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6&rec=66&run=13

【概况】
2004年~2010年,平阴县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推广应用立体种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脱毒地瓜、抗虫棉等新品种引进与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根据国家政策,2004年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2006年开始实施玉米良种补贴项目,2007年开始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009年开始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2010年平阴县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实现全覆盖。2006年~2010年连续承担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2010年承担实施农业部"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和农业部两个"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2010年开始在东阿镇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项目,实施"安城乡5000亩小麦、玉米丰产田建设"项目。2010年11月,平阴县与山东省农科院签订马铃薯、食用菌、鲜食地瓜3个科技示范基地协议书。各项政策的落实和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种植面积,促进了小麦、玉米向优质专用型发展,地瓜由淀粉型向无公害鲜食型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90万公顷,总产22.75万吨,与2004年初相比,总产量增长20.9%;平均亩产389千克,比2004年初增长10.2%。
【粮食生产】
境内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杂粮等。
小麦 2004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31万公顷,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6.5%,平均单产5092.5千克/公顷,总产6.6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3.15%。2005年,引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小麦种植面积1.48万公顷,平均单产5295千克/公顷,总产7.82万吨。2007年开始承担实施1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每亩小麦以补贴种子差价的形式补贴10元,至2010年实现小麦良种补贴全覆盖。2010年种植小麦1.66万公顷,平均单产5205千克/公顷,总产8.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7.92%。
玉米 常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左右。 2004年, 全县种植1.18万公顷, 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2.8%,平均单产6345千克/公顷,总产7.52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7.2%。2006年开始承担实施10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每亩玉米以补贴种子差价的形式补贴10元,投入加大,扩大面积,玉米产量逐渐提高。2006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1.22万公顷,平均单产6829.5千克/公顷,总产8.36万吨。2009年,采取每亩直接补贴资金10元的形式补贴到户,补贴范围扩大到全部种植面积。2010年,全县种植玉米1.32万公顷,单产6825千克/公顷,总产9.0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9.68%。
地瓜 2004年,全县地瓜种植面积6669公顷,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8.5%,平均单产6489千克/公顷,总产4.35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1.5%。随着市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地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全县种植地瓜6326.67公顷,平均单产6925.5千克/公顷,总产4.38万吨。2006年种植5833.33公顷,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5.2%,平均单产7039.5千克/公顷,总产4.1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8.2%。2010年,全县地瓜种植面积4200公顷,平均单产7360千克/公顷,总产3.0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3.59%。
大豆 常年种植面积2666.67公顷左右,种植品种有鲁豆10号、齐黄29、齐黄31等。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2616公顷,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25%,平均单产3315千克/公顷,总产8673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29%。 2005年种植2693.33公顷, 平均单产3414千克/公顷, 总产9205吨。2010年种植面积3074公顷,平均单产3602千克/公顷,总产1.1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86%。
杂粮 境内种植的杂粮有谷子、高粱、绿豆、豌豆、红小豆等。2004年全县谷子面积1472公顷,平均单产4761千克/公顷,总产7008吨;其他杂粮266.67公顷,平均单产2344.5千克/公顷,总产625吨。2010年全县谷子面积1600公顷,平均单产4990千克/公顷,总产7986吨;其他杂粮366.67公顷,平均单产2704.5千克/公顷,总产985吨。谷子品种主要推广鲁谷4号、鲁谷10号、济谷12、济谷13等。
【棉花生产】
2004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2007公顷,平均单产988千克/公顷,总产1982吨。随着棉花市场价格增长,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9年,平阴县开始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棉花种植面积3772公顷,平均单产1208千克/公顷,总产4558吨。主要品种有鲁棉研21号、鲁棉研28号、鲁棉研29号、鲁棉研37号等抗虫棉。2010年,种植面积3669公顷,单产1180千克/公顷,总产4328吨。
【油料生产】
增内种植的油料作物包括花生、油菜子、芝麻等。2004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324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6%,总产8411吨,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546公顷,总产6159吨。2010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973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34%,总产1.08万吨,其中花生2012公顷,总产8387.5吨。
【蔬菜生产】
2004年~2010年,全县蔬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取得可喜的进步,300万平方米食用菌特色品牌基地、5万亩马铃薯特色品牌基地、3万亩沿黄设施瓜菜特色品牌基地被济南市列为市级特色品牌基地。201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7690公顷,总产值5.5亿元。蔬菜产业成为平阴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300万平方米食用菌特色品牌基地 平阴县食用菌产品基本上形成以鸡腿菇为主,金针菇、平菇、双孢菇、草菇、白灵菇、杏鲍菇、白平菇、灵芝等品种栽培为补充,菌棚和土洞多种生产方式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实现食用菌的周年生产和反季节上市。至2010年底,平阴县反季节鸡腿菇全年栽培面积300万平方米,其中土洞5000多条、菌棚500多个,每洞年均收入在3.5万元~4.5万元之间,反季节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先后被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被济南市农业局、济南市旅游局列为首批济南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2月,取得鸡腿菇有机食品认证。
5万亩马铃薯特色品牌基地 主要引进费乌瑞它(Favorita)系列的荷兰十五号、荷兰七号、鲁引一号。生产方式由最初的单一露地栽培演变为地膜覆盖、小拱棚地膜两膜覆盖、中拱棚地膜三膜覆盖,生产模式也由马铃薯玉米大白菜粮菜间作发展为中拱棚马铃薯西瓜甜椒三作三收。注册了"民乐享"专用商标,平阴县马铃薯基地被列为济南市马铃薯特色品牌基地。
3万亩沿黄设施瓜菜特色品牌基地 以生产无公害设施蔬菜和大拱棚西瓜为主。在无公害设施蔬菜基础上,建立有机蔬菜示范基地,以平阴仙乐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平阴合家乐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为依托,建立两处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全县蔬菜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发展。大拱棚西瓜生产发展迅速,栽培模式实现西瓜甜椒周年生产。2005年,"沙蜜"牌西瓜通过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认证。2009年整合资源,申请注册"安栾河"牌商标,成立安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参加合作社户数6300户。
【植物保护】
2004年~2010年,平阴县将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环节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按照"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推广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治、专业化防治,结合项目和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先后建设平阴县有害生物测报体系、孝直镇5万亩马铃薯(大白菜)病虫害防治基地,推广了频振式杀虫灯、色板诱杀、性诱剂、防虫网等新技术10项,建设安城生物农药防治地瓜茎线虫病示范基地,使地瓜农药残留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探索出一条地瓜病虫害防治的路子。专业化防治工作从无到有并逐年快速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有专业化队伍200个,统防统治面积48万亩。植物保护新技术每年都有新的引进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全县推广面积50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几十吨且降低农药残留量近7个百分点。植物保护工作真正起到为农业增产增收保驾护航作用。
实施"两湖一河""两减三保"项目 2004年,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在平阴县启动"两湖一河"(南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两减三保"(减少农药、减少化肥用量,保产量、质量和环境)项目。平阴作为重点县之一,项目核心区建在东阿镇,辐射带动洪范池、玫瑰等周边乡镇,运用先进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菌,推广灯、光、色、性等综合诱杀技术及农药小容量喷杀技术。该项目区对病虫的防治由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变为综合因素防治,由盲目大量应用化学农药改为根据病虫防治适期精准精量用药。项目运行3年,成效显著,化学农药应用量降低20%,项目区减少农药20吨,地下水的污染得到根治,有效磷含量降到国家标准。
建立农业有害生物测报体系 2006年,争取上级支持,依托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在全县建立3个新的测报点。新测报点起点高、技术全面、布局合理,能涵盖全县各种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先后向省、市提供信息数据8万余条,特别是对重大有害生物的预测预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推广植保新技术 2006年~2008年,在5万亩优质马铃薯(大白菜)特色品牌基地推广频振式杀虫灯400余盏,覆盖面积2万亩;推广黄、蓝板诱杀技术,覆盖面积3万亩;推广防虫网隔离技术,大棚个数1754个;推广性诱剂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设置诱捕器4000多个,覆盖面积6万多亩; 推广白僵菌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覆盖面积3万亩,有效地遏制高毒农药的使用。2007年~2010年,以安城多彩地瓜基地为依托,推广阿维菌素防治地瓜茎线虫,使地瓜农药残留量降低40%,达到国家标准;推广地膜覆盖温控防治技术,使地瓜农药用量降低75%,增产30%。
打造植保信息平台和植物检疫平台 2006年开通"平阴县植保信息网",设置植保法规、植物医院、病虫预测、植物检疫、农药药械、远程诊断及植保论坛等版块,加快与省市及周边县市有害生物信息的交流,方便广大农民对有害生物信息的了解。据粗略统计,自网站开通以来,信息平台的点击量在30万次以上。2008年,平阴县植物检疫站应省检疫站的要求,建立植物检疫平台。
推广化学除草配套技术 2004年~2010年,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引进推广巨星(阔叶净)、苯黄隆、骠马、世马等麦田除草剂,防治麦田杂草的效果比人工除草提高功效5倍以上,降低成本3元~4元,增产10%~15%。至2010年底,累计推广面积65万亩次。2006年,随着乙草胺、阿特拉津、乙绣水等玉米除草剂的推广,玉米化学除草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5000亩发展到2010年的13.7万亩。
兴办植保专业合作社,初步建立农作物病虫防治体系 2009年,平阴县第一家植保专业合作社玫城植保服务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运用市场化机制,集结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配备先进的植保机械,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实行高效的统一防治。2009年7月,济南农作物病虫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落户平阴,市财政投资300万元在全县建设植保专业合作社60家,购置大型悬挂式、自走式植保器械120台套,中型背负式药械3000台套。2010年6月,省市调整农机补贴资金配额, 加大植保药械的补贴数量及补贴数额。 在优惠政策的号召下,全县农民自发成立植保服务组织140家,自筹资金购置药械2000多台套。截至2010年底,全县植保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到200家,合作社人员4000余人,全县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面积48万亩次。平阴县农作物病虫防治体系的建立,实现了病虫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效益的"三提高",达到防治成本、劳动强度、环境污染的"三降低",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三安全"。(常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