,只是对高粱、玉米等才逐株堆施,称作施“抓
粪”。50年代起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开始多作追肥,穴施或串施,后来兼作基肥。
70年代全县年施用化肥(折纯量)平均0.54万吨。1985年全县施用化肥达1.49万吨。此
后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1987年全县施用化肥达2.18万吨,
1989年施用增加到近2万吨。1990年夏季降水量大,全县5.67万公顷秋季作物受涝,
化肥用量增加,全年施用化肥2.59万吨
中耕旧时中耕以锄地为主,辅以划地(用三齿、划锄将地面划起,多用于小麦返
青以后),间有用耠子耠地的。锄地中耕层浅,效率又低,80年代被耠地取代。耠地
中耕层深,杂草生长慢,效果好,而且效率高,两人一畜每天可耠地0.5公顷左右。
植保济阳县农作物病虫害比较严重,共有病害50多种,虫害40多种。建国前,农
民在病虫害面前无能为力,虽用人力扑捉、坑埋、驱赶等方法保护作物,但杯水车薪
,收效甚微。50年代以前,多用草木灰、烟草水、棉油皂水、面糊水等防治少数虫害
。50年代起用石硫合剂、滴滴涕、六六六粉、有机氯、砷制剂、有机磷制剂等防治害
虫;60年代引进使用3911、西力生、赛力散、敌锈钠等;70年代使用土乐果粉、160
5、1059、磷胺、4049、乐果、氧化乐果、久效磷等;80年代起使用呋喃丹、锌硫磷
、异硫磷和高效低毒、灭虫谱广、灭虫效率高的第三代菊脂类农药。随着农药的更新
换代,病虫害防治效果不断提高。为了减轻药害和环境污染,济阳县还从60年代中期
开始了生物防治工作。1966年开始利用赤眼蜂防治三代玉米螟。1977年,以人工饲养
瓢虫治蚜面积13公顷;人工助迁,以瓢虫治蚜虫2000公顷。1982年以瓢虫治麦蚜266
7公顷,治棉蚜4000公顷,以草蛉治三代棉铃虫2000公顷,治四代棉铃虫12000公顷。
1983年8月以草蛉治四代棉铃虫5333公顷。1988年,县植保站组建生防小组,研究利
用并初步推广了增产菌、苏云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无公害”灭虫的方法。是年还开
始了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面积13333公顷,减少农药投放量40400公斤,节省防治成
本50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