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武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8&A=22&rec=9&run=13

团练清咸丰年间,鲁北一带盗匪蜂起,抢掠残害百姓,因此各地纷纷举办团练,
“保家守土”,济阳全县遂举办团练几十处。这些团练虽大多数为官府所操纵的地主
武装,但也有不少的不听挟制,抗缴赋税漕米,惩治土豪劣绅。
义和团1900年夏,三教堂村(今属三教乡)贫苦农民孙九龙加入义和团,在本村东
南的玉皇庙内设坛,起初只有团众几十人,以后不断增多。不久,官道陈村陈云岭也
率团众二三百人到玉皇庙内与孙九龙会合。孙、陈分别为大师兄、二师兄。9月初,
惠民县义和团大师兄孙允荣率惠民、盐山、庆云、蒲台、滨州等地团众百余人向南转
移,来济阳县与孙九龙会合。在玉皇庙会师后,下传帖邀请齐东、邹平、章丘、商河
几县的义和团首领率众来会,团众达千余人。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这支义和团队伍
实行了军旅建制,团众共同推举孙允荣为大元帅,孙九龙为二元帅兼大先锋官,陈云
岭为左路副元帅,蒋正德为右路副元帅,王传森为参谋军师,王玉有总管粮饷帐目,
等等。团众在庙内习拳练武,在附近打击仗势欺人的教会势力和反对义和团的地主豪
绅。9月22日,山东巡抚袁世凯派管带、候补知县查荣绥率骑兵、步兵150名前来“征
剿”。义和团预知消息,事先设下埋伏。24日,在交战中义和团击溃官兵,杀死官兵
四、五十人,并杀死查荣绥。战后,义和团撤离玉皇庙,分散隐蔽,后遭袁世凯重兵
镇压而击败。
黄纱会1929年以前,回河、孙耿一带群众,为了防御匪患建立了黄纱会。黄纱会
是一种道会门组织,信奉“王禅老祖”,会众身披黄纱,颈后插三角形小黄旗,携带
武器。每与土匪作战前,先吞符,燃黄表纸燎身,自信可以枪刀不入。临阵时以密集
的纵队前进,队首有1名旗手摇动大黄旗,默念“大旗一晃、枪炮不响”的咒诀,率
队冲锋。1929年夏,黄纱会在回河街、举人王村一带与土匪阎俊章、白玉亭等匪伙苦
斗,双方伤亡惨重。1931年,有土匪一股盘踞八区(仁风)半边天赵家村,官兵进剿不
下,黄纱会一举驱走匪伙,因而名声大振,徒众更多。而后匪势暂息,黄纱会也自行
解散。1938年春,由前黄纱会大师兄秦天君与原六区区长刘程远、七区潘子元等为首
,重新组织了黄纱会,会徒约3000人。黄纱会除有部分杂牌步枪外,其余武器都是土
枪土炮和大刀长矛。黄纱会与七区的高占亭团伙多次交战,长达3个月之久。至夏初
,刘景良率部队来济阳后,黄纱会与各区团伙都为刘景良收编。六区的黄纱会被编为
鲁北保安七旅第十七团,一区的黄纱会被编为该旅第十四团,秦天君被委任为少校参
军,黄纱会即不复存在。

附:土匪、伪军、地主武装
土匪武装晚清时县境内虽然土匪祸患不绝,但未形成大规模的武装匪伙。民国期
间,因军阀连年混战,土匪趁机而起。在境内规模最大、凶焰最炽的武装土匪有王德
浩和阎俊章(海砂子)等部。这些匪伙都有数百人,流窜于济阳、临邑、商河等县,倏
来忽去,到处作案。1926年,王德浩部先后在淮里庄、淮里洼、毕家集等地挨户搜枪
,绑架村民。次年年初又攻破四区褚家,杀死村民近百人,掳去若干名。1932年阎俊
章部百余人窜入三区新庄,绑架村民40余人,掠去车马、衣服等财物无数。以后境内
白玉亭部土匪渐盛,纠集匪徒数十人,作案多在商河、德平(现分属商河、临邑县)县
,在境内较少。商河孙唐臣(孙老五)匪部,除在济阳北部零星作案外,于1937年冬疯
狂抢掠了唐庙一带村庄,不分贫富,翻箱倒柜,将粮食、牲畜、衣物等抢劫一空,并
且逢人便绑架吊打,逼索银钱。武装土匪残害群众,除大肆抢掠烧杀外,还惯用架票
(绑架人质)作为勒索的手段。架票后即勒令人质家属以重金将其赎回,赎价由匪徒根
据人质的家产状况及其在家庭所处地位而定,总之要使受害者倾家荡产。人质亲属如
果逾期不回票,或赎金不足勒索的数额,匪徒即将人质致残,称为毁票。如果毁票后
仍达不到勒索目的,匪徒即将人质杀死,称为撕票。1946~1948年期间,乘国民党进
攻解放区之机,县境内解放较晚的几个区的一些兵痞、地痞、恶棍又纠集一起,组成
武装匪伙,有的数十人,有的十数人不等。这些匪伙持有枪械,与“还乡团”勾结一
起,在当地抢掠,劫路,敲诈,残杀群众,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匪伙的首恶有各种
诨号,如“天爷爷”、“活阎王”、“老虎心”、“大孬”、“赖狗”等等。匪伙的
名称有“天下第一团”、天下第一营”、“三百斤团”等等,群众则统称之为“小组
子”、“烂泥”。这些社会渣滓在民主政府的围剿下,与“还乡团”一起被消灭。建
国后,县境内武装团匪绝迹。
伪军日军重占济阳后,伪县公署于1939年1月1日建立了保卫团,以协助日军征服
尚未降日的地方武装团伙,镇压反抗日伪统治的人民群众。保卫团有3个分队,共10
0余人,计长短枪113支。1939年秋,保卫团改建为县警备大队,辖4个中队,约500余
人,由伪县知事杜中兼任大队长,崔贡三任大队副。原被刘景良收编为鲁北保安第七
旅的一些武装团伙,如白玉亭、张其道、卢万武、王协和、高占亭等,很快投降日军
,被编为各区的自卫团。全县各区自卫团共有千余人,920多支杂牌枪支。以后,又
将自卫团编入伪县警备大队。伪县警备大队共有18个中队,原有的4个中队常驻县城
,新编入的14个中队仍分驻各区。1941年,伪县警备大队改称县保安大队,由伪县知
事兼任大队长,白玉亭任大队副。第一、二、三、四中队驻县城,由县知事直接掌握
,军需主任兼保安大队书记官林如松具体负责。白玉亭直接掌握其原所部4个中队,
驻刘家营、垛石桥一带;高占亭的3个中队驻白桥;靖殿祥(后为周建成)的1个中队驻
仁风;路兆岩的1个中队驻新市;卢万武的1个中队驻平棚店;刘向谦、王云生的1个
中队驻曲堤;赵兴华、艾洪建的1个中队驻辛集;王协和1个中队驻稍门;后又有赵仁
斋的1个中队驻孙耿。1944年10月,白玉亭下台,张子谦接任伪县保安大队副。此时
,济阳除一区由张子谦部伪军占据,青宁区由杨明章部统治以外,其他各区已全部或
大部成为解放区。张子谦将其嫡系武装编为7个中队,连同原驻县城的4个中队,及通
过抓丁新凑成的5个中队,拼凑在一起,共16个中队,计1700余人。有3个中队驻稍门
,2个中队驻舒家据点,其他中队驻县城。同时,还有汉奸队伍“挺进军”约300余人
驻县城。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3日凌晨,张子谦带全部伪军仓皇逃跑,济阳县解
放。
地主武装自晚清至抗日战争前,县境内的地主豪绅一般雇用壮丁看家护院,并未
编组成武装团体。仅在清同治年间举办团练时,不少团练为地主豪绅所操纵,但为时
不久即解散。1944年,县境内已解放的几个区实行了减租减息、雇工增资;1946~1
947年,全县除青宁区外各区都实行了土地改革。其间,境内有些反动地主豪绅和原
伪保、甲长等逃往黄河以南国民党统治区,与残余伪军的散兵游勇组成武装团伙,被
国民党编为县、区、乡武装,群众称其为“还乡团”、“小组子”、“拉鸡队”等。
经常窜扰县境的“还乡团”有数十伙,各伙人数多少不等,多的上百人,少的数十人
、十数人。其中主要团伙的头子有:在县境东部的李加河,在一区的雷孝思、曹学诗
、侯其君,在二区的王和轩,在三区的艾洪林,在四区的刘子杰、李玉玺,在五区的
刘德俊,在六区的李崇仁、孙延厚,在七区的潘其宋,在八区的张锡仁、马宗波、马
锡九、傅怀春,在青宁区的周方泉、杜春起、胥文政、张久星、牛成安等。“还乡团
”不时窜入解放区,大搞阶级报复,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民主政府干部、党员和土
改积极分子。如1946年6月,“还乡团”刘德俊一伙窜至五区小杨沟村,铡死了农会
主任和积极分子等5人(其中杨洪才侥幸未被铡死)。其余如刀劈、斧砍、活埋,等等
,无所不用其极。“还乡团”经过民主政府各级武装的清剿,于1948年9月济南解放
后基本除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