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计划与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6&rec=55&run=13

【概况】
2006年4月,县发展计划局更名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发展规划和任务措施,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同时负责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工作。2010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国民经济综合科、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科、工业与能源交通科(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牌子)、农村经济科5个职能科室,县服务业办公室(副科级)、经济信息中心两个内设机构。核定编制19人,其中事业编制3人。
2004年~2010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真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时研究分析经济运行态势,提出工作建议,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和审批管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提高综合协调和管理服务水平,发挥经济工作参谋助手作用,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五"计划执行】
"十五"期间,平阴县贯彻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 完成生产总值74.8亿元, 5年年均增长7.1%;人均生产总值20486元,比2000年增加9948元。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34亿元,5年累计完成116.54亿元,年均增长25.4%。政府财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2%。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年均增长10.8%。出口创汇5年累计完成4.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4%和5.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牧、林果、蔬菜、玫瑰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53万公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家,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到42家。济南长荣畜产公司年屠宰加工肉羊达20万只,2005年出口羊肉1000吨,实现了全市肉类食品出口零的突破。国家支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发放种粮直补等补贴资金790万元,粮经比例调整为6∶4。实施联村供水工程,解决了137个村、10万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县域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金属制品、设备制造、建材、食品制造及加工、医药及化学品制造等产业初具规模;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济南黄河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齐发药业有限公司、济南弘正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日益膨胀,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山东汇九集团、济南济锅华源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越宫钢构件有限公司、济南玛钢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新上企业初显效益;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4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43亿元、利税14.5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6.7%和30.3%。服务业内部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房地产、通信、现代物流等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2.8∶47.9∶29.3调整为2005年的16.7∶60.7∶22.6。
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工业园建成面积达到6平方千米,形成"五纵七横"道路框架,区内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已入驻各类企业67个。孝直机械、孔村炭素等项目聚集区初具规模,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大项目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6.9亿元的山水水泥熟料和水泥粉磨、3.15亿元的伊利乳业、 2亿元的阿维菌素医药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平阴。 5年累计引进外资2057.4万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累计引进内资3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5年争取国债投资项目16项,总投资9.2亿元,其中国债投入3.2亿元。5年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11项,总投资4667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市投资2698万元。5年累计完成土地开发复垦项目27项,完成投资1.1亿元。
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县城主城提升、新区开发、园区拓展步伐加快,翠屏街、振兴街、黄河路、尖山路等道路实施了全面改造,5年改造县城道路18万平方米;以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面貌明显改观。2平方千米的锦东新区建设拉开框架,有序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1.47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42平方米。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及2万吨水厂水源地建设已经完成。天然气管道投入使用,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投资1.43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和投资7600万元的城网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完成670千米,105国道样板路建设竣工验收,济菏高速、南水北调工程平阴段全面展开,聊泰铁路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事业单位改革成效显著,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政务大厅、综合执法局相继成立,各乡镇建立为民服务中心,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政府投资管理日益规范。城镇职工医疗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80.5%,累计报销医疗费用815万元。财税、金融等改革也迈出了新的步伐。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组织各类科技计划125项,其中41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4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获得国家专利140项。 一中新校建成使用, 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8300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年累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579人。总投资714万元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县医院综合门诊楼、中医院病房楼、传染病医院竣工使用,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94万人。法院审判楼、国土交易大厦、地税办税服务大厅、交通指挥中心、交警服务大厅投入使用,社区服务中心暨老年公寓开工建设,服务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劳务输出1.34万人。社会保障范围继续扩大,慈善事业成绩显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史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842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088元,年均增长6.4%。环秀小区、玫瑰苑小区基本建成,环秀山庄、伟业家园建设全面铺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0年的10.7平方米提高到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由2000年的24.67平方米提高到28.2平方米。旅游、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不断提高,家用电脑、手机、私家车等耐用消费品数倍增长,更新换代步伐加快。
和谐社会建设富有成效。坚持依法治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以创新、为民、务实、高效为重点,不断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逐步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日益完善,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平安平阴"创建活动成效明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十一五"规划编制】
编制情况 平阴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4年7月启动,到2006年1月全面完成,历时1年半时间,分为4个阶段。1.动员部署和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启动和部署"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1)建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2)对全县"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3)探索创新规划编制工作模式,确定了"政府主导、专家咨询、部门负责、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工作模式;(4)确定了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重大项目库三部分组成的新规划体系;(5)结合平阴实际,强化了人文、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提出七大类、95项指标。2.重大问题研究和基本思路形成阶段。搞好重大课题的前期研究,是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的基础。围绕关系全县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筛选并确定了发展环境与支撑条件预测分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等25项重点研究课题,并委托山东大学课题组就全县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做了专题研究,形成《平阴县"十一五"规划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形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3.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和衔接阶段。与国家和省、 市规划及有关重点专项规划做了充分衔接, 并吸收山东大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编制形成了《平阴县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召开县长办公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及县政协七届十四次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发至县几大班子及有关部门征求意见。4.规划审议阶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规划《纲要》(草案),于2006年1月17日呈报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下发。
"十一五"规划体系除规划《纲要》外,还包括16项重点专项规划、31项行业规划的编制和由总投资185.5亿元的68项重点建设项目组成的重大项目库。
规划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包括"十五"发展回顾、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发展布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五大部分。
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达到158亿元,人均41580元(折合5130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61∶2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到2010年达到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累计完成350亿元,投资率为6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5年累计达到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5年累计达到9000万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2.社会发展目标。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均有较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基本构建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机制基本建立,适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万人。就业岗位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县总人口达到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3.城镇建设目标。县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总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山水园林城的特色日益明显,县城规划控制面积达到4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以上。全县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4.人民生活目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到2010年分别达到12060元和629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居民营养状况、健康水平等指标达到新的水平。5.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县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3%。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1.25吨标准煤降低到1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耗水量由74吨降低到7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91.6%上升到94%。
发展布局。1.空间布局。根据全县基础条件和产业布局特点,按照"生态优先、集约利用、合理分工、有效调控"的原则,突出点线结合,强化梯度集聚,以县城为产业核心,以交通干线为发展带,构筑"一核三带"发展框架,以带串点,以点连面,进行组团式开发。重点强化产业核心、纵向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同时构建中部山区特色旅游带。2.产业布局。按照"一核三带"的空间布局展开。"一核",即产业核心。按照"东部开发、西部完善、南部拓展、北部优化、中部提升"的思路,以县城中心区为主体,重点向东、向南展开布局,将安城山水集团以西、平阴镇分水岭以西、玫瑰镇玉带河以北纳入县城规划控制范围。着重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休闲居住、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增强辐射能力。"三带",即三大功能带。一是纵向产业带。借助经十路西延的带动作用,沿济菏高速公路、220国道北段和105国道南段,北自安城乡,南至孝直镇,全长约39千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集群与集群之间由生态农业带相隔,逐步形成纵贯南北、带动平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人口、城镇密集带。规划建设济西工业园东区(安城)和南区(孝直),使济西工业园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千米左右;借助济菏高速出口、聊泰铁路平阴客货站,建设锦东新区和建材物流中心。二是特色产业带。沿220国道南段,北自玫瑰镇,南至东阿镇,全长约26千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打造两大特色产业。玫瑰特色产业,依托玫瑰种植基地和已初步形成的玫瑰深加工产业基础,扶持发展食品制造及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延伸玫瑰产业链条,形成玫瑰特色产业基地。阿胶特色产业,依托福胶集团等民营骨干企业,挖掘东阿古城、浪溪河、狮耳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阿胶原产地保护的优势,建设阿胶特色产业基地。三是特色旅游带。以圣母山、玫瑰园、洪范池等景区为主体,打造以"三区"为主的特色旅游带,即以圣母山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特色文化景区,以玫瑰镇为核心的玫瑰特色景区和浪溪河益寿特色景区,形成"文化修身、玫瑰养颜、洪范泉水和东阿阿胶益寿"的特色旅游带。
主要任务。《纲要》从适应形势、解决矛盾和加快发展要求出发,根据平阴实际,提出了推进"六大建设"的任务。1.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2.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推进工业强县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实施新型工业强县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发挥工业园区、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四大带动作用,突出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培植壮大3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培育知名品牌,构建起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工业体系。3.走城乡一体化之路,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优化城镇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走出一条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合理布局的特色城镇化道路。4.走现代服务业之路,推进商贸提升建设。以城镇化进程加快、服务需求扩大为契机,适应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加快服务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房地产、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农村服务业,使全县服务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5.走对外对内开放之路,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分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出口和对外合作,进一步搞好载体建设,努力实现利用内资、引进外资和出口创汇三个翻番。6.走协调发展之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要求,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社会文明,提高国民素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执行】
"十一五"时期,平阴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干事创业,跨越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全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74.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7.9亿元,5年年均增长15.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1亿元增加到4.9亿元,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9.3亿元增加到104.2亿元,年均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4.9亿元增加到48.4亿元,年均增长14.2%;出口创汇由1.3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年均增长22.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7.4亿元和41.5亿元,分别比2005年末增加41.7亿元和23.1亿元。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已由16.7∶60.7∶22.6变为12.7∶65.5∶21.8,第二产业比例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全县玫瑰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干鲜杂果8万亩、蔬菜5万亩、奶牛存栏量2.5万头,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迪生电子电气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不断膨胀。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家,实现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和100.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8%和22%。机械装备、水泥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济南海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全县炭素企业达到8家,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8%,比"十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服务业稳步发展,商贸服务、旅游、房地产、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由16.9亿元增加到36.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2%。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顺利完成"十一五"任务目标。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锦东新区初具规模,建设形成"三横二纵"的道路框架,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劳动力市场、农林服务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宁馨园、锦水嘉苑、金冠新城等小区加快建设。旧城改造迈出实质性步伐,白庄、西桥、北门、北土等城中村改造顺利开展,外贸公司、压缩机厂、轴瓦厂等重点片区改造加快实施,建成龙居华庭、环秀山庄、豪门庄园、锦波园等现代化小区。玫瑰湖湿地公园加入国家级湿地建设行列,新天地商务中心、新生活家居广场等规划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填埋场竣工验收,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高。孔村、孝直、玫瑰、东阿、洪范池等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承载能力、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5%。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工业园区安城、孝直和玫瑰片区启动建设,园区规划面积扩展到40多平方千米。济菏高速平阴段建成通车,220国道拓宽改线分段施工,聊泰铁路通过规划论证,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由565千米增加到1164千米,交通条件显著改善。新引进大唐风电、中海油风电、昌盛日电等项目,建成110千伏孔北变电站,开工建设220千伏玫瑰输变电工程。孔村、孝直天然气管线建成,全县天然气年供应量达到7400万立方米。供热管网不断拓展,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展开,前阮二、孔村、丁屯、展洼、新合等18个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开工面积达到74.8万平方米,其中竣工12.6万平方米。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农业补贴1.65亿元。整合支农资金,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固、扶贫开发等工程。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盘活新增土地1133公顷。实施农村公路改造、生态能源、饮水安全、"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全县农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沼气用户达到1.5万户,自来水通村率达到97%,入户率达到92%,标准化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61项,专利申请1134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建成县职业教育中心,二中、三中并入一中,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建成实验小学锦东校区。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建设了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县医院外科综合楼列入中央投资计划,疫病防控、医疗救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强化,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4.4‰以内。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346个农村健身广场和185个文化大院建设完成,东阿镇和洪范池镇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0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24元,年均增长12%。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3平方米和35.8平方米。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获全省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县称号。
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1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9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由2.7万人增加到3.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9600人。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面积4500平方米。县老年公寓投入使用,乡镇敬老院全部达到省一级标准,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1%。社会优抚取得新进展,荣军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社会救助制度初步建立,慈善工作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县政府组成部门由28个合并为24个,乡镇由11个合并为7个。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加大,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68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城市改造投资有限公司、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先后成立,形成了具有平阴特色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系。财政税收、人事管理、粮食流通、教育卫生等各方面改革顺利进行。外贸出口增势强劲,5年累计出口创汇13.5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招商引资成效明显,5年累计引进内资11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
【"十二五"规划编制】
平阴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2月启动,到2011年4月全面完成,分为思路研究、规划编制、论证完善、审定报批4个阶段,历时16个月。组织相关单位,聘请山东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院的专家高质量地开展平阴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前期研究,形成课题成果14项;会同经信局、住建委、农业局、玫瑰镇、东阿镇、孔村镇等18个部门和乡镇,以《平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纲,编制了一批重点专项规划、特色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协调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编制了《平阴县"十二五"重大项目库》,策划储备了产业振兴工程、城镇建设工程、民生改善工程、生态环保工程四大类共140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578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投资526亿元。整个"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作启动及时。2010年初平阴县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 , 1月28日召开了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印发《平阴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积极衔接指导。首先是积极对上衔接,对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平阴实际,及时将清洁能源基地、生物质发电、聊泰铁路、城际轨道交通、220国道拓宽改线、玫瑰湖湿地公园等重大项目上报省、市发改委,积极争取列入上级规划盘子。其次是平行对接,规划基本思路分别与《平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平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进行了衔接。再次是及时对下指导,5月,组织举办了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辅导班,对各单位规划编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平时通过多种渠道通报规划编制动态及政策取向,及时指导各单位、各部门的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创新编制模式。坚持开门编制规划的思路,"借力""借智"搞好规划编制。坚持问计于民,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我为平阴县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征文活动,在《济南日报·新平阴》、平阴公众信息网及发改委网站上发布了活动公告,先后收到意见、建议百余条。同时积极借助全县"干事创业、跨越发展"论坛收集、吸收各类意见和建议,充实完善规划思路。积极借助"外脑",委托山东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院开展了"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研究""加快城镇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研究"两项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邀请山东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焕喜、中
共山东省委农工办副主任刘同理等省级专家对总体规划、重点课题进行论证指导;工业园区等部分专项规划也采取了委托大专院校编制的方式进行。
【重点项目建设】
2004年~2010年,先后实施南水北调平阴段、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乳制品生产、环秀山庄、锦东新区、济菏高速公路平阴段、220国道(平阴段)拓宽改线、县城道路改造、职业教育中心、村村通自来水、农村公路改造等重大工程。
农业项目 南水北调平阴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节水灌溉工程等相继竣工,田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
工业项目 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乳制品生产、山东齐发药业有限公司技改扩产、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合成氨节能环保平衡改造、山东鸿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聚异丁烯生产、济南海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炭素24万吨预焙阳极生产线及余热发电,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6万吨炭电极、济南万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15万吨煅烧成型生产线、济南万方炭素有限公司12万吨预焙阳极自动化生产线、济南华阳炭素有限公司18万吨焙烧及成型生产线、山东福胶集团有限公司阿胶扩产改造及机械加工等项目先后投产,大唐平阴风电、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8万吨球铁管件生产、济南二机床铸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床铸件及机加工、济南泰德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丞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迪生电子电气有限公司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生产、济南格蓝压缩机有限公司螺杆及其配件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即将竣工投产。
房地产项目 环秀山庄、伟业家园、傲饰福贵苑、乐盛汇豪名郡、富海家园、锦绣园等小区竣工并入住,锦波园、宁馨园、豪门庄园、锦水嘉苑、龙珠家园、彩虹新天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锦东新区建设 新建了锦东大街、涵山路、3#路、4#路、6#路等道路,锦东新区道路主干框架搭建完成;劳动力市场、公路局大楼、农林服务中心、长途客运中心投入使用,质量检测中心、国税局征收大厅、供电公司生产调度中心主体完成;锦水河景观带工程竣工,成为锦东新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济菏高速平阴段 新建高速公路37千米, 路面宽20米, 双向六车道, 设计时速为100km/h,于2007年建成通车。
220国道(平阴段)拓宽改线 道路全长19千米,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26米,设计时速为100km/h,小桥涵及路基施工正在加紧建设。
县城道路改造 投资2800万元对青龙路进行大修改造,改造后的青龙路宽38米,双向六车道;对黄河路、榆山路、五岭路、东关街、南门路、文笔山路、锦水河街、文化街等县城主干道的路面、绿化、亮化实施升级改造,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新建平安路、工业园西延等道路,拉近了安城、玫瑰两个乡镇与县城的距离。
职业教育中心 2006年,将分别隶属于教育、卫生、农业、劳动等部门的县职业中专、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卫生学校、山东省农业广播学校平阴分校、县劳动技校进行资源整合,专门成立了一所综合性职业教育学校,总投资8000万元,设计规模为72个教学班,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设面积4.03万平方米,包括两个学生公寓、实验楼、综合培训楼、教学楼、电教图书综合楼、食堂餐厅、实训楼共8个单体,于2007年8月底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包括一栋学生公寓、实训车间、运动场、看台等,于2009年底投入使用。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建设完成县城区、沿黄区、沿汇区三大供水网络,解决了186个行政村、14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农村自来水通村率达到97%,入户率达到92%。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投资8164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水泥公路334千米,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重点项目管理】
坚持以科学筛选为前提,以调度监测为动力,以强化考核为手段,不断建立健全机制体制,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年初有计划、日常有调度、年终有考核"的完善的重点项目管理体系。1.科学筛选提报重点项目。自2003年起将重点投资项目作为年度计划的一部分列入人代会报告,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每年三季度开始安排次年度重点项目编报工作,下达筛选提报通知,由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报重点项目。经筛选汇总后,由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效益等进行调研、论证和衔接,进一步补充完善,并形成计划草案,提交人代会批准。2.强化日常调度监管。从2004年起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对重点投资项目实行月份调度,建立了项目调度制度,坚持对全县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进行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于每月月底及时汇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等建设信息,分析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疑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通过《平阴督察》《发展动态》等进行通报。3.抓好乡镇重点项目考核。从2005年起,将乡镇重点项目考核列入全县全方位目标考核内容,制订出乡镇重点项目考核办法,开展年度考核。每年年初提出考核项目名单,确定考核目标和考核细则,年终时由考核小组对各乡镇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分值纳入全县全方位目标考核体系。4.建立县级领导包挂重点项目制度。从2006年起,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分工包挂重点项目制度,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重点、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的包挂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挂的县级领导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实行全过程帮扶,做到在谈项目抓协议、协议项目抓落实、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效益。同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展的"项目推进年"活动,重点加强对市、县领导推进项目的调度管理,确保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加强了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工作,先后策划提出了玫瑰湖湿地、职业教育中心、台湾农民创业园、聊泰铁路平阴段、工业园东区南区、文体活动中心、锦东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经实施完成,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2004年~2010年平阴县重点项目计划及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
┃年度│ 工业项目 │ 农业项目 │服务业项目│ 基础设施 │ 社会事业 │房地产项目│ 合计 │实际┃
┃ │ │ │ │ 项目 │ 项目 │ │ │完成┃
┃ ├──┬───┼──┬──┼──┬──┼───┬──┼──┬──┼──┬──┼───┬───┤投资┃
┃ │总投│年度投│总投│年度│总投│年度│总投资│年度│总投│年度│总投│年度│总投资│年度投│ ┃
┃ │资 │资 │资 │投资│资 │投资│ │投资│资 │投资│资 │投资│ │资 │ ┃
┠──┼──┼───┼──┼──┼──┼──┼───┼──┼──┼──┼──┼──┼───┼───┼──┨
┃2004│11.6│ 6.39 │2.35│0.42│0.85│0.71│ 4.51 │2.23│0.47│0.27│ - │ - │ 19.8 │10.02 │10.5┃
┃ │3 │ │ │ │ │ │ │ │ │ │ │ │ │ │8 ┃
┠──┼──┼───┼──┼──┼──┼──┼───┼──┼──┼──┼──┼──┼───┼───┼──┨
┃2005│13.9│ 8.92 │5.55│1.16│3.11│1.23│18.97 │1.81│0.71│0.23│ - │ - │42.24 │13.36 │14.1┃
┃ │1 │ │ │ │ │ │ │ │ │ │ │ │ │ │4 ┃
┠──┼──┼───┼──┼──┼──┼──┼───┼──┼──┼──┼──┼──┼───┼───┼──┨
┃2006│28.9│ 15.8 │16.0│3.44│3.96│1.57│41.53 │6.73│2.01│0.55│ - │ - │92.53 │28.09 │31.5┃
┃ │6 │ │8 │ │ │ │ │ │ │ │ │ │ │ │2 ┃
┠──┼──┼───┼──┼──┼──┼──┼───┼──┼──┼──┼──┼──┼───┼───┼──┨
┃2007│33.8│ 18.2 │17.5│4.13│2.97│0.77│31.63 │7.1 │2.69│1.03│5.25│1.22│93.84 │32.46 │29.8┃
┃ │ │ │ │ │ │ │ │ │ │ │ │ │ │ │4 ┃
┠──┼──┼───┼──┼──┼──┼──┼───┼──┼──┼──┼──┼──┼───┼───┼──┨
┃2008│28.5│19.71 │11.6│3.48│5.7 │0.62│32.33 │7.27│2.03│0.7 │20.4│4.94│100.6 │36.73 │27.5┃
┃ │2 │ │1 │ │ │ │ │ │ │ │4 │ │ │ │ ┃
┠──┼──┼───┼──┼──┼──┼──┼───┼──┼──┼──┼──┼──┼───┼───┼──┨
┃2009│44.3│23.71 │18.8│3.54│12.7│2.61│27.46 │9.8 │2.96│1.29│12.7│3.17│ 119 │44.12 │30.6┃
┃ │2 │ │ │ │ │ │ │ │ │ │5 │ │ │ │1 ┃
┠──┼──┼───┼──┼──┼──┼──┼───┼──┼──┼──┼──┼──┼───┼───┼──┨
┃2010│86.5│33.16 │9.87│4.5 │7.27│1.05│ 157 │11.8│7.1 │2.3 │24.4│5.26│292.27│ 58.1 │41.5┃
┃ │3 │ │ │ │ │ │ │ │ │ │8 │ │ │ │2 ┃
┗━━┷━━┷━━━┷━━┷━━┷━━┷━━┷━━━┷━━┷━━┷━━┷━━┷━━┷━━━┷━━━┷━━┛
【体制改革】
2004年1月17日,平阴商场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月4日,栾湾驾校由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3月24日,经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将房地产开发公司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7月8日,济南市体改办在平阴县召开经营开发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座谈会,推广平阴经验。2005年3月,结合平阴实际,在济南市各县区中率先进行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5月24日,济南市政府决定将市属山东福胶集团有限公司及济南轴瓦厂移交地方管理;6月28日,经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将县农业机械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4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平阴县政府机构调整的意见》要求,将原隶属于政府办公室的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改为隶属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11月,县土产杂品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月22日,县政府决定,县体育中学与平阴四中合并,挂县体育中学牌子;2月6日,县政府印发《平阴县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确定对县职业中专、县教师进修学校(成人中专)、农业广播学校平阴分校、县卫生学校和县劳动技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县职业教育和教师培训中心;3月20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平阴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签证管理暂行办法》《平阴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平阴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继续深化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1月,县政府决定将县供销社职能并入县贸易服务局,保留县供销社牌子(会议纪要〔2008〕2号);7月,县政府决定由县粮食局所属县粮油贸易公司兼并原11个粮管所,接受其债权债务,重组为县属国有独资企业 (会议纪要〔2008〕20号) 。2009年8月3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经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备案,原济南玛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济南玫德玛钢有限责任公司。 (张子龙 张 杰)