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8&A=18&rec=13&run=13

抗日战争时期,妇救会刚刚建立,其主要任务,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做好对
广大妇女的宣传发动工作,扩大妇女抗日救国队伍;二是组织发动根据地内已觉悟的
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如动员参军、为抗日军队服务等。在1944年夏和1945年2月
的两次轰轰烈烈的动员参军运动中,不少妇女踊跃送亲人参军,母送子、妻送郎参军
的感人事迹随处可见。济阳县两次参军,共有900余名青年参加八路军和县大队。根
据地的广大妇女在妇救会的教育和领导下,还经常给八路军、县大队缝衣做饭,安排
住处,有的还勇敢地掩护子弟兵进行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妇救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领导全县妇女发展生产和拥军支前。在
许多男青年去参军或支援前线的情况下,妇救会和政府组织领导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劳
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和棉布。同时,妇救会还组织广大妇女做军
鞋、缝军衣,直接支援前线。仅在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全县妇女即做军鞋2万余
双。还有不少妇女送子送夫参军参战,成为模范军属。更有像二区妇救会会长、共产
党员许素卿那样的女英雄,在对敌斗争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走出家庭,在各条战线上顶起了“半边天”。农业战线
上的妇女积极参加打深井、搞台田、深翻土地、积造土杂肥、科学种田和农田水利基
本建设。仅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妇女,历年都在5万人以上。工业战线上的妇女
,在双增双节、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活动中作出了贡献。文教卫生、体育科技、
交通邮电、商业供销等行业也涌现出了大批女模范、女能手。1972~1990年,全县各
行各业共评选出女先进工作者1625人。
建国后,妇联还组织广大妇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建设本领。50年代,全县
农村都办起了午校或夜校,组织妇女识字学文化,摘掉文盲帽子。进入80年代后,广
大妇女自觉学文化、学技术,成立各种类型的学习组织。到1988年,全县办起妇女之
家300多处,有3200多妇女参加活动。举办学文化、学技术学习班320期,有8000多名
妇女参加学习。通过学习,许多妇女掌握了一门或几门技术。全县以妇女为主的专业
户、重点户发展到9803户。1990年,各级妇女组织又举办了棉花、养殖、果树高产田
开发、良种培育、编织等培训班209期,培训妇女25000人。
组织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妇联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广大妇女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勤奋工作学习,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涌现出许
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1979年,马秀凤、朱爱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
3年,崔寨刺绣厂被评为全省红旗集体;洪乃英、孙秀贞、董桂英3家被评为全国“五
好家庭”。1984年后,县妇联组织妇女广泛开展“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新女性意识教育和法制宣传教
育,进行了“双学双比创十佳”竞赛活动。1990年,评选出县以上先进乡镇妇联6个
,先进妇委会10个,“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113人,“三八”红旗手54人,敬老好
媳妇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