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广播电影电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8&A=24&rec=11&run=13

一广播
济阳县的广播事业萌芽于建国初期。1950年,县委设立收音站,有1人利用省电
台下发的1台五灯电子管收音机,每日记录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稿,向县委领导及广大
群众提供新闻。1952年,收音站扩大到12处,尽管如此,全县能听到广播的人数仍然
很少。
1958年5月1日,济阳县广播站正式播音。当时,广播站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仅
有摆首话筒1个,电唱机2部,立式双缸16马力(11.76千瓦)柴油机1台,10千瓦三相交
流发电机1台。各乡镇的有线广播都是借用邮电局通往各支局的电话线路。每晚7~9时
播音,播音期间,只好中断电话线路,接通广播机输出线路进行广播。是年架设的村
内广播线路共115杆公里,安装喇叭计850只。1965年5月,全县自筹资金,用柏木做
线杆,架设了第一条由县城至店子的9公里广播专用线。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在索
庙公社召开了全县广播网会议,提出普及公社大队广播网的要求。县直各单位无偿支
援树杆300根,供给店子、索庙、垛石桥、新市4个缺木杆的公社架设专用线路。是年
底,全县基本实现了广播干线专线化。1973年,有线广播喇叭发展到8.1万只,初步
建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公社广播站为支点,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网络。同时
,在全县范围内整顿广播网,按广播技术标准,做到条条线路通,只只喇叭响。198
3年,全县更新水泥杆线路631.8杆公里,930.2线公里。1984年,全县集资20万元,
统一改善了线路。到1985年,全县广播专用干线总长130.9杆公里,356线公里;乡镇
支干线路713.6杆公里,1201.3线公里;村内网线1305杆公里,1565线公里。全县有
大喇叭785只,舌簧喇叭2200只。1987年,济阳县多方筹集资金110万元,征地筹建电
台、电视转播台和微波站。1989年县广播电台、电视转播台、微波站建成。10月1日
,经上级批准,县广播站升格为济阳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台设有调频发射机1台,
发射功率100瓦,频率96.6兆赫,广播覆盖率为100%。各乡(镇)设有调频接收机,接
收县广播电台的信号,再利用广播专线传送到村庄。1990年,全县共投资78.52万元
,更新线路115杆公里,更新设备4套,新增广播喇叭254只,846个行政村中已通广播
的680个,占80.4%。
广播站建立初期,每天晚上播音1次,时间2个小时,转播中央和省电台的新闻和
文艺节目。1961年广播站增加自办“济阳农村”节目,每次播出15~20分钟,每周6次
。1966年,改为每日中午、晚上各播音1次。1970年开始,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
播音1次,每周播音时间共8小时30分钟。自办节目每日3次,每次30分钟。自办节目
辟有《济阳新闻》、《科技知识》、《新风赞》、《为您服务》、《法律知识》栏目
。1982年增设《市场行情》、《商品信息》节目,每周播出4次。1990年,济阳人民
广播电台新增《法制园地》、《老年之声》、《青少年节目》、《改革之声》、《济
阳文艺》节目。10月,广播局推荐的《法制园地》主持人节目,在全省评比中获二等
奖。

二电影
1955年9月,县电影队成立,每周星期六晚上在县城露天影院放映,其余时间在
农村放映,全年放映电影300余场,观众50万人次,年人均可看电影1.2次。1956年,
电影放映队发展到3个,1个队在县城固定售票放映,2个队在农村巡回放映。全年放
映电影1000余场,观众150万人次,年人均看3.5次。1966~1972年,放映队由6个发展
到9个。1978年,全县20个公社均建立了电影放映队,还成立了不少个体电影放映队
,人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年放映电影7000余场,观众计1000万人次,年
人均看25次。1982年3月,济阳电影院建成,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座席1126个,配
备35毫米松花江牌5501型座机1套。1987年,又更新为松花江牌5505型新座机1套,基
本上满足了县城居民看电影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精神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电视机、录像机大量进入家庭,电影上座率呈下降
趋势。1988年,全县放映电影19589场次,观众1898.7万人次;1989年,放映电影12
769场次,观众1124.8万人次;1990年,放映电影10331场次,观众910.8万人次。

三电视
1969年,县文化馆购进全县第一台电视机,每天晚上用自行车带到有电的公社、
大队巡回播放。1976年,全县电视机增加到62台,其中县城26台,公社机关30台,大
队6台。此后,电视机数量增加很快,档次逐渐提高,由小型变为大型,由黑白变为
彩色。1985年,全县有黑白电视机1500台,彩色电视机960台。1990年,全县每百户
农民拥有电视机33台,比1989年增长了29.2%。

四录像
1984年,回河乡田家村、孙耿镇于家村、仁风镇南陈村、城关镇窑头村等9家个
体户,各购置NV370录像机1台,在农村做营业性放映,演出内容多系武打惊险片。文
化局、教育局为配合宣传与教学,各购置了录像机。1985年3月,县音像录制品管理
小组成立。是年9月,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加强录像管理的通知,个体录像暂停放映,
有3家个体户的录像机转让给了工厂、学校。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不少家庭也
购置了录像机。80年代后期,录像机开始进入家庭,县城有许多居民家庭买了放像机
,有的还买了录像机。1990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即有放像机1~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